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妇科相关疾病---滴虫性阴道炎

 内科博士符医生 2023-08-17 发布于海南
滴虫性阴道炎(TV)是由阴道毛滴引起的常见阴道炎症,也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阴道毛滴虫生存力较强,适宜在温度25 ~40°C、pH 5.2~6. 6的潮湿环境中生长,在pH5.0以下环境中其生长受到抑制。
月经前后阴道pH发生变化,月经后接近中性,隐藏在腺体及阴道皱襲中的滴虫得以繁殖,滴虫阴道炎常于月经前后发作。
滴虫能消耗或吞噬阴道上皮细胞内的糖原,阻碍乳酸生成,使阴道pH升高。
滴虫能消耗氧,使阴道成为厌氧环境,易致厌氧菌繁殖,部分患者同时合并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毛滴虫还能吞噬精子,影响精子在阴道内存活。
滴虫不仅寄生于阴道,还常侵入尿道或尿道旁腺,甚至膀胱、肾盂,可以引发多种症状。
经性交直接传播是其主要传播方式。
滴虫可寄生于男性的包皮皱褶、尿道或前列腺中,男性由于感染滴虫后常无症状,易成为感染源。
也可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坐式便器、衣物、污染的器械及敷料等间接传播。
表现
潜伏期为4~28日。部分患者感染初期无症状。
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或出现灼热、疼痛、性交痛等。分泌物典型特点为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分泌物灰黄色、黄白色呈脓性是因其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若合并其他感染则呈黄绿色;呈泡沫状、有异味是滴虫无氧醇解碳水化合物,产生腐臭气体所致。
瘙痒部位主要为阴道口及外阴。
若合并尿道感染,可有尿频、尿痛的症状,有时可有血尿。
检查见阴道黏膜充血,严重者有散在出血点,甚至宫颈有出血斑点,形成“草莓样”宫颈;部分无症状感染者阴道黏膜无异常改变。
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容易诊断,阴道分泌物中找到滴虫即可确诊。
最简便方法是湿片法,取0. 9%氯化钠温溶液1滴放于玻片上,在阴道侧壁取典型分泌物混于其中,立即在低倍光镜下寻找滴虫。
取分泌物前24 -48小时避免性交、阴道灌洗或局部用药。取分泌物时阴道窥器不涂润滑剂,分泌物取出后应及时送检并注意保暖,否则滴虫活动力减弱,造成辨认困难。
本病应与箭氧菌性阴道炎(AV)相鉴别,两者阴道分泌物性状相似,稀薄、泡沫状、有异味。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鉴别。
滴虫阴道炎湿片检查可见滴虫,而AV常见的病原菌为B族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等需氧菌,镜下可见大量中毒白细胞和大量杂菌,乳杆菌减少或消失,阴道分泌物中凝固酶和葡萄糖醛酸苷酶可呈阳性。
滴虫阴道炎可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如HIV、黏液脓性宫颈炎等,诊断时需注意。
治疗
滴虫阴道炎患者可同时存在尿道、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多部位滴虫感染,治愈此病需全身用药,并避免阴道冲洗。主要治疗药物为硝基咪唑类药物。
初次治疗可选择甲硝唑口服;或替硝唑口服;服用甲硝唑者,服药后12 ~ 24小时内避免哺乳;服用替硝唑者,服药后3日内避免哺乳。
滴虫阴道炎主要由性行为传播,性伴侣应同时进行治疗,并告知患者及性伴侣治愈前应避免无保护性行为。
滴虫阴道炎患者再感染率很高,最初感染3个月内需要追踪、复查。若治疗失败,对甲硝唑单次口服者,可重复应用甲硝唑;或替硝2g,单次口服。对再次治疗后失败者,可给予甲硝唑或替硝唑连服5日。为避免重复感染,对密切接触的用品如内裤、毛巾等建议高温消毒。
妊娠期滴虫阴道炎的治疗
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可导致胎膜早破、早产以及低出生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
妊娠期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轻患者症状。
治疗方案为甲硝唑每日2次,连服7日。
甲硝唑虽可透过胎盘,但未发现妊娠期应用甲硝唑会增加胎儿畸形或机体细胞突变的风险。但替硝唑在妊娠期应用的安全性尚未确定,应避免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