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桔子晒太阳 | 女排情结就这样喷薄而出

 日进志 2023-08-18 发布于广东


这是日进志第 054 篇原创文章

邀特别的你同行,记得关注我们哦
久违的热血涌动是青春啊!
(等等,回忆万万千难道不是…

《夺冠》

和小孩在假期的倒数第二天去看《夺冠》,假期余额不多,想看的几部片子也轮不过来,商量着看哪部,小孩让我定。我犹豫了一会儿,说那就看女排吧。

电影开始第三分钟,看到懵懵懂懂的青年陈忠和走进练习场,一个人在一边练负重的青年郎平……我的泪水马上漫出眼眶。

默默流着泪,直到电影结束。我一直没想过自己的女排情结这样浓,对于只见集体未见个人的女排精神,我大概是有自我意识后(也就近十年)有意在摒弃着的。要说拼搏、狠、要赢,八〇年代初的东洋魔女不是一样?就像后来影评说的:第一场是集体主义对集体主义,我们胜。电影里当然不乏这类意识形态之说。第二场对战美国,可谓集体主义对个人主义,美国(个人主义)胜。而最后的第三场是个人与集体,或者说集体主义精神的融合,我方胜。

郎平的改革,至关键中巴之战这几年,是纯粹个人主义 + 精英教育(训练)那么简单么?当助手说我们排了 14 种队型,13 负 1 胜时,我多希望接下来继续以这种精神往前走,这 1 是怎么胜的,是否再继续试验与复盘,最终求得最好解?可惜这条线后来就没有讲了,反倒又回到“精神”上来了。

我承认精神的力量很大很大 — 就像我说的,对于“相信”的力量,我们为什么一再存疑?但,打得很烂的队,靠敞开心扉、冰释前嫌、打开自我就可以战胜世界第一?这也太不把实力当包子了吧……

如果是编撰我当然是这么想,但战绩一路走来是事实,那么,有什么漏掉了有什么简化了呢?在个人主义 + 集体主义精神 + 郎平的指挥作战 + 大数据分析实时指导之外,恐怕中巴之战前几年的记忆里,所有的准备其实是就绪的,只是差一口精气神儿,才敲醒逆转。这个中间我们不可见的黑洞,是管理吗?是除郎平外的其它人其它襄助的力量吗?

有些故事,如果不拍出来就觉得缺了一块,比如陈凯歌的《梅兰芳》— 无论如何,其实也只有他能拍得出梅先生吧;女排的故事,如果没有这部,这里也空空白白了一点。读到喻柏雅文最后一段(其实整个前面篇幅是夸赞电影故事讲得好、抓人):

正如我曾经对华语名导们做过的一番调侃中所言:“陈可辛的作文写得很好看,算计着读者的心思,读着非常爽,但多数不值得读两遍。”本片原作应该也不会例外,只是一部工整痛快的爽片,而无回味和余香。

读了忍俊不禁。有点认同有点觉得不啊,好看又耐点琢磨,虽然不是不世之作,但也是很好的观影体验了。

而且,让我悠悠长地回忆了很久。

我曾是个小小排球队员


在小学三年级时,因为个头高和弓足(现在老师好像不大看这个了?我们当时老师会看同学们的跑步脚型)被当时年轻想干点啥的新来的体育老师挑进了排球队。电影开篇的各种热身运动、练球手势看着特别熟悉。恍然间想起我的一二传手型也很标准啊。

可惜到五年级时转学了就没有再学了,还没学到扣球,就连发球也只会一种,上手飘球也还没来得及学。

不过也不大可惜,毕竟当时我们校队拉出去跟别校对比赛常常打个 15:0 一局。散场时跟小孩讲这个,讲到 15:0 他一愣,我察觉问题解释:不是不是,是我们 0,我们被打成筛子。这么一想,转不转学都差不离儿,反正打出头来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记忆点是《排球女将》!笑起来好好看的、个头那么小但扣杀无敌的小鹿纯子,得病死掉的夏川由加。因为我看过比赛时一传接完会就地一侧身一滚再起身,所以有段时间以为晴空霹雳、幻影旋风也“可能”是真的,只是普通的比赛里很难看到。

谁小时候没有揪过纯子头、没有扎过由加头巾呢?更加蔚为壮观的是,街坊里的户外运动以前之后都只见羽毛球之类,那段时间是妥妥地常常被排球砸到。

快乐能不能打一流的排球?


女排精神当然也是一种浓浓的情结,但我想我的再上一辈会更加深重。毕竟,自我启蒙后的我这一代,已经很难被宏大叙事打动了。更准确地说:抹杀个人的集体,是冰冷的、是缺了自己完全可的 — 那就换个人吧,毕竟实现的是你们的理想,不是我的。

电影中,无疑,五十人以上的国家队是令我咋舌的,而站列着几排队员与郎平的对峙:你们喜欢排球吗?之后队员的退队,其它人陷入巨大的彷徨,这段是最打动我的。

快乐排球 — 不逼自己到极限边缘是快乐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但不逼自己到极限边缘是不可能打到至高水准的。中间的Gap,诚心地、忘我地、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地训练,拜托,真的,除非天赋异禀天生狂热地热爱,否则,怎么可能不是先逼、死逼、死磕到一定份上,将它与自己绑得死死的,除了它也没别的了 — 可能这就是真爱了吧。

先苦死了,再以苦为乐,再离苦得乐,几乎是一条必经的路。普通人凭自己的爱好,走不到精深,走不到离苦得乐,早早会在苦练那一关踯躅不前。

我比较喜欢拼搏精神,但应该是基于个人主义的拼搏精神。而每个人越早明白:有多少热爱就会有多少投入,有多少投入才会有多少收成 — 越好。

怎么热爱?没有热爱怎么办?

附庸为自己精挑的风雅,假装自己热爱啊~

或者,明白并主动选择中等热爱中等投入中等收成,这样也挺好。

“桔子晒太阳”收录部分作者私人日常记录文章。此篇写于 2020.10.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