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容斋随笔》注译练习丨卷一·八月端午·赞公、少公

 乐水无涯 2023-08-18 发布于辽宁
图片

缘起

这个栏目的缘起其实是前几天班里同学帮我搬书,我把多了的一套《容斋随笔》作为酬答送给了小邓同学。后来,小邓就此做了打卡,我才看到这套书的内容:有断句错误,也有注释错误。甚至因此影响了孩子的理解。

当时的我心里只有羞赧,觉得没好好看内容就把书给了孩子。于是我决定找一套靠谱的注释本《容斋随笔》给小邓。当我打开京东,发现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都没有出过此书的注释本,甚至点校整理过的本子都是近几年才出的。

于是我升起来自己做一个校注本子的想法,带着孩子一起读这本《容斋随笔》,也作为熟悉文言语感和积累文言字词的一种方法吧。一天一条,于我于学生,都是一种提高。

校对和注释都不易,尤其是手头资料有限。不过我的本意不过是提供一个相对靠谱的文本,所以这里把“校对”隐去,做一简单说明:以手头已有的“四部丛刊”影印本为底本,参考明崇祯三年马元调序刊本(这未必是一个可以参校的本子,小朋友们不要模仿哦~),如有疑问,再查其他版本资料。如有改动,出注提示。

那么,我们这个栏目,主要做的还是《容斋随笔》的注释和翻译工作了。如果是我认为同学们应该已经掌握的字词,不注;其余的,我尽可能注得详细,给同学们参考。至于翻译,因为笔力有限,也只能作为参考。翻译上,我不太喜欢逐字对应,所以会有意译的成分,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这个或许能坚持很久,或许就半道夭折的项目也就这样开始了。《容斋随笔》这本书记载了许多历史、文学的资料,是一部“文史艺术百科书”。洪迈文笔也好,看这本书,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培养语感、积累知识——一些稀奇古怪的知识,未必无用。

图片

卷一·八月端午

唐玄宗以[1]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2]。张说《上〈大衍历〉序》[3]云:“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4]之夜献之。”《唐类表》[5]有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6]云:“月惟仲秋[7],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

图片

[1]以:在,于。

[2]千秋节:旧时称皇帝的生日,自唐玄宗始设立。

[3]张说《上〈大衍历〉序》:一般称为《〈大衍历〉序》。张说(yuè)(667-730),字道济,一字说之,范阳方城(今河北省固安县)人。唐朝宰相,被封为燕国公,以文章与许国公苏颋(tĭng)并称为“燕许大手笔”。《大衍历》,唐代历法,一名《开元大衍历》。为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所制。又,序文在《全唐文》中作“谨以十六年八月端五,赤光照室之夜,皇雄成纪之辰,当一元之出符,献万寿之新历。”

[4]赤光照室:旧时一种宣扬神异的说法,即红光照亮屋子,多为皇帝或重要人物出生时的异象。

[5]《唐类表》:未详何书。

[6] 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宋璟(663—737),字广平,邢州南和(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人,唐代名相。此表在《全唐文》中题为《请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按表文,应为张说、宋璟等率众臣齐上。又其文为“月惟仲秋,日在端五”。

[7]月惟仲秋:月份在八月。惟,用于年、月、日之前,表示在某一时间。仲秋,古代农历秋季的第二个月份,即八月。

译:唐玄宗在八月初五出生,他把这一天定为千秋节。张说《上〈大衍历〉序》:中说:“我恭敬地在开元十六年(728)八月端午,赤光照室的这个夜晚献上《大衍历》。”《唐类表》中记载了宋璟的《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里面说到:“月份在八月,日子在端午。”那么只要是一个月的初五日,都可以称为端午了。

考证:参见张勃《“端午”作为节名出现于唐代考》(石奕龙主编《集美端午文化论坛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卷一·赞公、少公

唐人呼县令[1]为明府,丞[2]为赞府,尉[3]为少府。《李太白集》有《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序》[4],盖阳曲丞、尉,石艾尉也。“赞公”、“少公”之语益奇。

图片

[1]县令:一县之长官。下文“明府”一词,一开始是官府、大府的代称,汉魏时多称郡守、刺史等地方大员,亦有称县令的,唐以后多用以专指县令。

[2]丞:县丞,县令的佐官。下文“赞府”,初指辅佐、谋划的官员,后专指县丞。赞有辅佐、帮助的意思。

[3]尉:县尉,掌管一县治安的官员,归县令管辖。下文“少府”,犹言其小。王勃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 《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序》:全称为《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序》,是李白为送三人上京赴制举考试而作。阳曲,即阳曲县,今属山西太原市。石艾,大概在今山西阳泉市平定县。

译:唐代人称县令为明府,县丞为赞府,县尉为少府。《李太白集》中有一篇《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序》,是说阳曲的县丞、县尉和石艾的县尉。“赞公”、“少公”这样的词就更奇特了。

补充: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把李白这篇文章搜来看看,感受一下李白吹捧人的功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