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隐家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3-08-18 发布于天津

隐家

五柳何须问颍滨,诗魂没旧也没新。

无非又走穷年世,有似重逢枯木春。

两代同闻秦伪马,千篇共近楚狂人。

隐家一讽当朝弊,字里行间笔自神。

【注释】读唐代诗人杜甫的《题郑县亭子》诗,步韵而咏他事。原诗云:“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凭高发兴新。云断岳莲临大路,天晴宫柳暗长春。巢边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远趁人。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步韵诗作于2023年8月16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五柳何须询问颍滨,诗魂没旧也没新。无非就是又走了一遍穷年尘世,就像重新又遇到了一次枯木逢春。两代诗家同样都听说过秦朝的伪马,千篇文字共同靠近楚国的狂人。隐者讽刺当朝之弊,字里行间下笔自神。

首联中的“颍滨”,指宋代诗人苏辙。辙晚年居许州,地临颍河,因自号“颍滨遗老”。后亦借指隐逸者。见元代诗人王寂的《上大人通奉寿三首》其一:“举世鸥盟多反覆,我翁强健果投簪。三薰三沐荡尘虑,一咏一觞偿宿心。柱下相君能漱石,颍滨遗老悟休阴。天公报寿岂无意,要识三槐种德深。”又见明代诗人雪江秀公的《漫兴》诗:“落日千峰拄杖前,古苔长拟隐居篇。颍滨定有箕山月,庐岳时看瀑布泉。小阁梅花迎老眼,残书白发卧高天。圣朝有道忧今少,药饵烟霞且岁年。”还见清代诗人田梦月的《寄答太乙先生》诗:“秋风袅袅雁飞初,千里京华一纸书。史馆声名綦叔厚,文园消渴马相如。扁舟半夜难乘兴,杯酒经年叹索居。久阙报章非为懒,颍滨无计觅双鱼。”

颈联中的“楚狂人”,典出《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邢昺疏:“接舆,楚人,姓陆名通,字接舆也。昭王时,政令无常,乃披发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后常用为典,亦用为狂士的通称。用典见唐代诗人韩偓的《赠湖南李思齐处士》诗:“两板船头浊酒壶,七丝琴畔白髭须。三春日日黄梅雨,孤客年年青草湖。燕侠冰霜难狎近,楚狂锋刃触凡愚。知余绝粒窥仙事,许到名山看药炉。”又见唐代诗人吴融的《灵宝县西侧津》诗:“碧溪潋潋流残阳,晴沙两两眠鸳鸯。柳花无赖苦多暇,蛱蝶有情长自忙。千里宦游成底事,每年风景是他乡。高歌一曲垂鞭去,尽日无人识楚狂。”

尾联中的“自神”,指文艺杰作,传神出于自然,不靠刻意雕饰。见元代诗人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其一:“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又见明代诗人徐渭的《题画梅》诗:“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