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你在追忆「段义孚」时,你在追忆什么?

 GEO与此同时 2023-08-18 发布于英国

题图截取自:http://www./archive.htm

如果你点进来却不太知道段义孚是谁,还有点好奇的话,那我建议你不妨先从下面八个公众号的原创推送里了解下。任意选一篇去读都很好:

按照推送发布时间排序——

译林出版社:恐惧与浪漫,孕育出文明 | 段义孚逝世一周年纪念  2023-08-10

地理科学进展编辑部:新文速递 | 情景之间:段义孚的地方经验与书写艺术  2023-06-26

华人地理圈:独驾航行:段义孚 (1930-2022) 2023-05-24

新京报书评周刊:段义孚:拥抱生命的荒原 2022-11-20

上海书评:阮昕|段义孚“天人合一”的心路历程  2022-10-19

澎湃市政厅:洞鉴|我是谁?一个人文主义地理学家与他的世界:纪念段义孚 2022-08-27

非虚构时间(上海译文·人文社科官方公众号):段义孚:对一个地方生动或逼真的描述,也许就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最高成就。2022-08-15

城读:城读 | 段义孚告别演讲:空间、地方与自然 2022-08-12

在我的博士论文研究中,不免要提到“what is geography(什么是地理)” 。其中绕不开的一个人当然就是段义孚和他的人本主义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但是写论文总有累的时候,想要刷刷视频什么的。

于是今晚我就发现了这个AAG释出的视频:

截图源自:https://www./watch?v=TiAdu_DZVKc

这个视频一开始先是放了段义孚本人的影像记录,然后是Tim Creswell和Kenneth Olwig的对谈。中间也有穿插着许多学者、朋友对段义孚的怀念,以及段义孚本人的影像。这个视频全程都有英文字幕。

如果有人感兴趣,可以找来看。我强烈推荐!

这个视频真的可以放心看,没有多少特别难懂的英文词汇。一定程度上,我想也是段义孚和受他影响的这些人都知道自己在发声时想要交流的人不是少数的专家,而是大多数人,所以语言都很平实易懂。

比如Tim Creswell在视频中就提到:

he always said

他总是说 

write for a thousand educated people

为1000个受过教育的人而写作

not for four people in your committee or some imaginary people

而不是为了四个在你的(博士论文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或想象中的人写

(23:13-23:18)

然后我就顺藤摸瓜找到了Tim Creswell写的纪念文章:

博客——

source: https:///posts/

期刊——

source: https://www./doi/full/10.1080/24694452.2022.2158023

(这篇在「华人地理圈」「城读」公众号都有中文译本)


对我来说,我追忆「段义孚」时会想起一些地方和人,相比于抽象的概念和空间,想起他会让想起:

第一次是在2012年,大学课堂上,叶超老师分享他新发表的学术期刊文章给我(我好像时写了比较好的一个课堂作业),在研读时看到叶老师提到段义孚认为地理的研究对象是“作为人类家园的地球”。

http://rwdl./CN/abstract/abstract9758.shtml


段义孚认为在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作为人类家园的地球”中,他最看重 “家园”这个关键词, 因为它不仅是个物理和建筑空间,而且也是象征的空间,是 社会政治、美学和精神寄托的场所。(p.2)

现在当然我已经知道这个出处是段义孚1991年的A View of Geography:

https://www./stable/215179

但第一次听见这样去描述地理把地球看作人类家园(geography is the study of the earth as the home of people)的时候,还是觉得这样的描述带着诗意和温度的人文底蕴,和我进入大学后不断被提醒:

地理在大学是理科,是地理科学,和你在中学学的地理是文科是不同的。

甚至,话里话外的,总有一些人会觉得:

(高中的)理科生在(大学)学地理有优势

更严重一点,有时甚至会有人表示:

你看有些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都只招理科生

(就有一种我们学院招了像我这样的文科生'拖了’地理科学的后腿)

总之我在大学本科前两年学地理的过程中是很受打击的,撑着我走过那两年的是我的挚友(+舍友)黄星星和一些偏人文地理相关的课程(自然地理和GIS的课程也有些挺有意思的,但总有那么几个时刻会被提醒:数学特别重要,理科生基础好;这让我作为文科生,感觉'低人一等’)。

我的挚友因为中学就很喜欢地理,第一志愿就报考了地理(我们班有不少是选择服从调剂,然后从高中选了理科,大学几乎是从头开始学起地理科学)。

我也是在她的帮助下,才逐渐接受了这种地理文理兼备的桥梁角色,而且我没有必要一直有一种'我高中学了文科,我就一直是文科生’的被过去限制住的心态里,更没必要被迫接受'理科就是学起来有优势’的刻板印象。

尽管有些时候当这些话来自于认为自己说的就很客观的权威人士时,确实会让我心生胆怯,认为自己不行,数学基础不好。

但一旦克服了'迷信’权威说的话之后,整个人都会好起来。就算在大学学科分类中,以及很多人的普遍观点中,地理是地理科学,这并不意味着地理就不再与人文社科相关。

这些学科分类本来就是人为设定的,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方便管理,但是随着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这些分类并不再那么合适。再加上,之前人为设定的分类本来就不能充分反映真实情况的复杂以及未来的变化。

举个最近的例子,我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毕业的校友们聊天,鱼就提到GIS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和工科(engineering)有些交叉。

不过回到2012年(我大三),阅读叶老师的文章,开始接触段义孚的人本主义地理学,回想起来这确实是让我开始对地理感到有一点认同与归属的起点,段义孚的研究让我开始意识到:

地理可以不仅是科学,也是人文。

这两者其实本来也没有必要对立。

既然人可以划分边界,那也意味着人为的边界本身就不是牢不可破、不可穿越的。

在开头我问了你这样一个问题:

当你在追忆「段义孚」时,你在追忆什么?

我目前的回答是:

我在追忆地理人对人的好奇、共情与关怀。

之后我在华东师大读研期间,也间歇性地沉迷读段义孚的作品,不仅有学术作品,也有回家记这样学术色彩不那么浓重的作品。

图片源自: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0493389/ (2023-08-16)

这个时候,我对地理的理解,以及对「段义孚」的理解又加深了一些:

地理也可以能是一种人看待世界的视角,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


再到现在,我在写博士论文的间隙回顾自己对「段义孚」的理解:

我更加感受他'唤醒’我的意义,让我更加乐于去拥抱生活和人生体验对我想法的影响。

于是,又回到了他的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前言里的第一句话:

The life of thought is a continous story, like life itself.

思想的生命是一个连续的故事,就像生命本身一样。

在2023年8月17日的凌晨,写到这里,我好像能和那些曾经说“理科生学地理更有优势”的权威和解了。我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这么说,也可以看见这些人选择这样说,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自己对于地理的认知。

那是这些人需要继续修行和发展的人生。这些人选择怎么理解地理是ta们的事情,不是我的责任。

而我对于地理的理解,以及由学习地理开始的人生经验和故事并不取决于别人觉得我是谁以及我曾经在中学接受的教育(话说回来:2014年高考就取消文理分科了;我倾向于这样的解读方式,政策的改变难道不是说这种文科生、理科生的二元对立划分其实早就在2014年就被抛弃么)。

如果说阅读以及重读段义孚给我留下了什么遗产的话,那就是我学会了与恐惧共存,我不再担心他人对我有负面评价或者失望,因为我在航行的人生旅程是我的旅程,不是别人想要让我踏上的旅程。

没有人可以把我的方向盘夺走,因为我已经意识到了这是我的方向盘。

最后,我看到最近国内有翻译出版段义孚的自传「我是谁」,非常推荐看到这里的你去找来读读。

图片源自: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402010/ (2023-08-17)

写到这里,我还想有一点迟来的说明:

对于可能觉得我竟然直呼「段义孚」为「段义孚」简直是没有礼貌的人。我很佩服你竟然还一直读到了这里。

我想说名字被取出来就是让人称呼的。

在名字后面加上后缀当然没问题,这是一种选择,不加后缀并不代表你不尊重和敬佩这个人。

有些人会把这些跟文化礼仪挂钩,有些人则认为这是潜在的不平等的体现。而这些都是不同人对于称呼的不同理解,实质上没有高下之分。

总有些人会给人一种你可以直呼他的名字的感觉,甚至连姓氏都省去(比如在AAG纪念视频中每个人都直呼Yi-Fu),有些人则会让你觉得要加上后缀,有些人你会觉得想要用昵称,有些人让人不敢直呼他的名字(没错,我藏了许久的哈利波特梗要在这里出现了!我敢直呼伏地魔的名字,你敢吗?),这本身就是值得观察、让人觉得挺有意思的现象,不是吗?

对于一个人的「追忆」,在于你怎么对待一个人,怎么审视这个人对于自己的影响。学者可以追忆段义孚的学术遗产,专业读者可以追忆段义孚的妙笔生花,普通读者也可以读他的传记:

哇,这个人这一生还挺有意思。

当然学者和友人的追忆可能提供更多细节,甚至有更多人会因此了解到「段义孚」,但是每一个人对于「段义孚」的追忆,也都在丰富着更多人对于「段义孚」的想象与理解,以及ta们对于自己人生的审视。

愿你也有机会以阅读「段义孚」为镜,观察、审视自己的人生。

祝好~


最近新增加了一些读者,所以我再做一个自我介绍:

我在2014年4月1号创办了这个公众号,并逐渐用笔名和英文名创作。

我是陶理,陶是取自家乡宜兴的别称陶都的陶,理是地理的理(当然代表着一些别的与理有关的词组;暂不赘述)。这是个笔名。我希望别人在称呼我笔名时都尽量直接直呼其名,不加任何后缀。

我也是Hermione。这是我给自己取的英文名。起因是我很喜欢Hermione Granger(赫敏·格兰杰)这个人物形象。而我喜欢上她的契机,是因为她在所有人都对家养小精灵被不公正对待熟视无睹的时候,创立了家养小精灵权益促进会(The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Elfish Welfare ,S.P.E.W.)。虽然这个名字简称有点值得吐槽,但她的这种行动精神我还是很欣赏的。所以,我取了这个英文名来提醒自己没有必要等待改变发生,我可以在我看到我想要促进的改变之时,就行动起来推动这种改变。

我不觉得我取笔名和英文名就意味着我身份证件上的名字会消失。在我看来,我只是用我的自主性选择了我作为个体很喜欢的名字。我偏向于让我的朋友们用我选择的名字来称呼我,并且在我创办的GEO公众号上逐渐用我的笔名和英文名为主进行创作。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创造了另一种身份来促进内在的对话。

我当然也知道与此同时,我身份证件上的名字依然是外在的社会结构'定义’我身份的方式。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谁说一个人只能有一个名字。就算有谁这么说了,这个人又不是我。再加上,这是我的公众号,我还不能说了算,那我做的叫什么个人公众号(也称自媒体)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