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60年代,王明一家在莫斯科,留下的照片,镜头中的人分别是他的

 风吟楼 2023-08-18 发布于广东
这是60年代,王明一家在莫斯科,留下的照片,镜头中的人分别是他的妻子孟庆树,长子王丹芝,次子王丹丁,其实他还有一个女儿叫王芳妮,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并没有出现在镜头中。

王明,有些人了解的话都知道他的原名是陈绍禹,他出生在安徽金寨县的一个码头村里,在他的祖辈时,战乱四起,灾难连片,他们为逃难来到了金家寨。

王明的祖父是一名私塾先生,一边还兼着做手工活,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家计,直到父亲陈嘉渭成一小伙子时,到一家铁厂学徒工。

后来他们又自己弄了酱醋,做点小本生意,这个小小的家庭总算有点积蓄,就与好友商量合资开起了店面,经营竹木,可这个小店没有让他们富裕起来。

直到王明这一辈,大多从事我党,或在外工作,他有一弟弟三个妹妹,弟弟与二妹、三妹都是我党党员,而大妹陈醒民在早年的时候便去世了。

三妹曾经给人送去当童养媳,之后与党员吕绍文结婚,可她的丈夫与唯一的孩子都在长征途中相继牺牲。

王明从小头脑灵活,学习成绩也很好,当时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六安省第三甲种农业学校,在1924年考进了国立武昌商科大学。

1925年11月,王明又去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学得了一口流利的俄语,这个时候的他还不知道,在将来他的归属地也在这里。

在莫斯科,王明认识了孟庆树,并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在学校人们时常看到孟庆树疾步往前走时,身后总会看到王明在追着,当时孟庆树对王明并没有好感。

“等下...我这里有个东西要给你。”这次王明拉住孟庆树递过一封信,孟庆树回去后拆开一看是一封情书,可孟庆树心里没有多余的波澜。

甚至在几次收信后心里开始厌烦,当着王明的面把信撕掉扔进垃圾桶里。

同学谢怀丹说:“当时大家都起哄着,还把信重新拾起来拼好贴在墙上,可咱们的王明还不死心,继续在这追求的路上。”

最后这份心打动了孟庆树,两人逐渐有了感情并于1930年完婚,之后并育有两儿一女,图中便是他们的两个儿子,而女儿王芳妮却没在照片里。

确实那会,王芳妮没有在父母的身边,当时他们一家都在苏联。

1930年底在米夫的操纵下,在上海秘密召开六届四中全会,就在这次会议,王明窃取了中央的领导岗位。

同年王明提出一个比立三路线更“左”的纲领,这个“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就在抗日战争开始后,王明回到了国内。

此次回国他没有带上女儿王芳妮,而是留给了当时共产国际的季米特洛夫,在1943年12月季米特洛夫曾写信给王明,里提及了他的女儿。

“芳妮住在我们这里,她成长的很好,一切健康,在学校里的成绩也很优秀,她说要给爸爸妈妈致上热烈的问候和最好的祝愿。”信中还提及了季米特洛夫的儿子因病去世的伤痛。

有人说是因为季米特洛夫失去唯一的儿子,以收养王芳妮为女儿来填补这份亲子疼痛,但是我们可以从时间线看出,王芳妮是在1937时被收养。

季米特洛夫的儿子迪米特里是在1943年去世,当时他才7岁,出生时候应是1936年,那么当时是迪米特里还健在的时候收养的王芳妮,不存在丧子之痛。

或许王明当时是因为考虑回国生活条件、以及他处境上局面的困难,选择把孩子留下来给季米特洛夫照顾吧。

王芳妮长大后也继续留在苏联,还成为了一名飞行员。

至于王明的两个儿子,长子成为一名军人,与苏联姑娘结婚也留在了苏联。

次子一开始是在莫斯科的研究所工作,之后辞职在莫斯科开了一个武术学馆。

当时碰到同为国籍的好友问他:“为什么你在研究所做的好好的,要辞职反而在异国他乡开一个武馆呢?”

“我在这开馆不单是在传授我国的武术,那会我刚好在研究古代哲学,自己也有边在练武健身,慢慢发现武术与道家哲学有所关联,它的精神或许更高一层,在人、天、地合一。”

“从个人修炼再到世界和谐,因此我想在莫斯科这里把这种精神传播给他们,这样可以一边强身健体,一边或许对消除精神危机有所帮助。”

他认识的一些师傅曾都是在王明身体不舒服时,为王明治病的气功大师。

一生对抗的王明在后半辈子显得有点寂寞,曾两次大病赴苏治病,之后在一串病症连续发作,决定乘机飞往莫斯科治疗。

当治疗有所成效时,除了有点神经官能症,王明却不想回国了,想继续留在莫斯科。

到70年代,王明的身体时好时复发,最后在1974年3月27日病逝,安葬于莫斯科郊外的新圣母公墓。
参考文献:

王明的人生阶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