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子门生

 冬窗事发 2023-08-17 发布于北京

宋代,与“强干弱枝”并行的是“重文轻武”政策,话说有次科举,宰相薛居正认为取士过多,太宗却以“兴文教,抑武事(《续资治通鉴》)”为由坚持录取进士上百人,且全部送至吏部备案任免。

唐代,每年新科进士不过数十人,入宋后,为了给文官政治提供保障,每年录取上百人就成了常态,太宗在位二十一年,他录取的进士接近一千五百人。

此外,宋朝非常重视殿试。殿试系武则天首创,由皇帝亲自主考,但当时尚不成制。

宋以前,大考基本由高官主持,是以当考官录取了某考生,该考生出于感恩便会为考官效劳,长此以往,考生、考官间就形成了一种裙带关系,两者若勾结起来,架空皇帝并非难事。后来,宋太祖就确立了殿试制度,哪怕再忙也要钦点人才,目的就是为打破这层关系,使人才忠于自己,成语“天子门生”由此而来。

为推行文官政治,太祖下令子孙不得杀害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使文官的地位和待遇来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同于之前的外戚、宦党或武将集团,宋朝的文官们有着深厚的儒学教养,严格坚守道德底线,却也时刻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是中国历史真正意义上的士大夫阶层。

“天子门生”可谓是“入吾彀中”的最强体现,无论赵普、吕端还是寇准,他们都能很好地效忠于皇帝,助国家渡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仁宗时期,凡参加殿试者被一概录取,因此在仁、英、神、哲四朝八十年间,优秀士大夫呈井喷之势,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们相继登场。

             匕

精選文章推薦

真相 | 無為

 阝                

                              廴              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