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缠论结构 vs 传统技术分析(一)三角形

 handou866 2023-08-18 发布于河南

上一篇文章我们对缠论和传统技术分析做了系统的比较和梳理,这一篇文章开始,将用缠论的视角对传统技术形态做逐一分析。本篇重点用缠论结构解析“三角形”。

形态学辨析:《缠论结构 vs 传统技术分析》系列:
缠论结构 vs 传统技术分析(一)三角形

之所以把三角形作为第一个分析的形态,一则是因为在实际走势中,三角形非常常见;再则是因为三角形是相对复杂的一种形态,对于实际操作来说往往不好把握。

如果我们能对三角形的操作有很清晰的思路,那么面对其他的形态时,就可游刃有余了。

缠论结构 vs 传统技术分析(一)三角形

传统技术分析之“三角形”

看过《股市趋势技术分析》与《金融市场技术分析》的缠友们,应该都已经了解“三角形”在图表中如何定义及其形成方式等。 (注:如果没有基础的,可以先参看以上两本书)

三角形分类

基本可分为三类:对称三角形、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以上三种三角形均为“收敛形态”,即“锐角三角形”。除了以上三种,三角形还可以形成“扩张形态”,即扩张三角形,在本文中暂不讨论。

三角形的一些要点

《金融市场技术分析》
1. 三角形要求至少需要四个转折点:因为至少两个点才能做出一条趋势线,因此,为了得到两条聚拢的趋势线,每根线上至少发生两次转折。
2. 三角形态的完结,具有时间界限,这就是两条边的交点--顶点。一般地,价格应该在三角形横向宽度的2/3~3/4之间的某个位置上,突围而出。
3. 如果价格始终局限于三角形内,并超出了3/4的范围,那么通常意味着价格将持久地漂泊下去,直到顶点之外。
4. 实际的趋势性信号,是以收盘价格穿越某条趋势线为标志的。通常,价格突破后也会向这条趋势线反扑一下,而该条趋势线被突破后会演化为支撑线。
5. 在三角形中,价格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成交量也相应地日趋萎缩。但当趋势线被突破而从形态完成时,交易量应该明显地增加。(笔者注:当向下突破时,可以不带量)

三角形的多空分析及突破

缠论结构 vs 传统技术分析(一)三角形

图1-1 三角形基本分类

注意:三角形这样的图表形态,最好等待市场自己下定决心走向某个方向。

三角形的构造过程也就是市场“下决心”的过程,在最后决定方向之前,这个形态的每个部分都充满着疑虑、犹豫和摇摆不定。

缠论结构 vs 传统技术分析(一)三角形

缠论视角下的三角形

缠师曾经在博文回复及解盘文章中提及:中枢震荡可以走平台形、三角形、奔走形、锯齿形(之字形)等。

由此可知,三角形为中枢震荡的结构之一。此时中枢形成后的走势延伸,一直处于中枢的范围内,形成高低点不断收敛的走势。也就是说,中枢前三段形成后,之后中枢延伸的走势段都在前三段的价格区间内。

缠论结构 vs 传统技术分析(一)三角形

图1-2 缠论解析三角形中枢

三角形的多空分析及突破

缠师:
中枢形成后的走势不一定要超越中枢的范围,例如收敛三角形的走势,就一定一直在中枢的范围内,这有点像空间的压缩,所以三角形的突破都比较迅猛,但回抽与骗线也较多,在波浪理论中更把他当成第四浪的主要形态,其理论的依据都在这里。
中枢形成后形成压缩性走势,意味着多空力量的平衡与强硬,即使突破后,反方向的压力也会很大,很容易就构成最后一段的走势。但这最后的走势往往特别疯狂,在期货中更是这样。

缠论结构 vs 传统技术分析(一)三角形

用缠论操作三角形

缠师:
对三角形的操作,只是能高位走了以后低位回补,这样来回弄,一旦接近或突破上沿次级别背弛,就要走;回来下沿次次级别或次级别背弛,就买回来。
一旦过上沿没有背驰,就是真突破了,这样就可以不走,等大图形的背驰出现。整个操作很有节奏的,短差也弄了,突破也不耽误,这才是正确的操作方法。

虽然缠师在博文回复中,曾经提及三角形的操作原则(如上),但当我们面对实际走势时,往往感觉无从下手、或判断不好。这就需要针对这个操作原则,做进一步的分析、做好完全分类,才能有条不紊的面对复杂的当下走势图。

操作原则 1:处于三角形中枢震荡时,根据中枢震荡做短差

对三角形的操作,只是能高位走了以后低位回补,这样来回弄,一旦接近或突破上沿次级别背弛,就要走;回来下沿次次级别或次级别背弛,就买回来。

解析:

1)由于三角形属于复杂的中枢结构,走势往往不规则。三角形边线上的转折点,不一定就是标准的次级别走势类型,也可能是次级别以下走势类型(小转大造成)。所以,针对三角形的操作,要更为灵活的处理走势段。

2)操作的依据,就是以三角形的上边和下边作为辅助参考,这里有一个细节要注意,“接近或突破”两种情况。

  • 如果只是接近上、下边沿,说明走势继续收敛,此时判断走势段结束点,只能在低一级别上看。

  • 如果是突破上、下边沿,说明当下走势段比之前的同向走势段幅度要大(超过其高点或地点),此时可以结合力度背驰来判断结束点。

操作原则 2:突破三角形中枢后,离开走势段的操作

一旦过上沿没有背驰,就是真突破了,这样就可以不走,等大图形的背驰出现。

解析:

缠师的这句话说的太笼统,实际走势往往更为复杂,我们可以对三角形中枢的离开走势做完全分类,更加深入地细分操作。

1)突破走势段非背离开后,在该走势段结束点卖出部分或全部仓位,看之后是否形成第三类买点,如果形成第三类买点则重新买入(这样可以防止小转大重新回到三角形中枢);

2)突破走势段非背离开后,在该走势段结束点不操作,等待下一步的走势。

  • 如果之后出现第三类买点,则继续持有;

  • 如果直接跌回三角形中枢,再次返上的走势段结束点不创新高或创新高盘背卖出。

针对是否形成三买的情况,我们还可以做进一步分析,如下图所示:

缠论结构 vs 传统技术分析(一)三角形

图1-3 突破三角形中枢操作原则

市场走势是复杂的,三角形中枢也是复杂的,但只要有清晰的操作原则、做好完全分类,自然可以在市场风浪中找到安全的港湾。

现附上三角形中枢的标准3买示例图。其他分类中的情况,大家可尝试着在自己所看的走势图中寻找答案。

缠论结构 vs 传统技术分析(一)三角形

图1-4 三角形实例分析:标准3买

缠论结构 vs 传统技术分析(一)三角形

图1-5 三角形示例分析:结构拆解本级别买点

缠论结构 vs 传统技术分析(一)三角形

缠论解析三角形之“真假”突破

  1. 三角形中枢-小级别买点突破

  2. 三角形中枢-跌破下边、骗线洗盘

在实战操作中,三角形中枢的突破走势段,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走势快速离开中枢,离开段力度很大但级别很小。此时如果依然等待本级别三买的出现,往往已经离开中枢相当大的幅度,且由于多头力量释放过快,三买后的走势往往疲软。

所以,激进的投资者、或者实战技巧高的投资者,可以在三角形中枢强势离开段的小级别买点介入。

注意:这种小级别的大幅突破必须和一般的中枢波动分开,这种情况一般伴随最猛烈快速的走势,成交量以及力度等都要相应配合。

缠师:
必须注意,在这种大幅快速波动的情况下,一个小级别的第三类买卖点就足以值得介入。
但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前提,这种小级别的大幅突破必须和一般的中枢波动分开,这种情况一般伴随最猛烈快速的走势,成交量以及力度等都要相应配合。
这种操作,如果理论把握不好,有一定风险,就是和一般的中枢震荡搞混了,因此理论不熟练的,还是先按最简单的来,例如对周线中枢的突破,就老老实实等周线的第三类买点。

缠论结构 vs 传统技术分析(一)三角形

图1-6 三角形实例分析:小级别买点

缠论结构 vs 传统技术分析(一)三角形

图1-7 三角形实例分析:结构拆解小级别买点

在实战操作中,主力往往会做“假摔”动作,跌破三角形中枢的下边进行洗盘:

缠师:
技术上,三角整理已经接近尾声,但这种图形,如果是本ID坐庄,一定狠狠往下跳水洗一次盘,把所有人都洗出来,再反手往上。你现在唯一希望的就是别碰到和本ID有类似想法的庄家,否则怕你熬不住。中线,该股是有再走一波的潜力的,但关键是你熬得住。

针对这样的假跌破,结合实盘经验,就一些判断方法供大家参考:

  1. 看三角形中枢所处走势的位置,如果是第一个中枢,则跌破后可以继续观察,看后期走势是否重拾升势;

  2. 跌破后,关注量能是否有所放大。如果是缩量跌破,则有假摔可能。

  3. 关注跌破后的走势段与之前的走势段是否力度背驰,如果背驰,则有假摔可能。

  4. 跌破后,如果走势快速拉起,伴随着成交量放大,同时出现小级别买点,则多为主力拉升前洗盘行为。

缠论结构 vs 传统技术分析(一)三角形

图1-8 三角形真假突破实例图 1

缠论结构 vs 传统技术分析(一)三角形

图1-9 三角形真假突破实例图 2

缠论结构 vs 传统技术分析(一)三角形

图1-10 三角形真假突破实例图 3

缠论结构 vs 传统技术分析(一)三角形

总结

通过这篇文章的分析,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缠论与传统技术分析的不同,主要在于缠论把各级别的走势结构、买卖点更加精确化了。而根据力度是否背驰,可以辨别形态的真假突破,同时给了我们操作的明确依据。

而传统技术分析在这方面相对模糊一些,比如,对三角形进行分析时,经常会当做整理形态来对待,但是三角形构成顶部的情况也会经常发生。同时,三角形突破后,走势离开段往往形成最后一段,大家要注意走势的结束。

缠师:
三角形也可以构成顶部的,必须按照最精确的程序来,文科思维在这里可能会有麻烦。市场操作,还是多点数学思维好。
必须提醒,三角形一般是一段走势的最后一个调整中经常出现的,因此,三角形出现后,其后的走势就要时刻小心了。

文章接近尾声,大大松了一口气,因为写文加配图,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能更清晰的把逻辑、思路呈现给大家,感觉白头发都多了几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