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音乐里旅行 | 优美与崇高

 日进志 2023-08-18 发布于广东

这是日进志第 106 篇原创文章




邀特别的你同行,记得关注我们哦

If it is art, it is not for all,
If it is for all, it is not art.

浮士德的传说为托马斯·曼澄清了阿诺德·勋伯格的个案,这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天使或恶魔的干预,能解释作曲家的许多作品。

勋伯格将前人的音乐像业已成熟的果实一般剖开砸碎。勋伯格之后,音乐再也回不去从前。他也是抨击普通大众随意聆听的黑衣人。他的作品带音乐退步到麻醉的遐想、自闭的数学、偏执的主观。

但勋伯格相信,自己是未来 100 年音乐发展的引导之星 — 确实他的 12 音体系在 50 年内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到了上世纪 80 年代初我上大学时,还是勋伯格的魅影带领音乐部队对抗极简主义的力量。

勋伯格的作品真的那么“难”,那么触不可及吗?作为引子,我从他早期不太系统的探索中挑选了几个实例。

△ Jackson Pollock(杰克逊·波洛克), “Number 14 (Gray) 1948”:绘画少了点形象,多了点质感,多了点手势。波洛克在视觉上的突破与勋伯格音乐上的突破一样巨大…

首先,我想先讨论两个概念。

理查德·塔鲁斯金在《牛津西方音乐史》中写到贝多芬时,开始阐述优美与崇高的区别。在现代英语中,这两个词几乎可以互换。但对一个浪漫主义者而言,它们却有天壤之别。在这个论述上,康德和埃德蒙·柏克被引为权威。

Sublime objects are vast in their dimensions, beautiful ones comparatively small; beauty should not be obscure; the great ought to be dark and even gloomy; beauty should be light and delicate; the great ought to be solid and even massive.

—— Edmund Burke,

A Philosophical Enquiry,

Part III, Section 28

崇高物尺寸宏伟,优美物尺寸相对小;优美不应该晦暗,宏伟应该黑暗,甚至阴暗;优美应该是轻盈的,细腻的;宏伟应该是坚实的,甚至庞大的。

——埃德蒙·柏克,

《论崇高与优美概念起源的哲学探究》

第三部分,第 28 节

提及康德和贝多芬之后,塔鲁斯金宣称该书下半部分将是崇高对优美领域的侵占故事。这种抽象模式太过整齐,可能缺乏真实性。

在古印度,审美分类更加细微。按古印度传统,艺术的审美情调被归纳为八种“拉莎”或“味”:艳情味、滑稽味、悲悯味、暴戾味、英勇味、恐怖味、厌恶味、奇异味 — 足以涵盖从贝多芬到今天的几乎所有音乐,包括勋伯格。

△ 后来印度圣人又增加了第九种艺术品味:“和平”或“安宁”(在颜色上与“永久之白”对应)。包含或超越其余八种味,第九个模式就像珠宝项链的绳子。“虽然它可能不是最吸引人的,但它是给项链提供形式的绳子,让其余八种珠宝得以欣赏。”这也说明,现实是复杂的。单一的味道几乎永远不会在其纯粹的状态下单独存在。

塔鲁斯金认为崇高的艺术是建立于痛苦之上的艺术。其鉴赏并不适合每个人。

从定义上看,这种美学是精英主义和反平等主义的,它产生于“对启蒙运动的'普世主义’理想的痛苦反应,是思想家(尤其是英国和德国的思想家)的反感,他们把法国大革命和随之而来的灾难(……)看作是傲慢的乌托邦梦想的苦果。”

在此他描述 19 世纪,解释了为什么浪漫主义艺术家必然是不寻常的,被误解的。但这个论点也适用于勋伯格和 20 世纪的前卫派。

△ 康定斯基 1911 年的画作《秋天的风景》:康定斯基也是勋伯格的朋友。

【音乐实例一】

 【音乐实例一】
勋伯格:《古雷之歌》前奏曲(1900-1911 年期间的作曲)

△ 音乐如闪亮的清晨,但太模式化、不稳定、过劳。其意义很容易散落或化成抽象和声或音色而已。在首演时,当观众爆发出狂热的掌声,勋伯格却厌恶地背对着他们。他更在乎的实验性音乐以前所受到的侮辱,仍然刺痛着他。

△ 勋伯格自画(1911 年)

【音乐实例二】

 【音乐实例一】

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作品 16 之三,“Farben”(色彩)(1909 年)

△ 如一幅印象派画作,平静的湖面上有几条跳动的鱼;音乐注重和谐的力学,或暧昧和弦的具体重心。

【音乐实例三】

 【音乐实例一】

勋伯格,《三首钢琴曲》作品 11 之一(1909 年)

△ 视频(附有法文解释说明)用颜色标记组成音乐的素材,其分析证明了这首乐曲并不是儿童在键盘上的随意涂鸦,而是勋伯格将自己的作品摆在了预谋图式和自由幻想之间的刀刃上。看完视频之后,你可以尝试闭眼重听一次。

△ 勋伯格画作“红色目光”(1910 年)

【音乐实例四】

 【音乐实例一】

勋伯格《三首钢琴曲》作品 11 之三(1909 年)

钢琴:Glenn Gould

△ 猛烈狂暴如南极洲的冰山或一场冰雹…

崇高的定义是个移动的目标。贝多芬晚期的作品今天听起来甜美,但在刚写出来的时候,被形容为冷不防的疯狂。

也许勋伯格的作品本质上是不容易爱上的。我最初对其不妥协的严谨性有一种不安的尊重,并由此入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在恶魔或天使翅膀上)飞翔的想象力如果不令人惊叹的话,其作品也就没什么好说了。无调性音乐无疑算是想象力上的大突破。

针对勋伯格早期的作品,“超越调性”似乎是更好的描述:小心翼翼地探索于传统和声之间,寻找到新鲜味道和刺激。

尽管他在与极简派内战中失败,但勋伯格之名却不可磨灭地书写在音乐史册上。

现在可能不如从前流行,但他会回来的。


作者裴克为(Craig Pepples),美国人,曾任跨国企业 CEO 及著名商业管理类媒体出版人,现居香港,热爱作曲和美好生活。裴先生目前担任保罗·祖科夫斯基非营利基金会 Musical Observations Inc 董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