终于不用再被闹钟叫醒,不用再挤地铁上班,可以美美睡到自然醒... 终于有时间和家人朋友好好聚聚,唠嗑闲聊... 可是对有些人来说,新年还没到来,过年的压力已经悄然而至。 今年能回家过年吗?自己一个人在异地怎么过年呢? 升职了吗?涨工资了吗?找到对象了吗?又要面对家人的灵魂拷问了... 亲戚朋友又有人生娃了,压岁钱要掏空我的钱包了... 如果对节日有这样的抗拒心理,不必过于担忧,你不是一个人。 美国心理协会调查数据 假期是用来放松的,为什么有人无法享受难得的假期呢? 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紧张的工作到放松的假期——这个过渡过程你可能没处理好。对于平常工作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人来说,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大脑认知和行为处于高速运转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使我们应对快节奏的工作,但是如果在假期中没有及时调整状态,拿这种“高速”模式来应对突然放松的环境简直是大材小用。人们可能由于不适应突然变化的环境而表现出失落、忧伤、焦虑、失眠等心理问题。比如我的一位单身程序员朋友,白天繁重的脑力劳动后常常是一夜无梦的好觉,但他却会在周五晚上失眠,陷入“网抑云”时刻,因为接下来是空虚的周六日。 在工作中需要应对工作压力和职场压力,只用考虑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完美完成即可,可是在假期中人们需要面对: 经济压力(吃喝玩乐发红包,哪一项不需要money?) 情感压力(我达到家人的期望了吗?是不是得去看望一下对象的父母呢?) 人际交往压力(亲戚、朋友、同学聚会,缺席哪一个似乎都不太好 。) 健康压力(一年一岁不知不觉间又溜走了,人们或许会感叹年华易逝、容颜难以常驻、身体状态不如以往。) 好不容易盼来了假期,得把自己平时想做而没能做的事情全部实现:去滑雪、去冰雪大世界、去海南看海...面对假期,人们可能会过度兴奋,对假期有很高的期望。可是当期望落空,难免会失落加倍。 冬季北半球光照时间变短,没有接受到足够光照的人们可能无法生产出足够的情绪“稳定剂”——血清素。缺乏血清素可能会导致人们情绪低落,这也是季节性抑郁症的产生原因之一,过年的这段时间正处在季节性抑郁症的发作周期内。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季节性抑郁的内容,请点击下方蓝色文字查看往期内容。 怎样拥有愉快假期? “假日忧郁”的人可能会出现饮食和睡眠习惯的改变,比如暴饮暴食或者通宵玩乐;容易冲动,可能会被一点琐事激怒;面对各种聚会感到不知所措;对节后和未来的安排感到迷茫或者压力;在曾经感到愉快的活动中没有体验到幸福和快乐。 面对这些情况,精神心理学专家建议,如果个人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变化,且情绪状态影响到家庭关系、学校、工作,或者由于严重的抑郁或焦虑而出现偏执行为并有伤害自己的风险,应该立即寻求帮助。 那么,如果只是轻微焦虑或情绪低落的“假日忧郁”,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 不要对节日抱有太高的期望,安排满满当当的活动去填充整个假期。首先我们需要评估一下自己的期望是否合理,现实的条件能否满足我们的想法;其次,失望其实没那么可怕,安排落空我们也可以随机应变,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也不要预设春节会遇到一大堆麻烦事,担心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亲戚的关(ba)心(gua)。或许你也听说过墨菲定律——怕什么来什么,消极的心理暗示可能会增大坏事情的发生概率,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把春节想的简单点,心理压力就会小一点。 ![]() 平常的日子里也要找到适当的途径释放压力,而不是积攒到假期才想起来处理这些“情绪垃圾”。可以尝试找到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解决源头问题,不要让身边的人成为我们的出气筒;也可以找朋友倾诉,旁观者也许可以把我们从负面情绪的死胡同里解救出来。也可以通过呼吸放松练习、听听舒缓的音乐、适度运动等来缓解情绪。 ![]() 一到假期就疯狂补觉并不是个好方法,反而可能会越睡越困。一项波兰的实验研究中,受试者在10天的限制睡眠期里减少30%的睡眠时间,认知功能明显下降;在接下来的7天里不限制睡眠时间,“补觉”之后受试者的脑电测试结果和认知能力基本没有恢复。可见,平时熬夜,假期补觉并不能让人元气满满。不如洗个热水澡,喝杯温牛奶,放下手机,早早睡觉。追求睡眠质量而非睡眠时长。 最后,甭管会发生什么事情,放轻松开开心心过大年,祝大家春节愉快~ 参考资料: [1] Díaz-Zavala RG, Castro-Cantú MF, Valencia ME, et al. Effect of the Holiday Season on Weight Gain: A Narrative Review. J Obes. 2017;2017:2085136. doi: 10.1155/2017/2085136. Epub 2017 Jul 4. [2] Ochab JK, Szwed J, Oleś K, et al. Observing changes in human functioning during induced sleep deficiency and recovery periods. PLoS One. 2021 Sep 1;16(9):e0255771. [3]https://www./news/press/releases/2006/12/holiday-stress [4]The Holiday Blues: Professional Tips on How to Cope | Psychology.org ![]() 对于很多人来说,焦虑或许是生活难以避免的一部分。无论你是因日常琐事感到烦忧,还是已经出现了更为严重的焦虑障碍,本书都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方法,帮助你找到更加平和、安宁的生活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