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5年授衔,77岁的蒋维平不愿剃掉胡须,毛主席:给他开个特例

 崆峒樵隐 2023-08-18 发布于河南

来自山东
原创


1955年,我国举行了人民军队的第一次大授衔仪式。

众所周知,我军历来讲究仪表仪容,因此授衔时即便是各位元帅也被要求穿戴整齐,打扮得体。

这个得体自然也包括了面容上,不过有一位解放军却成为了大授衔中的特例。毛主席在了解到他的履历后,特意批准他可以不刮胡子,留着长胡须接受授衔。他就是蒋维平,彼时的他已经77岁高龄,他也被授予了中校军衔。

必须提及的是,他还是唯一一个参加过清军、北洋军、国军、八路军,又在解放后参加授衔的军人。

蒋维平的一生,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多次参军,履历传奇

1878年,蒋维平出生于河北省房山县的一户普通人家。彼时的清廷内忧外患岌岌可危,内有苛捐杂税,民不聊生;外又有列强环伺。

蒋维平的生活之难可想而知,而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参军入伍无疑也成为了很多人的谋生手段,蒋维平自然也不例外,更遑论蒋维平还颇有报国之志。

就这样20岁时清廷深陷困境,面对危局蒋维平选择参加了李鸿章组建的北洋新军。在北洋新军中,蒋维平作战勇敢、不怕牺牲,职务也不断擢升,在辗转李鸿章、袁世凯、段祺瑞所部后,他已经担任副团长。

但是,清廷的腐败是无所不至的,也当然包括了北洋军队。终于在经历了怒怼团长调戏良家妇女等事失望累加后,蒋维平选择了挂印而去。

回到家乡后,他甘于平凡,当起了一个农民,闲暇时光他则学习起了医术。彼时的北洋军阀派系争斗激烈,攻伐不断,民众苦不堪言,因此而伤者不计其数,丧命者也不知凡几。就这样,凭借着不懈努力以及名医的指点,蒋维平的医术也中终有所成。

之后他办过诊所,为贫苦百姓无偿诊治,还参加过学生运动,显然对于一个有志于报效祖国的他而言热血难凉。

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发动了卢沟桥事变,这也标准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面对日本人的狺狺狂吠灭亡中国的野望,蒋维平又一次选择了参军。这一次他加入了当时驻防北平的国民党军宋哲元部,但是当时日军势不可挡,先后攻占平绥、张家口等地,29军也被解散,蒋维平只得再次回到家乡,靠着药铺维持生计。但是即便此时他已经年届六旬,可是对于外侮入侵,他仍是心有报国之志。

1938年2月,120师359旅挺进平西,正好经过他的家乡,眼见如此蒋维平又一次选择了参军。他和义子蒋志刚关闭药店,携带药品冲破封锁,来到抗日民主政府驻地加入了八路军,同月还加入了共产党。

之后考虑到蒋维平年龄接近60岁,又极其擅长医术,王震旅长便量才使用任命他为制药厂厂长,同时负责战士、群众的救援工作。

不过虽然年龄上接近60岁,可他却仍旧是兢兢业业,毫不懈怠,始终冲在最前方,仅一个月时间便救治了百余伤病群众。

当时日寇对抗日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导致一些西药难以取得,而蒋维平则以中药来代替西药进行伤员救治,为此他还搜集了一系列止血、消炎、疟疾等偏方,期间他更是亲力亲为上山采集草药。而在这一次次的救治中,无数伤员的生命被拉了回来。

1943年,他还担任了农场场长,在他的带领下农村成为模范典型;之后他又担任了白求恩医院的副院长等职务,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中他所率领的医护团队又成为了重要的后勤保障,救治了多达1200名伤员。

建国后,他又辗转察哈尔、华北、北京等多家医院担任要职。而彼时的他已经70多岁的高龄,对于很多人而言早已是乐享天年的年纪,但对于这份医疗工作他却甘之如饴。

1955年大授衔中,他被授予了开国中校军衔。

有趣的是,彼时77岁的他留着山羊胡。而若按照规定他该剃掉胡须,不过这个“老伙计”却相伴他多年,他总是心有不舍,于是他便申请能否留须,毛主席在得知此事后了解到他的传奇经历便表示“他功劳大,开个特例,不用刮了”。就这样他也留着胡须接受了授衔。

特别要说的是,即便是授衔之后蒋维平也仍旧坚持在工作岗位之上,直到1964年86岁的他与世长辞。

小结

一生戎马,一生漂泊,蒋维平用一生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字。他忧国忧民,悬壶济世的优良品格也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