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有“三生三世”,是否应该忘掉仇恨?

 笨蛋贰歌 2023-08-18 发布于河北

至尊宝曾经对春三十娘说过:“冤冤相报何时了。我有个很好的建议,先说好,不准打脸。”

我对这段的印象记忆犹新,甚至发展到对整部大话西游电影都几乎烂熟于胸的地步。犹记得高中时闲极无聊,找了一个破本子把月光宝盒的所有台词都写了下来。

吓坏了旁边默默看书的同学,直以为我是什么不出世的天才。

实际上这是小时候匮乏的娱乐项目带来的“恶果”,我会把所有感兴趣的音频视频通过其他方法转存起来,以达到重温的目的。所以通过一个旧的MP3录制大话西游电影的经典片段和台词,进而听了几百遍之后能够熟知情节和对话,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于是地方台时不时播放的好看电影、破旧的录音机附带的收音机、以及被我抹掉了原本内容的老磁带们,成了我童年少年时光里最真挚的同伴和珍宝,时至今日我仍旧怀念那段如此美好的时光——就像我怀念少时抬头就能看到的银河一样。

人们常说思虑过去意味着衰老,然而我在这种情绪萦绕左右的同时,还是无法卸掉内心的愤怒和恼恨。那种心境似乎带来了更多的青春回味,但是不是能够延缓衰老却未可知。

这种情绪一直在影响着我的兴趣爱好,快意恩仇慢慢就成了主旋律。我几乎读遍了金古二人的武侠小说,并且企图从中悟出什么真理来。失败后,甚至试图构建自己的武侠世界,然而现实的阻挠似乎成了拦路虎,没时间成了最终的借口。

虽然没能如愿打造属于自己的武侠兵器,但似乎渺茫的前路有了方向。

恩仇成了武侠的主线,报仇雪恨变成了主角们唯一的生存理由。

可是如果轮回无限循环,是否应该放弃仇恨呢?

对于这个问题,蒲松龄先生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他在“三生”一则故事中写道,湖南有个人,姑且称之为湖某,能记得前生三世的事。

第一世这人是个县令,乡试考试中负责阅卷工作。有个叫兴于唐的名士,本来被寄予厚望,哪知道却落榜了,他怨愤而死,拿着自己的考卷来到阎罗殿状告湖某。谁知道他的状纸刚递上去,竟然有成千上万的怨鬼前来助威,他们都是死于考试冤屈。见到兴于唐向阎王告状,自然都组织起来支持他。

湖某于是便被引来魂魄与众鬼对质。阎王问他:“你既然负责评阅文章,为什么革除名士而录取平庸的人?”湖某禁不住叫屈说道:“我上面还有主试官,我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阎王便发签,命小鬼去拘来主考官。过了很久,将主考官拘来,阎王告诉他湖某的辩解,主考官说:“我不过是最后汇总而已,就算有好文章,下面的人不推荐,我又有什么办法能够知道呢?”阎王道:“这件事你们不能互相推卸责任,都算失职,按律应受笞刑。”

刚要用刑,兴于唐却有些不满,禁不住大声喊了起来:“这番刑罚太过轻松,应该挖出他们的眼睛,以儆效尤。”

阎王有些恼怒,于是便不同意,群鬼更是叫喊的大声了。不得已阎王说道:“他们不是不想要好的文章,只是见识太过鄙陋了。”

众鬼却不再听他说话,只要求剖出两人的心来,这才解恨。无奈之下阎王只好让鬼差用刀剖胸剜心,两人鲜血低落,痛苦不已,众鬼见状这才高兴。纷纷说道:“我们终日无法出气,今天幸亏兴于唐先生,这才消了这口怨气。”

湖某受了刑罚,又被押送到山西界面,托生为普通百姓的儿子。等到他二十岁光景,赶上家乡闹了土匪,把他掳进了贼寇中。哪知道没几日功夫官兵前去剿匪,又把他当成土匪抓了起来。湖某心里苦,他心想自己并不是贼,希望当官的能够分辨出来。等到升堂之时,他抬头看了一眼,只见坐在当中的不是别人,正是兴于唐。湖某大吃一惊,暗道:“活该我倒霉该死了!”果不其然,其他被冤枉的乡民都被放走了,只有他被认定是歹人,不容分说就被处死了。

湖某冤死后,也效仿仇人的样子到阎王面前告状。阎王没有立即拘拿兴于唐,而是等到他官禄享尽,迟至三十年后才勾来阎罗殿,让两人当面对质。最终兴于唐因乱杀人命,被判托生为畜牲;等到考察湖某生前的行为,发现他曾打过父母,罪行和兴于唐差不多,也罚作畜牲。湖某恐怕来世再遭报应,不是跪地请求托生个大畜牲。阎王便判他托生为大狗,兴于唐为小狗。

大狗生在顺天府的一个市场中。一天,大狗卧在街头,有个富贵客人牵着一条金毛狗,只有狐狸大小。大狗仔细一看,发现正是兴于唐。大狗觉得它小,奔上前去一口咬住。没想到小狗反而咬住了大狗的喉咙,吊在半空中如同一个铃铛。就这样互相咬住不松口,不多时两条狗一齐死了。拉扯着又到了阎罗殿上,各说各理。

阎王不胜其烦,大怒道:“像你们这般冤冤相报,何时算了?不要再多说,我与你们和解。”

接着便判兴于唐来世做湖某的女婿。

湖某托生到庆云普通人家,二十八岁时中了举人,娶妻生女,长得文静漂亮。等到了十七八岁,有钱有势的人都来提亲,湖某却一概不应。

一次他偶然经过旁边的城市,发现榜单第一名正是兴于唐,于是便将他请到旅舍,殷勤招待。打听他的家世,发现还没成亲,立刻便将女儿许给了他。人们都以为湖某爱才,其实是前世注定的姻缘。

兴于唐与湖某女儿成亲,两人感情非常好。只是常常依仗自己的才气,慢待老丈人,常常一年都不到岳父府上拜谒。湖某却也不说什么,忍了下来。

后来兴于唐中年失意,屡考不中,胡某千方百计替他想办法,才终于科考得志,如愿以偿。

从此以后,翁婿便如同亲父子一样了。

如此看来,时间的确是消磨掉仇恨最好的药剂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