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2023-26

 初丹德月 2023-08-18 发布于四川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最近看的书是詹姆斯·卡斯的《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同样把书中我觉得有意思的观点和内容分享给大家(以下文中划线句子为书中原文)。
有限游戏的所有限制都是自我限制。
所有有限游戏中都或多或少存在自我遮蔽。
有限游戏中的惊奇是过去对未來的胜利。无限游戏中的惊奇,是未来对过去的胜利。
人们在有限游戏中赢得的是头街。
有限游戏的优胜者所实现的并不是来世,而是后世,不是继续存在,而是延续自己头街的认可度。
人们往往想要保存的是公众形象 ,一种永远受到遮蔽的自我。
权力关乎已经发生的事情,力量关乎还未发生的事情。权力的数量有限,力量无法被衡量,因为它是一种开放而非封闭的行为。权力是人们在限制中所具有的自由,力量则是伴随限制的自由。
无限游戏参与者明白邪恶之不可避免,因此,他们并不试图消除他人的邪恶,因为这种做法正是邪恶本身的冲动。他们只是试图矛盾地认识到自己内心的邪恶,这种邪恶以试图消除别处邪恶的形式存在。
他们将社会理解为受政治约束的关系总和,而文化则是在非方向性的选择 下,人和人的相互作用。如果说,社会是人们认为必须要做之事的总和,那么文化则是“ 变化与自由的国度,亡井不一定普遍适用,权威在这里无从置喙”。
然而,越轨却是文化的本质。谁要是仅仅跟随剧本亦生亦趋,重复过去,那么就是文化上的赤贫者。
人并不是通过权力来获胜的,人是获胜之后才变得有权力。
除非在旁观者中产生创造力,否则艺术不成为艺术。 拥有艺术对象者,并不等于拥有艺术。
艺术家是不能被训练出来的。获得某些技能或技艺,并不能使人成为一名艺术家,虽然在艺术活动中,我们会使用各种技能或技艺。在时刻准备惊讶的那些人身上,都可以发现创造性。这样的人并 不能通过上学而成为一名艺术家 , 而是只能作为一名艺术家去上学。
规则是对一致同意的一种表达,并不是对一致同意的要求。
天才并不是填满思想的心灵,而是思想的思想者,是视域之地的中心。
我们所有的视线都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意识到这一点,我们便回归到自然的完美沉默中。
自然的不可言说性,正是语言的可能性所在。
如果说自然是不能言说者的王国,那么历史则是可以言说者的王国。实际上,只有自身历史化的言说,才是可能的。研究历史的人,像研究大自然的人 一样,经常相信自己能够找到对历史事件不偏不倚的观点。
隐喻是视界化的,它提醒着我们:有边界的是我们的视域,而非我们所看的对象。
无限的言说者并不将声音给予别人,而是接受别人的声音。 因此,无限的言说者并没有“宏图大志” 将整个世界都变为观众,而是通过与他人交谈,将自己呈现为观众的一员。有限的言说 将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告诉给聆听着的他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神,作为这个世界之主,权威地在这个世界面前言说,却也因此 无法改变这个世界。这样的神,不可能创造一个世界,只能是世界的产物一—被崇拜的偶像。神不能创造一个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成为权威式的存在 。 “ 将神表现为无时无刻 都具有命令力量的宗教似乎都是虚假的宗教。即便它们是一神教,也只是偶像崇拜而已。”
神只有通过聆听,才能创造一个世界。 若神是要向我们致群,就不会通过它们的言语来让我们沉默,而是通过它们的沉默,来让我们言说。
命运的出现并不是对我们自由的限制,而是对我们自由的一种展现,它见证了自由选择的后果。
伟大的故事有这样一个特征:听故事,记住故事,就等于成为故事的叙事者。
权威的言论是放大了的言论,也是使人沉默的言论。扩音喇叭式的言说是一种命令模式, 因此是被设计为尽快完全结束自身的一种言说。扩大的声音期待着听者的服从,以及言说本身的立即终止。与一台扩音喇叭对话,是不可能的。
意识形态是神话的放大。
这本书是朋友看了很多遍的一本书,为了录制播客,决定再看一遍,我是第一次看,但之前在其他播客听别人聊过这本书,所以也不算陌生。看了两个半天,看完后忍不住感叹道:不愧是哲学家写的书,真是句句都精彩。
有限游戏是有界限的,而且界限都是自我预设的;无限游戏无界,唯一的界限是退出游戏。感觉作者的厉害之处并不只是提出了无限与有限游戏这一观念,在解释这些观念时用的很多细碎语句每个单独列出来都是很完整和精彩的哲理。比如:“意识形态是神话的放大”,“规则是对一致同意的一种表达,并不是对一致同意的要求”,“命运的出现并不是对我们自由的限制,而是对我们自由的一种展现,它见证了自由选择的后果”。这本书每章节的相互连贯性有,但并不大,阅读的时候有种在看一篇哲理散文的感觉,可以细品每句话独立的意思,像《沉思录》的感觉,我很喜欢。
我们常常说人生不要设限,生命就是一场游戏,从这些耳熟能详的俗语来看,似乎我们很早也明白无限游戏的道理了,不过正真践行起来,似乎又总是陷入有限游戏的僵局。有限游戏重结果,无限游戏重体验(过程),结果只有一个,有终点,过程可以无限延长,它没有终点。虽然作为单独的生命体本身,我们的生命有终点,但当我们把死亡也看着一个无限的终点之后,在有生之年的每一天,又都是无限的。
有限游戏是自满的,他看到了以为的终点,在自欺欺人的小有成就里,成为自己认知的傀儡;无限游戏的谦卑的,他看不到终点,所有的开始都是新的未知,他敞开怀抱拥抱所有新的事物,他享受发现的过程,在无限的未知里徜徉。所有宗教也是有限游戏的一种,它明确给出了一个终点,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达到最终的一个大圆满,成佛成神。
这本书开启了我重新看待世界和万物的方式,虽然阅读过程中慢慢也发现,我自己虽然并没想到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说法,但我过往的人生中本身就已经是一个这理念的践行者了。对自然,对生命,对万物,我都在用无限游戏的态度去实践,我常常对朋友说,我是一个体验性人格,我在意此时此刻,但很少说天长地久,对我来说,我能全心全意投入在此时此刻是唯一能真切感受和把握的,至于长远的未来,我希望朝着一个所谓的目标前进,但更多时候,我都觉得那只是一个毫无说服力的虚假承诺,因为就算你拼尽全力也无法计划和拥有明确的未来,与其这样,还不如做好当下,未来,带着期待就行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