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音乐里旅行 | 晚期风格艺术

 日进志 2023-08-18 发布于广东

这是日进志第 307 篇原创文章




邀特别的你同行,记得关注我们哦

晚期作品不一定是英雄式的,

但其风格独特而迷人。

在艺术上,一个人的“晚期风格”具有特殊的品质:当我们忙碌了一天之后,靠在门廊的椅子上喝着酒……到那时,最艰苦卓绝的工作业已完成,最鼎盛的时期可能也已过去了,有的是黄昏之美。但此时却有一种满足感,在这夕阳的余晖中休息,被我们的劳动成果所包围。有时这种复杂的怀旧味道就是艺术的主题。

在写完一篇关于本杰明·布里顿的文章后不久,我看到另一篇文章,让我产生了这些想法。音乐学家的作者写道:

布里顿与音乐现代主义主要人物的矛盾、疏离、甚至谦卑的关系,非但没有使他被边缘化,反而成为他的吸引力的核心,并确保他在历史上有一个持久的地位。

这让我感到震惊。我曾被教导要欣赏“难接受的音乐”的革命性突破,甚至被教导要贬低像布里顿这样,用精细的工艺来哄骗和取悦观众,而无视现代大师的音乐。会不会是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成熟,开始看到单纯的愉快的魅力?

据音乐学家作者解释说,我并不是唯一质疑旧有严谨性的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二十世纪音乐的既定叙事 — 以勋伯格和他的弟子为中心,其他作曲家处于边缘地位 — 受到了相当大的抨击:一些人谴责现代主义正典本身是狭隘和深奥的,而另一些人则试图恢复被边缘化的“小”作曲家的所谓应有的中心地位。

几周前,我用莫奈在失明时画的一系列睡莲来说明关于另一部“晚期风格”的作品,即马勒的第九交响曲

哪个艺术家不渴望拥有一种“晚期风格”?晚期风格将反映出一生的学习,来自经验的智慧,来自智慧的悲伤,以及其无需再证明的对工艺的精通。它可能会重述一个生命的主题,反思已回答的问题,并影射超出理解范围的其他人。

文学评论家爱德华·萨义德写道,这样的“晚期”创作者是暮气沉沉的人物,就像托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中的阿申巴赫,每个人都以某种方式与他的世界分离。他认为,他们表现出一种“流放”的感觉。

在视觉或音乐艺术方面,他都是革命性的。勋伯格 1910 年的画作 红色凝视》。

在布里顿所处的时期,勋伯格经常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天才的缩影:内向、自负、被内心的需要所驱使 — 这位作曲家的激进的原创性甚至将原创性本身尽可能地向前推进,注定了所有的后代都会留在他的阴影中。

在他的文章中,这位音乐学家写道:

于是,从强大到温和的代际转换被认为是一种自然循环。勋伯格风暴过后的平静,成为许多关于布里顿音乐讨论的框架。20 世纪 40 年代的一位评论家用一个摄影比喻来解释这种历史后发的感觉,就像一张“新出现的照片”。布里顿和他那一代人存在于宝丽来相机快门被按下后的时间里,也就是照片慢慢结晶,化学元素不显眼地滑向它应有位置的时刻。在现代主义革命之后,下一步必然是一个更温和的综合步骤。

在 1946 年的一次广播中,布里顿表现了他的少数派身份,他说 — 尽管带着一种俏皮的讽刺意味 — 他这一代人对之前的浪漫主义现代派的谦逊:“现在,作曲家是一个更实际的家伙;他不太可能走自己的路,不太可能留长发,我希望不太可能在一个波西米亚阁楼里挨饿。”布里顿在 1950 年仍然坚持认为,如果他出生得更早,他应该只关心如何表达自己,这种“腐烂”从贝多芬开始,到勋伯格达到顶峰。值得庆幸的是,现在他可以关注更温和的任务了。

1948 年的本杰明·布里顿。

最后,这篇关于布里顿的文章中的这部分让我想起应该用什么作为本周的音乐例子:

多年后,布里顿在写关于舒伯特的文章时指出 — 这位作曲家在许多方面都与正统的少数派有相同的症状。“可以说,我们音乐史上最丰富和最有成效的 18 个月是贝多芬刚刚去世的时候,其他 19 世纪的巨匠瓦格纳、威尔第和勃拉姆斯还没有出现”。正如布里顿继续解释的那样,舒伯特不仅在音乐强人之间的空隙中经历了生产力的提高,而且他成功地将这种历史上的“缺乏”转化为一种可行的美学“精神”或“魔法”:对微妙的、几乎无法表达的细节的关注。

虽然舒伯特的“魔力”的细节仍然难以捉摸和神秘,但布里顿的措辞暗示了一位文学理论家最近称之为“小”美学的东西 — 即比传统上康德的美丽和崇高二元论所允许的更温和或更模糊的美学体验。

音乐实例

舒伯特第 21 钢琴奏鸣曲(1828 年)

第一乐章:molto moderato

钢琴: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

舒伯特在这首写于他生命最后几个月的奏鸣曲中提炼出一种强烈的“晚期风格”。它有一种几乎无法描述的夏日感觉,头顶的天空有时晴朗,有时被柔和的灰色云层所覆盖……


作者裴克为(Craig Pepples),美国人,曾任跨国企业 CEO 及著名商业管理类媒体出版人,现居香港,热爱作曲和美好生活。裴先生目前担任保罗·祖科夫斯基非营利基金会 Musical Observations Inc 董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