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石传人、当代虾王彭书民

 新用户0832rs09 2023-08-17 发布于北京

我走进位于北京的彭书民艺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创作的巨幅大作《万虾图》,顿时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万虾奔腾,气势磅礴,仿佛排山倒海,如入无人之境。我认识彭书民四十年了,他以自己的绘画艺术实力,在中国画坛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当代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为国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曾经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当代十大书画家之一,被誉为中国当代虾王。

①机遇引他走向画坛

彭书民的国画作品既有大写意、小写意,还有工笔画,都颇有新意,每日挥毫泼墨成为他多年来的习惯。人们对他最为赞叹的技法却是画虾,他笔下的虾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受到人们的追捧,得到书画名家的肯定,最初竟是缘于偶然的一次机遇。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武警总部政治部举办金盾书画展,评委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包括李可染、卢光照、范曾、傅石霜等。就是在这个展览上,以前只是喜欢绘画的彭书民在画家苗再新等人推荐下,正式拜傅石霜为师。此后不久,傅石霜看到彭书民具有一种绘画天赋,一说就懂,一点就通,画作中闪烁着艺术灵气,便将其推荐给齐白石之子齐良迟,彭书民由此正式拜齐良迟为师,从而成为齐白石再传弟子。

他们都师承齐门,经常一起深入研究探索齐白石书画艺术之精髓,共同在艺术上不断进步。尤其在画虾的技法上,都讲究形在似与不似之间,跃然纸上的虾形神兼备,出神入化,意境深远,有灵有魂。

彭书民的画虾情节,源自他一开始就明白一个道理,照搬白石老人画法,永远无法超越,必须得其精髓,有所创新,只有超越,才是最好的传承与发展。临摹白石老人的虾,对于临摹者而言,画的是死虾、纸虾、平面之虾,进入白石心灵,方知他老人家花甲之年,细观碗中活虾所得心法,纸虾成灵虾。

彭书民从临摹到写生,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虾性孤僻,多为独处,待喂食至,群虾腾起,仿佛八仙过海,万虾奔食而来,逐食成势;虾王领千军,宏水摆奇阵;翻江倒海来,气势吞乾坤。

彭书民认为,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复兴与创新,不应该是单纯的模仿甚至抄袭,应该抽取传统文化中美学精神和思想深度,转化为具有当代性的艺术形式,影响当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或是对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之路的一种探索。

彭书民四十多年来一直都在勤奋地开拓这条传统文化的长青路,探索跨越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障碍,他通过创作音乐、根雕、瓷器等各种艺术作品,用创意思维打通不同的领域,找寻传统文化传承的真谛。

②刻苦使他画坛立足

古言:得势者得天下。画者见得虾势,心成大图。从彭书民创作的《十二虾图》《百虾图》《千虾图》到《万虾图》。这种古法中浸润着现代性,并融汇众人画虾之绵长,浑然天成,是对前人画虾的一种颠覆性革命与超越性创新,是传统与现代、社会与人文四面互摄的独特观照,是人类优秀文化中隐喻的一种源远流长的艺术。有时是润物无声,有时则气势恢宏。这就是世界万物生命本源的时间乡愁。它深刻地体现着画家从“神韵”向“魂魄”递进的艺术哲学轨迹。

彭书民从临摹到写生,从写生到逐成心法,逐渐练就一跃龙门、超越前人的姿势。白石老人画虾,注重写意,彭书民把虾的形提炼出来,让虾有骨有节,有壳有肉,一笔下去,墨分干湿,虾须飘逸,如游在水,形体之神,韵跃纸上。

白石老人画虾,皆小写意,三五只逸;彭书民画虾,浩荡磅礴,犹如排山倒海之势。直到有一天,彭书民的《百虾图》进入人们的眼帘,令观者大吃一惊,原来虾还可以表现得这样出神入化!

彭书民由此成名,被誉为当代虾王!《万虾图》以巧夺天工之技法,汹涌澎湃之势头,令人们叹为观止。画家把画虾的小写意创作成大写意,大写意中又隐约可见工笔之精妙,他终于摸索铸就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著名美术家韩美林为彭书民的《万虾图》题名为“目不虾接万霞图”。

中国文联香港分会执行副主席吴欢在彭书民的《万虾图》上写下“书民妙笔有奇趣,万虾能敌一条龙”。

中央美院教授姚治华为彭书民题跋“书民精绘万虾图见其功力、艺力、毅力!”国画大师钟开天将军在彭书民的作品上题跋:“生命之诗、白石神韵”“书民先生得齐门真传、其作品更鲜活、其虾更透通、精品也!”

齐白石第二代传人、著名画家徐健也高度评价了彭书民的绘画才能和艺术贡献,赞扬说:“彭书民画虾有齐白石的影子,但还有自己的风格,主要是他左右手能同时作画这太了不起了!而且他画的虾更逼真、更有生命,里边的壳、经络等都能看得出来,一笔出五色,真是绝了。”

③博采众长使他创新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画家画虾历来都是从右向左,原因不言而喻,若一定要画出从左向右游的虾,就得把纸反过来,利用宣纸的晕染来呈现。如此一翻,墨色难得统一,此法横亘,这成为很多画家创新的障碍。

一次偶然,彭书民灵机一动,何不用左手来画?他由此开始尝试,经过反复摸索练习,不知付出了多少精力,耗费了多少张宣纸,他终于学成了左右手同时画虾的本事,这种画法不仅仅是技法的突破,亦是心智的创新,可谓前无古人。他笔下之虾,浑然成趣,妙趣天成。

彭书民画虾,用线条建构自然的形体,用墨色挥洒画面的浓淡,以此表现个虾的形态,群虾的动感,千姿百态。

他画虾头,三笔叠合,浓淡有致,“画龙点睛”,一对浓墨的眼睛,二重点染,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左右两笔淡墨,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

他画虾的一对前爪,由细而粗,数节之间直到两螯,形似钳夹,有开有合,显出力量。

彭书民画虾的硬壳,一笔见壳见肉见透,由深渐浅,剔透玲珑。

他画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由粗渐细,见识虾腰的节奏变化,使虾的腰身呈现各种姿态,弯腰爬行,躬腰向前,直腰泳进、游荡,动态盎然。

他画虾的尾部也是点画捶成,既有弹力,又有透明感。虾之触须,乃其雷达,虾须之动,呈现虾态之魅。

他画虾须,悬腕不虚,数条墨线,自然流畅,勾画出虾须飘逸的美感,表现出虾的天真和活泼灵动,机警和生命活力。

④似与不似才是精髓

彭书民画虾风格的清雅与风骨,继承了齐白石的艺术风格,又形成了自己画虾的特色。他创作的20多米长、2米多高的左右手绘《万虾图》,万虾追逐,气势如虹,远观宛如巨龙腾飞、近看又细腻灵动,确是对前人的超越。

这个超越的境象与动力,源自时代大势的“寄兴于画”,与中国和平崛起与文化复兴的大势相吻合。

彭书民画虾让弱者之虾,为食而梦,联合起来,由弱而强,变成强者之势,他寄兴于画,使《万虾图》中的大国之万象更新以一种崭新的艺术形象跃然纸上。

彭书民牢牢记住齐白石老人曾经说过的话:“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他反复琢磨这番话的内涵,觉得这话其实也暗合天人合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以及自然无为、返璞归真的道家思想的精髓。艺术贵在创新,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形成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

彭书民数十年来在画坛勤奋耕耘,他已经多次在北京、山东、江西、黑龙江、海南、天津等地举办各种画展数十场,颇受各界好评。

多年来,彭书民志力于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齐派书画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在中国、美国、香港、德国等收入室弟子、手把手地传授白石绘画艺术。经过彭书民的不懈努力,他的绘画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他的学生多次在国内外斩获大奖。

2019年,彭书民由于四十余年来在书画艺术上不断苦苦求索而取得突出的艺术成就和杰出贡献,被美国爱国华侨组织评为“全球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人物”等荣誉称号。

此外他还致力于慈善事业,多次在北京的爱佑慈善晚宴等大型拍卖会义卖作品。他还在四川、云南等地举办的赈灾救灾中、以及在儿童医疗求助等方面的活动中慷慨捐赠自己作品的义卖所得,为此他还荣获北京爱心大使称号。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