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顺王公子读书,因痴迷女主病入膏肓。李时珍诊后,不开方只送来一老妪。富顺王大骂:庸医!

 秋秋语书 2023-08-17 发布于湖南

富顺王的公子看完《玉堂春落难还夫》后,痴迷书中女主,茶饭不思,不久病入膏肓,太医久治不愈。请名医李时珍诊治,没想到他不开方子只送来一个老妪,气得富顺王大骂:“庸医!”哪知,公子见完老妪康复了。

                             01

富顺王有个公子,是根独苗,养得非常金贵,自小百依百顺。好在朱公子不是顽劣之徒,好读书。

一日,朱公子读冯梦龙的《玉堂春落难还夫》,立即被书中曲折离奇的情节吸引,一口气就将此书读完。


哪知,读完后,朱公子沉迷书中的苏三,她的多情和美丽更是让他折服。

此后的日子,朱公子竟然没能从书中走出来。苏三的倩影时不时在眼前晃动,害得他茶水不思、饮食不进,时间一长,竟然得了相思病。

不得不说,这位朱公子太过痴情,其实还有些蠢。苏三再怎么美丽多情,不过是书上的人物,作者虚构而已。

按说朱公子的家世,他要想找个苏三那样的女子,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偏偏他就痴缠,看上书中女子。


思虑过甚就会伤脾,长期不进饮食,朱公子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很快形销骨立,精神萎靡,可把富顺王急坏了。

看着爱子病入膏肓,富顺王请来太医诊治,毫无效果,王妃掩面哭泣,直叹儿子命苦。

                            02

这天,有人给富顺王提议:“蕲州城东边有个李时珍,是位名医。据说,他治好了不少的疑难杂症患者。王爷,不如请他来看看公子的病?”

富顺王听闻,眼睛一亮,暗想:儿子都这样了,不如请他一试,说不定治好了呢!想到这,富顺王立即派人去请。

李时珍来到王府,看到朱公子第一眼,心下便有了计较。再细细把脉,已经明白了七八分。富顺王在旁将儿子患病始末一说,李时珍倒陷入了沉思中。


他想:公子是所求不遂,积思成郁,伤了肝脾,肝伤久则筋不用,脾伤久则肌肉消,旷日持久,隐曲难伸,确非汤药可救,难怪太医久治无效。

既然喝药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得采取非常规手法。此时,李时珍已经有了主意,便笑着对富顺王说:“王爷,公子的病倒是有救,但你得听我的。”

富顺王一听,惊喜地答道:“只要能治好我儿的病,你要我做什么都可以。”

李时珍说:“那好,我明天会派个老妪到王府,请王爷好生接待。同时,老妪所行之事,请王爷不要过问,也不要干涉,只管依她,我保证朱公子三日之后就会康复。”

富顺王满心狐疑,不知李时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李时珍有话在先,他只好强压住好奇心。

                                03

次日,果然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拄着拐杖,拎着包袱。

富顺王一见,虽然还是一肚子疑问,但想起李时珍的话,立马就把老妪迎进家门。

老妪请安之后,便说:“王爷,我是来给贵公子治病的,请先带我去间没人的地方,我要先打扮一番,然后再领我去见公子。”


富顺王吩咐宫女,领着老妪去后院。老妪来到房间里,打开包袱,从里边取出衣物和首饰,一番捯饬之后,宫女们差点笑喷:“老太太穿红戴绿,涂脂抹粉,还在头上戴花,瞧着就像个老妖婆。”

老妪也不解释,只吩咐:“快带我去见朱公子。”

宫女们不敢怠慢,把老妪送到公子房里。

老妪进到公子的房间,一屁股坐在公子的床前,握着公子干枯的手,深情哭诉道:“公子,我来了。听闻你对我苏三沉迷如此,竟茶饭不思,形容枯槁,可折杀老身了。今日,我特来请罪!如公子不弃,老身愿意与你长相厮守,永不分离,以报公子的一片痴情!”

公子睡得迷迷瞪瞪的,听到哭声,艰难地睁开双眼,看到奇装异服的老妪,惊得目瞪口呆。他强撑病体,欠身坐起,又打量了一番。

公子使劲擦了擦眼睛,问道:“什么?你说什么?你是苏三?你是玉堂春?”

听到朱公子接二连三的质问,老妪沉稳答道:“公子,你凭什么说我不是苏三?不是玉堂春?你仔细看看,我苏三哪里不像?”

“不,不可能!”朱公子不可置信,摇头回答,“苏三生得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哪里是你这副模样!”

老妪也不着急,继续说道:“公子,你好生糊涂呀!你算算时间,冯梦龙是50年前写的书,那会我已20多岁了,现在的我已经七十有八。怎么不是我呢?听闻你对苏三我如此痴情,老身特地从山西洪洞县赶来,又怎会不是我!”

朱公子听闻,低下头掐指一算,老妪的话是对的,苏三如果在世,可不就是老妪这个年纪。

想到这,朱公子再次看向老妪,心中念道:“果然是她,岁月无情,年轻美丽的苏三已变成如今垂垂老矣的妇人!”

突然,仿佛一记惊雷,将朱公子从梦中打醒,原来这么久的痴缠,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象而已。

想通之后,朱公子回归现实,顿觉饥肠辘辘,三日后,恢复如常。


                               04

李时珍这治病的手法,令人称奇!正因为李时珍拥有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会如此自信笃定,不开一粒药,包治好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