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言与思维 | 绘制你的知识地图

 日进志 2023-08-18 发布于广东


这是日进志第 039 篇原创文章

邀特别的你同行,记得关注我们哦

个体化的实际生活之路是最难的

(做好手的事情,

找到它唯一最美的方法,

而非10种否定其价值的方式)


最近写这几篇关于语言与思维,我跟朋友说:真是奇怪了,脑子里来来回回想了一两年,平时写了近百篇相关的文章,但准备对外发布,居然发现没有可以用,甚至也很难找到组合好、稍事编辑就可以用的。

01

两 / 种 / 对 / 话

自己与自己的,自己与别人的


朋友经常看我平时的文章,她告诉我:

你写的更像是你与自己的对话,读者并不容易参与进来。何况读者的注意力是分散的,是可以关掉文章的,如果你的“脑中游览”过于跳跃,他们是可以选择不看的。都不能令人读完,怎么可能谈得上对读者的价值呢?

朋友给我看一篇文章:这是你很喜欢的一位作者。我们都知道,他也很小众,但是他的文章是可读的,是可以参与进文章中的对话的。

我细看了那篇文章,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其实他是想清楚了再写,他在写之前已经知道想说什么,要怎么说;而我更多的是借由“写”来帮自己梳理,帮自己思考。所以我写的过程的确是跟自己在对话,自己帮助自己把模糊不清,把灵感和即时感觉留下来。

与自己对话,还是与别人对话?这在发在公众平台上这个前提来讲,简直不值得专门思考,当然是与别人对话。讲给别人听,听别人讲。 

02

两 / 种 / 内 / 

干货,非干货

我的日常晚间学习写作,是从当天看的书、听的播客、读的新闻、经过的工作事件中,看到 cross 的角度,这些令我觉得可以打通、自己真正想明白也可以实际应用的东西。

这种令散点串在一起、打通到经络,我认为哪怕是别人读起来,也是有价值的,因为我把思维过程真实地呈现出来。

思维过程的重要性,在前几年看郭凯的经济学札记《一沙一世界》里深有触动:

经济学最吸引我的,恰恰在于它的思维范式,它理解世界的角度,而不是任何具体的结论。具体的结论,会因为条件、约束、环境和前提的变化而变化。照搬结论不是上乘的学问,对经济学这样一门社会科学尤其如此。而分析问题的方法,则可以是普适的。经济学里的供需、均衡和价格,这些看似简单的概念,可以引导你理解很多看似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

我充分意识到,我所写的文章的结论,未必是正确的。在写的时候就是如此,事后看更加如此。但结论正确与否,并不是我在写作过程中最看重的东西。社会问题如此复杂,"正确"与否本就没有严格的标准,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很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习惯用正确或者错误来评价文章的好坏本就是单一思维模式的体现。

我最看重的,是我能否为嘈杂异常、情绪化严重的中文网络世界带来一点理性的声音,能否给很多大家关注的问题提供一个可能的经济学视角,能否给某些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带来一点挑战。我的一点愿望是,别人读完了我的文章会觉得:这个人的观点我未必同意,但是他的分析是有道理的,有意思的,我就没有从他这个角度想过这个问题。

我问自己:我需要答案还是需要自己能问问题?我需要“提出好问题的五个基本要素”之类的干货,还是通过读、看和试错,慢慢归纳总结出最合适自己的方法,而后下次再贝叶斯叠加?

我呆过一个管理问题解答群,老师有时会提一个看上去不着边不着调的问题,同学们热情地解题答题,常常回复得五花八门。

老师说:这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但它可以映射出你思想问题的方式。这个问题,你将从哪几个角度去看,哪些是重要的、作为管理者需要去考量的,哪怕是作为次要因素;每个主要因素要怎么剖析拆解?每个人都不妨通过这种题自测一下,如果拿到题就开始想一二三四,很可能会走偏。别忘了,管理问题的万能钥匙首先在这三个字:看情况。

我有意地训练自己碰到一个问题的即时反应,会不会跟细细研究后的重心谬以千里。这种思维架构的搭建,考虑问题的路径,是所有付费免费知识平台中教不到的,因为它需要自己主动地、有意识地学。

从内容上讲,我写的至少不是“干货”,是否可能变为能令人读来有收获的文字?

近几年对我深具影响的“老师”,有很多是播客播主。他们在聊天谈话时,呈现出的思维过程,常常是经过具体事件的反思,恰恰是很有价值的“非干货”,而他们的文章,一方面是这些“非干货”的书面化延续(就已经变得容易读,有条理多了),一方面也会增加很多实时的事件观察。文字相对更接近于“干货”— 水分较少。

但自问,如果他们只是普通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关注对象,而没有听他们就某个话题由浅入深、极具个人化的讲述(或对谈),他们文章中的那些我看来熠熠生辉的东西,将不可能跳将出来。

举个小例子:《得意忘形》主播张潇雨在节目中讲了两个关于决策的例子:

蔡崇信是在斯坦福毕业的律界专业人士。马云力邀其加盟时,阿里尚不成气候。很多人觉得他在冒险。他说:我给自己两年时间,如果这两年我失败了,再回去做投行,一点问题没有,但要是成功了呢?所以我这个决定真谈不上冒了多大的风险,而一旦成功,这个回报是相当可观的。

这种选择就是张微博里说的非对称式选择。人应该多多给自己创造、寻找这种选择。

他再说他自己高考填报志愿的例子:他的成绩报北大清华有点悬,但如果一旦没考上,将直接从一本里清出。所以他的第一志愿是报的人大。这是另一种一旦失败将损失重大、积分清零的选择。这种选择就是要慎之又慎,以不败、而不是赌的心态去做。

再看到微博中关于“做决策的核心原则”几条(简单摘了几条):

  1. 好的决策都带有“非对称回报”属性。也就是决策错误带来的问题和风险有下限,但决策正确带来的收益无上限;

  2. 可逆程度低的大决策要尽可能收集信息,谨慎做;不太重要的小决策要快速做,错了好过拖着;

  3. 最好的决策者不是总能做对生死攸关的大决策,而是从不把自己放置在这个局面里。他们靠之前做的无数个正确的小决策前进——正如“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看到这几条“干货“深以为意,还经常跟需要的朋友分享,自己在碰到相关的大小决策时,也会习惯性地分分类、想一想。而第一条“非对称性回报”常常在我跟想创业或考虑跳槽的朋友分享(还跟着另一个思路:当“非对称性回报”暂时没有时,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将一件事做好做透 — know the game,通常意味着有能力做好其它的事)。

03

两 / 种 / 知 / 识 / 与 / 人 / 的 / 关 / 系

输入,输出

输入有多重要呢?很重要!昨天翻出这句话分享给朋友:长期来看,没有什么比输入信息的质量以及身体健康这两件事更重要的东西了。

但你以为你输入了就输“入”了吗?

几年前,有朋友很喜欢刘润老师的课,我看到有学员整理的系列思维导图放在微博上,就存下来转给她,她感谢不迭地收下。未几我们吆喝着请她给我们讲讲精华内容,她泡在自己的笔记、老师的文章、别人的思导里一段不短时间,黑着眼圈满足了我们的“学习欲”。课件是比较简洁的 PPT,远没有网上思导来得豪华。但是 — 她说,做这个的过程对我而言才算是真正的学习,而能以自己的语言讲给你们听,我才觉得是真的学会了。

怀特海说教育的目的是掌握“如何运用知识”这一艺术。如果没有“使用/运用”,知识是没有意义的。(不要跟我杠“无用的”知识 — 显然不是我讲的对立面,但这里不展开讲了。)

我对跟我交流学习的朋友通常说:学很好,但一定要输出啊。写成文字是输出,教给别人/讲给朋友听是输出,使用到工作中是输出,改变困扰自己的人际关系是输出,甚至更加会据理力争(沟通的一种)也是输出。凡是令到自己“有意识”地看到自己当下的,就是输出。如果能用“输入”的内容来解决当下的矛盾和问题,那就更是了不起的输出了。

“有意识”地看到自己当下,同样的工作,这次比之前改进了一点方法,做得更漂亮;商务谈判时能更清晰地看到对方的价值点,而更有策略地掌握主动;看到团队在实际整体绩效时的短板和掣肘所在,穷尽内外部资源去一点点攻克,这些 day day up 的,都是输出。

而输入在哪里?不完全在知识产品里,可能在跟人聊天里,可能在每日反省里,更可能在挫败和交的“学费”踩的坑里。

听一位朋友讲他老板:让我们下面人做两周的一个研究报告,我们用两个小时给他展示后,你猜怎么?他对外跟合作伙伴讲时,条理清晰、案例翔实,完全像他自己经过了这两周的分析研究。真是太厉害了。

我听了也觉得神奇。不过再想想,这种听一耳朵就俨然是自己的东西的能力,是很厉害。这可能说明对于输出的不同要求,输入的方式和来源都将因人而异。但普通人绝大多数情况下的“解决问题”,可不仅仅是发言人的气场,而是的确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从不会到会,从出错到精通,从触一类到旁通。

如何绘制属于自己的知识地图?你要有足够充沛足够多元化的储备,擅于观察自己的行为模式,允许自己或短或长的不在状态,学好“时间”这个美丽的敌人… 我们稍后再讲。

对了,简介那段:个体化的实际生活之路是最难的(做好手边的事情,找到它唯一最美的方法,而非 10 种否定其价值的方式)出自李厚辰《翻电电台》。很喜欢这句,也送给大家。

“语言与思维”系列暂告段落,感谢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