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就要涝”,啥意思,有道理吗?

 华民 2023-08-17 发布于吉林

俗语“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就要涝”,这是老祖宗经过长期观察总结积累出的经验。它是用于描述天气现象和气候规律的俗语。这句话的意思是,立秋时节如果下雨,那么这一年的秋天将是一个干旱的秋季,但如果没有下雨,这一年的秋天将是一个涝灾严重的时期。

立秋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今年的立秋时间在8月8日,这一天标志着秋天的开始。

“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就要涝”,为什么立秋时节要这么说,说得有道理吗?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

一、立秋有雨一秋吊

“立秋有雨一秋吊”,是说立秋时节如果下雨了,就说明这个秋天将会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因为秋雨可以为农作物带来充足的水分,帮助它们快速生长。

立秋时节是夏季和秋季之间的过渡时期,每年这个时候,炎热的天气慢慢减弱,凉爽的秋季即将来临。但越是在这个时期,雨水对于土地水分的补充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这时及时下雨,那么土地中的水分就得到补充,农作物就能很好的生长,丰收就有了保障。

在“立秋有雨一秋吊”这句俗话中,“吊”是人们用来形容秋雨的细小、轻盈,就像用绳子吊起来一样,落在地上,主要是形容雨量少而小。

而“秋吊”的含义,就是表示的是秋天干旱少雨的天气,简单的说指的是秋旱。立秋如果出现秋吊,则对土地,对农作物都非常不利。

因为8月中旬至9月上旬期间,正是农作物成长需要雨水滋润的时候。如果天不下雨,出现干旱的话,农作物的生长就会出现问题,丰收就实现不了。

所以,“立秋有雨一秋吊”就表达了人们在立秋时节对雨水的渴望,以及雨水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

二、吊不起来就要涝”

“吊不起来就要涝”,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立秋时节没有下雨,那么这个秋天很可能将是一个涝灾严重的时期,因为前期降雨不足会导致田里土壤水分不足,后期就会引起涝灾。

“吊不起来”,说的是如果没有秋吊的话,以后的雨水就有可能就有很多的,可能出现涝灾。

“吊不起来就要涝”,充分表明了立秋时节的天气和降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如果立秋时节下雨,那么这一年的秋天将会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如果没有下雨,则表示秋季可能会发生涝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总的来说,“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就要涝”这句俗语虽然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在当今可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依然具有一定的道理意义。它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气候变化和天气变化。

不论立秋是否下雨,都说明接下来天气变化都会比较大,不管是旱还是涝,我们都需要未雨绸缪,及时做好应对灾害的准备,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