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夜,男子悄悄潜入风姿绰约的寡妇家中,欲行不轨之事,没想到,眼前发生的一幕,却让他仓皇而逃

 四季视野 2023-08-17 发布于北京
古代,有一位风姿绰约的寡妇,这晚,村里的刘三悄悄潜入寡妇家欲行不轨,这时候,眼前发生的一幕,却让刘三仓皇而逃。
李寡妇名叫艳云,本是渔户的女儿,九岁那年,父母捕鱼遇到风暴,双双离世,孤苦无依的她,被一个独居的中年女人收养,当做了童养媳。
女人脾气暴躁,经常对艳云非打即骂。李家儿子从小体弱多病,干不了活,但对艳云却算得上有一份心,常常偷拿家里的点心,送给艳云吃。
艳云十五岁那年,与李家儿子顺理成章地拜了堂。
艳云打心眼里,感恩养母的养育之恩,这么多年来,她身兼数份工,尽力赚钱,为丈夫治病。
她想着:只要丈夫能够好起来,生活就有盼头。
可是,一年冬天,艳云丈夫不幸感染了一场风寒,尽管她费尽心力,求来大夫进行医治,丈夫还是撒手人寰。婆婆难以承受老来丧子的打击,从此一病不起,眼睛也哭瞎了,在病榻上艰难度日。         
丈夫离开的那天,拉着艳云的手,用尽最后一口气,嘱咐她一定要照顾好孤母。
大雪纷飞的一天,几位陌生的脸孔,来到了家里。一张写着丈夫名字的借据,放在了艳云的眼前。
“李家儿子,生前在我盐场借了五十两的银子,如今,他不在了,那这笔钱,我只能找你还了。”
艳云一时间觉得天旋地转,50两,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但看着一侧瘦削无力的婆婆,她咬咬牙,承担起了这笔巨额债务。
盐场的营生,是一个十分辛苦的工作,为了还钱,艳云主动来到这里,以工抵钱。一个娇小的弱女子,几乎每天要挑50担的水,上百袋盐,一袋沉重的盐,背上就直不起身子,腿上胳膊上总是划破口子,浸润一下盐水,钻心的疼痛,艳云都没眨一下眼睛。
可即便她再不要命的干活,都难改家中拮据的生活。
寡妇门前是非多,村里的二混子刘三早就盯上了艳云。这天晚上, 刘三轻溜进了艳云家,看着屋内灯火渐暗,他蹑手蹑脚地来到了窗前,准备找准时机干点坏事。
见屋里艳云正端着一碗饭,一口一口地喂着不能动弹的婆婆,时不时,用湿毛巾,擦着婆婆脸上的汗水……
由于疲惫和营养不良,艳云的面色十分憔悴,好几次,都差点累得晕倒,一双纤细的手,布满着被针头扎过的血点子。
看着这一幕,刘三变了计上心来,偷偷摸摸从怀中拿出一个东西,在地上挖着一个洞,将什么东西放在土里埋好,转头匆忙跑出了院子。
这天中午,艳云刚给婆婆擦洗了身体,几位官差气势汹汹地来到了家里,不由分说,就冲着家中一顿搜查。
艳云心中大骇,以为自己无意间闯了大祸,便战战兢兢地问起缘由。
这时,一位官差拿着一件浸透的血衣,从院外走近,艳云看到,大惊失色,不等她解释,就被带走了。
一路上,艳云哭着问官差自己犯了什么事,官差却闭口不言,这让艳云更加害怕了。
不久,一行人来到一处园子前,园子里假山流淌着清澈的水,花草也十分茂盛,他们在一处门前停下。
“进来吧!”
屋里传来一阵威严的声音。
推门而入,一位身穿华服的人,正襟危坐在一把椅子上,一侧,放着那件血衣。
“是在你家院子里找到的这件血衣?”
艳云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含泪向大官求起了情。
“民女日常以做劳力为生,家中还有瘫痪的婆婆要照顾,实在不会做惹怒官差老爷的事情啊!”
“这件血衣,乃是我在一次从京城到此体察案情时,被歹徒刺杀留下的,当时我被一位农妇所救,可是伤重昏迷,记不清她的模样了,可能时间久了,你忘记了,但是,再次见到你,我当真感慨万分。”
艳云还想张嘴解释什么,谁知大官二话不说,送了艳云二百两银子,当做回报。艳云见状,也不敢再多言,只当是婆婆救了大官人,拿着钱千恩万谢后回了家。         
有了钱后,艳云很快还清了欠债,也换了一个在布坊织布的工作。         
后来,婆婆病情好转,艳云问起那件血衣,不曾想婆婆也不知道血衣的由来。艳云转念一想,可能是别人害怕受牵连,但阴差阳错的,却让她因祸得福。
刘三听闻此事,不觉心头舒畅。原来,那件血衣是刘三留在艳云家的,而救大官人的,正是刘三媳妇。
得知媳妇救的人是一位大官后,刘三本想借此邀功,可媳妇却意外去世了,平时偷鸡摸狗的事,他也做得也不少,便不敢拿着衣服去邀功。
那天晚上,看到艳云那么善良可怜,他便故意把衣服留下,为的就是让大官找艳云去“报恩”。
艳云的善良感动了刘三,为她带来了好运,怪不得古人云善有善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