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者共韵天心阁

 新用户0832rs09 2023-08-17 发布于北京

诗者共韵天心阁

       到长沙不能不去天心阁,因为位于长沙城市中心的天心阁是该城的主要景点和历史名胜。自明代以来,天心阁被视为古城长沙的标志,素有“潇湘古阁,秦汉名城”之美誉。

       天心阁下的古城墙始建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为长沙王吴芮所筑,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后来经过多次战火损毁并又多次修建,陆续设有窝铺、更栅,增修城楼、炮台、垛口等。对研究古代军事城市防御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古城长沙为数不多的文化载体和历史遗址。天心阁原名"天星阁",曾是古人观测星象、祭祀天神之所,位于古城长沙地势最高的龙伏山颠,被古人视为呈吉祥之兆的风水宝地,人们多愿在此祈福消灾、强世兴家。旧时前来拜祭的人络绎不绝,文人墨客也常登阁远眺、吟诗作赋。清代大学者黄兆梅一首"四面云山皆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已成为千古绝唱。

       天心阁之所以吸引人们前来,还因为有一副民间流传久远、家喻户晓的趣味对联使其名声大噪:“水陆洲,洲系舟,舟动洲不动;天心阁,阁栖鸽,鸽飞阁不飞。”据传,这副对联的上联出自橘子洲水陆寺的一个老僧,下联出自明代诗人李东阳。还有一种说法,将这幅对联和几位伟大人物联系在一起。

      据说,“恰同学少年”时的毛泽东和好友蔡和森常常到天心阁和橘子洲一带散步,享受大自然的沐浴,畅谈理想抱负和对天下时事政治形势的看法。有一次在边走边聊之际,两人的情绪都不约而同地激动起来,毛泽东提议说:“民间有一副天心阁与橘子洲的对联,下联是'天心阁,阁栖鸽,鸽飞阁不飞’,我们来对一个新上联。”蔡和森略有所思,想起曾经游岳麓山的情景:看到一位和尚在六朝松旁舞剑,动作敏捷矫健,虎步生风,恰遇空中轻风阵阵,松枝随之摇摆。蔡和森灵机一动,说出上联:“岳麓松,松伴僧,僧舞松也舞”,毛泽东听罢大说一声:“好!”随即,毛泽东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要改一个字,把'也’字改成'同’字,就完全符合格律了。”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1960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一行视察长沙,工作之余,到江边散步。遥望橘子洲头,百舸争流,万帆竞发,毛泽东逸兴遄飞,口占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此联动静相对,意境悠远,三个断句,两处“顶针”,“洲”和“舟”又是谐音,应对难度极大。毛泽东对身边的周恩来说:“恩来,我一时江郎才尽,请你来个锦上添花如何?”周恩来才思敏捷,熟谙地理,了解长沙,竟于百步之内得佳句:“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天心阁系长沙市内一景,与橘子洲相对。即工整又流畅,整个对联浑然一体。毛泽东听罢,诧异地问:“你么子时候见过这副对联?”周恩来说:“没有,是天心阁茶楼上的鸽子启发了我。”毛泽东说:“武者同宗,诗者共韵,天下一脉。天心阁上曾经挂过一副明代名家作的对联,内容大致如此。”说到这里,两位伟人相对而笑。

      这几幅对联意相近,文字略有不同,但流传至今,仍然被人津津乐道,这其中自有被人们感兴趣的道理。以至于哪种说法是否属于传说,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人们通过这几幅对联,已经记住了天心阁,记住了橘子洲,记住了岳麓山,也记住了毛泽东、蔡和森、周恩来等几位伟人,他们既是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伟大革命者,还都是才思敏捷、文采飞扬的大才子。从而也使更多的人们向往长沙的这几处名胜古迹,引发到此一游的兴致。

      据文献记载,长沙的城池雏形始建于战国时期。今天的天心阁乃1983年重建,仿木结构,栗瓦飞檐,朱梁画栋,主副三阁,间以长廊。整个阁体呈弧状分布。主阁由60根木柱支撑,上有32个高啄鳌头,32只风马铜铃,10条吻龙。阁前后石栏杆上雕有62头石狮,还有车、马、龙、梅、竹、芙蓉等石雕,体现了长沙楚汉名城的风貌,另外阁内还珍藏了许多名人字画。

      天心阁的始创源于文化,而非军事,但每当长沙遇到外敌来犯,它便成为一处重要的军事要塞。由于天心阁具有十分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有利充当瞭望哨、信号台、前线指挥部和战斗营垒,历史上许多发生在长沙的战争就证明了这一点。自明清以来,此地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这是因为天心阁地处古代长沙城内最高位置,登高纵目,一览无遗,且其地势险峻,居高扼守,制控全城。

      嘉庆年间,天心阁下城墙外又加筑了南北两个月城,并设炮洞四个,配上四门土炮。到咸丰年间又在城墙上加设了九座炮台,并有重兵把守。由此说明,天心阁及其所处位置同时肩负起了战时军事要塞的任务。现在炮台还在,那几尊大炮便是奇货可居的道具,常常成为游人照相的背景装饰物,倒也别有一番情趣。

      天心阁的楼阁为三层,碧瓦飞檐,朱梁画栋,阁与古城墙及天心公园其它建筑巧妙融为一体。基址占着城区最高地势,加之坐落在30多米高的城垣之上,近有妙高峰为伴,远望岳麓山为屏,更显挺峭、峻美。我们登上天心阁,长沙城全景一览无余,远望湘江,真有“极目楚天舒”的心旷神怡之感。

      天心阁常常游人如织,是因为文化景观内涵与长沙文化紧密相连。1911年广州起义前夕,孙中山、黄兴在日本派遣同盟会会员回湖南组织同盟会机关,其秘密机关一度设在天心阁内;1930年7月,彭德怀率领工农红军攻入长沙,也曾在天心阁向部队作过重要报告。天心阁中的崇烈亭又名"入胜亭",1946年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所建。曾有联曰:天心阁。"有亭冀然,览风物睹江流之胜;是真勇者,执干戈为社稷而亡"。该亭为十六柱斗拱状,建八角歇山顶,石台阶有护栏,为登天心阁必经之处,楹联为"天若有情天亦老,心到无私心自宽",横批"天心"。

      天心阁的环境生态价值也很高。其作为城区最高地势,高阁凌空,气势非凡,成为登高望远之处。远延伸至岳麓山,使它拥有一片绿色的天然背景,衬映得更加雄伟。园内景点林立,如大型历史文化名人刻画廊、入胜亭、崇烈门牌楼等。在天心阁城墙的下面,有一座高六米、重达100吨的花岗岩石雕——“太平军魂石雕”,再现了1852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攻打长沙城的战斗情景。它以西王萧朝贵身先士卒骑马挥剑,不幸中弹罹难的历史为背景,生动再现了起义军将士们前仆后继、顽强奋战的精神。这座巨型雕塑重现了旗鼓雷鸣、刀枪剑檄的古战场情景,讴歌了农民暴动的悲壮情景,引人感叹,发人深思。

      天心阁整个建筑色调凝重而雄浑,风格去华饰而存古朴,是一幅历史的画,是一首古雅的诗。古阁雄踞,气象蔚然,游者登临,瞰湘流北去,招岳色南来,放眼祖国江山,缅怀革命先烈,振兴中华之志,无不油然而生。

      在天心阁散步,满目青翠,绿树成荫,花木扶疏,亭阁错落,大小曲径贯通于翠竹名花之中。拥有独具一格的古建筑、古园林、古寺庙、古河道等。不论是名胜古迹还是革命胜地都特色鲜明,足以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