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诊冯老:双下肢游走性红肿热痛案

 松下舞者 2023-08-17 发布于山西

叶达明  广东茂名经方阁中医馆 冯世纶经方医学传承班第27期学员
吴    灿     海南省琼海市中医院胡希恕经方医学琼海传承基地

孙某某,男,86岁,2023年6月17日 初诊,坐轮椅来诊

主诉:双下肢游走性红肿热痛两月余。

现病史:两个月前始双下肢关节轮流着疼痛,以前也痛过(具体时间不详),但没有此次严重,先是左踇趾红肿痛,针灸、艾灸治疗后,左踇趾痛减,左踝又开始痛,左踝痛减后,左膝又痛,最近左下肢关节肿痛减轻,右肢关节红肿热痛又明显,痛重时局部发紫,近之则痛剧(老师用手轻触,患者便嗷嗷大叫:“哦哦哦,疼”。)在家走路用双拐杖,走十几步就得休息,蹲、起困难,如厕不方便,自用大黄2.5g +乳果糖,大便一日有一行,不用不解,不解则脐下胀,汗出不多,怕冷又怕热,脚特别怕冷(7月大热天穿着厚裤子),口干,早上起床要喝水(床头放着开水),无盗汗,夜尿1-2次,尿不尽感,苔白腻舌暗,尖右歪,脉细弦,右寸大。

既往史:2005年心脏搭桥术,尿酸高,低钾血症病史。

处方:桂枝加苓术附汤加知母防己狗脊

桂枝10白芍18知母12炙甘草6生白术60狗脊15茯苓15白附片24防己10生姜3大枣4枚

七剂,水煎服,日一剂。

2023年7月1日二诊

虽然患者还是坐着轮椅来诊,但诉服药后关节肿痛好了(患者:脚不痛了,谢谢,哈哈哈),在家可以不用拐杖下地行走,生活上很多东西可以自理,能下蹲,上厕所也方便了。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大便难解,粘腻不硬,不用大黄加乳果糖或者香油就解不出来,没有力气拉,怕冷,腿怕冷减轻,肚子不胀,晨起口干,手抖,舌向右歪,大便粘,夜尿1次。

患者最后作揖道:“听我闺女说你比我小一岁(女儿接话:看人家身体多好),我之前腿都不能下地,你都能给我治好咯,这个便秘你也给我治治,谢谢啦。”

上方加火麻仁10 七剂

老师温馨提示:五花肉煮熟,放凉就大葱吃,一天两片,对大便好。

辨证分析:

先辨六经:

患者初诊时下肢关节痛,多为有表,是太阳表还是少阴表呢?时间长,无力行走,怕冷,艾灸能缓解,脉细,说明还是“机能沉衰”,考虑还是少阴,胡希恕老先生也说了:“痹痛多离不开少阴”;痛处红肿、口干、怕热为阳明;肿、大便难不硬、尿多尿不紧,苔白腻属太阴,故辩六经为:少阴阳明太阴合病。

继辨方证:

少阴阳明太阴合病,有关节红肿热痛、出汗少,我想到的是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卷上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但老师考虑的是有汗出和心脏不好(心脏塔桥术后)不能用麻黄,于是用了桂枝加附子汤加苓术知母防己狗脊,

桂枝加附子解少阴表,苓术附治太阴水湿,加知母、防己清阳明红肿热痛,狗脊助附子振奋机能。

二诊:虽然关节已经不痛,但活动还不是很便利,大便改善不多,考虑太阴虚寒重,并且有口干,还是用原方加火麻仁加强通便作用。

老师答疑解惑

学生问(1):汗出不多为什么去麻黄?

冯老解疑:桂枝芍药知母汤也可以用,但这个人有出汗,而且天气又热,所以,不用麻黄,实际是桂枝加附子汤加苓术加知母,有桂枝芍药知母汤之意,不用麻黄。

学生问(2):有考虑心脏塔桥术后不用麻黄吗?

也考虑这个心脏不舒服,吃了以后发汗(不好)。

学生问(3):火麻仁是补中益气还是通便?

冯老答疑:火麻仁主要还是通便。大黄尽量少用,大黄什么副作用呀?有效成分有两个:一个是鞣质,一个是大黄素,大黄素刺激肠胃分泌,时间长了对肠腺功能破坏,形成慢性便秘,功能很难恢复。给他吃点五花肉,用水煮了,一天两片,凉着就大葱吃,也能通便,这个没有副作用,是个补药,年纪大了需要一点脂肪,猪油是个好东西啊!

体会

此案疼痛如此严重,老师七剂即把疼痛解决,主要还是老师辨证细致、准确,经方的疗效非凡,“寥寥几味,效果出奇”。 先辨六经,继辨方证,选方用药尤为重要,细到就一味麻黄之差就有不同的方证(大热天汗出也不多,不是因为表实,是因为反复泻下导致津液亏虚,所以,汗出不多、口干其实是津液亏虚的表现,故不能再用麻黄发汗伤津液),老师不是只看有没有汗来判断用不用麻黄,而是从多方面整体分析出患者“津液虚”而不用麻黄。

通过本案的整理学习,体悟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津液虚者不能用麻黄。

所以,我们在熟悉辨六经析八纲、辨方证的前提下,也要灵活掌握每味药的驾驭能力,早日像老师那样把它们“玩得”像“棋子”那样灵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