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丸是逍遥散制成的丸剂,逍遥散最早记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调和肝脾”之经典名方。逍遥丸由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七味药组成,舒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满,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熟悉中医的朋友都知道,逍遥丸为疏肝理气之要药,肝主一身之气,气能推动津液血液运行,所以逍遥丸与其他药物合理搭配,能够扩大证型范围,临床使用更加灵活:

1、逍遥丸搭配八珍丸,助阳起萎,恢复男性活力:

中医认为肝主宗筋,肝经巡行环绕阴器,如果一个人肝郁,宗筋周围气机郁滞,气血无法循环流通滋养宗筋,振奋阳道;此外,肝郁克脾,影响气血生成,宗筋无法得到充足的气血滋养,也会出现疲软无力,举而不坚,这样的人往往心情抑郁,情志不畅,胸闷腹胀,胸胁胀痛,这些都是肝郁的表现,可以使用逍遥丸疏肝解郁,助阳起萎。肝郁气滞后,脾胃无法生成气血,出现气血亏虚,也可导致阳痿,可以搭配八珍丸效果更好。

八珍丸来源于古方八珍汤(《正体类要》),由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甘草组成,为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复方,四君补气,四物补血,合为八珍,以益气补血立法。功效益气补血。主治气血两虚证,表现为面色萎白或无华,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阳痿早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2、逍遥丸搭配血府逐瘀丸,化瘀不伤正:

肝郁气滞者,血液运行不畅,容易产生瘀血,出现身体刺痛,淤青肿块,嘴唇黯紫,舌上有瘀斑,舌下青筋发紫,急躁易怒等表现,瘀血堵滞影响气血滋养心神,还会出现失眠多梦,心慌等症状,这种情况如果只使用血府逐瘀丸活血化瘀,不去治疗气郁,瘀血依旧会不断产生,无法除根,再有化瘀后容易伤正气,容易出现气虚,这个时候加入逍遥丸,不仅能疏肝理气,还能健脾胃、生气血,治本还不伤正气。

血府逐瘀丸源于血府逐瘀汤,收载于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王清任所创制的血府逐瘀汤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用于胸痹、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等症状的治疗。

3、逍遥丸搭配二陈丸,镇咳化痰:

肝郁气滞者不能推动水液运行,导致水液变缓,肝克脾土影响脾胃运化水湿,使体内水湿变多,水湿流动缓慢,就会聚集在一起生成痰湿,这样的人会有很多痰,经常咳痰吐痰,四肢困重,油光满面,大便不成型,脾气暴躁,爱发火,心情抑郁,闷闷不乐,只使用二陈丸健脾化痰湿,往往效果不好,搭配逍遥丸疏肝健脾,效果会更佳。

二陈丸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方为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生姜,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胃之功,用于痰湿停滞所致的咳嗽痰多、色白易咳、胸脘胀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弦缓。

4、逍遥丸搭配桂枝茯苓丸,消癥散结:

肝郁气滞者体内会同时产生瘀血和痰湿,如果它们黏在一起在体内长时间停留,就容易产生包块,结节,这样的人如果只使用桂枝茯苓丸消癥块,不能治根,因为肝郁才是根源,可以搭配逍遥丸疏肝理气,消癥块,治标又治本。

桂枝茯苓丸出自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卷下,是活血、化瘀、消癥的中药制剂,主要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