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分钟咬伤十余人!广西北海一浴场中伤人的“不明鱼类”是哪种鱼?

 科普大世界 2023-08-18 发布于上海

广西北海侨港浴场8月16日出现不明生物(鱼类)咬人事件,被咬伤的人数多达十余人。这里是一片免费浴场,一直以来都是这一带人们海泳的绝佳场地,当天下午就有不少游客在这里下海游玩,不料海水中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种咬人的鱼类,张开大嘴对海泳的人们发起了袭击。

仅当地的北海市人民医院银滩医院就接诊了10名被不明鱼类咬伤的患者,医护人员称伤者均主诉是“在海中被咬伤,具体是被什么咬伤的,患者都说不知道。”

该医护人员还表示:“还有的游客可能去了别的医院。”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位伤者(11岁男童)被咬伤的照片,其大腿内侧有两处伤口,面积都比较大,说明这种咬伤人类的“不明鱼类”个头不小,至于是哪种鱼类,目前还不清楚。

这种鱼咬人的速度非常快,事发时在现场的一名彭姓男游客媒体表示,这种不明生物咬人的时间只有几分钟,至少有十几人被其咬伤,其中一名被咬的游客距他只有一二十米。

彭先生还说公布照片的大腿两处被咬伤的游客是他朋友的孩子,他陪同去医院治疗时看到其它至少十几名被咬伤的游客也在医院治疗。而其中一名手部被咬伤的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自称是发现被咬后用手掰开了鱼嘴,看到了鱼但又不认识是什么鱼。而且由于海水太浑,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看到是什么鱼咬人。

出现不明鱼类咬人事件后,北海侨港海滩安保人员赶紧喊话让所有游客立即上岸,并阻止新到者下海。而北海市海洋局工作人员称在接到通知后就已前往现场调查。

17日下午,参与调查这一事件的北部湾大学教授级高工白丽蓉介绍了情况称,初步判断咬人鱼类的数量不会太多,因为鱼类能进入浴场的地方比较少,或是从防鲨网(有媒体称该浴场为天然浴场,并没有防鲨网)破损的洞口里钻进来的,也或是跃过防鲨网进入浴场。而因未拍到现场咬人鱼类照片,目前只能通过已有资料如伤口图片等先进行研究。

事发后有关部门于17日开始在浴场进行搜捕,动用了15艘船舶,拉网1800米左右。

但是18日公布的调查结果称只捉住了几只螃蟹和几条小鱼。

18日网上所传的侨港浴场中捕获的一条海狼鱼并非此次排查到的鱼类,浴场已辟谣。海狼鱼就是梭鱼,也有较强的攻击性,特别是牙齿很尖利,不过虽然排查中没有捕获到海狼鱼,但也不能排除是海狼鱼所为的可能性。

目前当地浴场大约有2000米的海滩被管控,渔网排查或将继续,以求尽快找出“罪魁祸首”。

那么到底是哪种鱼类?把海泳游客咬伤了呢?不少网友首先就想到了食人鱼,但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为食人鱼是淡水鱼类,并不在海洋中生存,而且食人鱼体型较小,咬不出像图片中那样的大面积伤痕。

侨港浴场是海滨浴场,那么出现的应该就是海鱼伤人的事件,这就很容易会让人想到会不会是鲨鱼了。时下电影《巨齿鲨》中这种巨型鱼类山洞一般的巨口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东西若是游到海滨浴场,那就不只是咬伤人了。巨齿鲨这种动物被认为是真实存在过的,一般认为生存在距今200万年前,只是体型并没有电影中的大,古生物学家通过其牙齿化石认为这种巨型鱼类和大白鲨很相似,但其体型要远远超过如今的大白鲨,其体重可达90吨,只比如今的蓝鲸小一些,若到了海滨浴场里,别说咬人了,它会直接搁浅的。

其实鲨鱼的种类非常多,截至2021年底,已确认的鲨鱼种类有512种,我国周边海域的鲨鱼种类就在130种以上,有些小型鲨鱼体重只有几公斤,比如猫鲨、狗鲨、鳞睡鲨等。大多数鲨鱼的攻击性都非常强。所以是某种鲨鱼袭击人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一些。

已有某位科普博主说是公牛真鲨,这种鲨鱼又称为牛鲨、白真鲨,属于真鲨科、真鲨属。雄鱼成年后体长1.6米-2.2米左右;雌鱼体长稍大,在1.8米-2.3米左右,体重和成年人差不多,是对人类最危险的鲨鱼之一。

但是这种鲨鱼的体型很大,在海滨浴场那么浅的水中游动时会造成很大的动静,很容易被人发现,而且这种鲨鱼撕咬猎物可不只是咬破皮,而是往往会咬下一块肉来,咬出来的伤口也会很大,但伤者大多都是被咬破了皮,所以是这种鲨鱼所为的可能性很小。不过体长在一米以下的未成年的牛鲨所为可能性也是有的。

而宁波海洋研究院工程师方增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咬伤游客的鱼类可能是鳗鲡类和鲀类鱼种,他认为根据现场视频和伤口情况来看,咬伤游客的鱼类像某些底栖类肉食性的鱼类,其主要生活在岩礁、砾石底质为主的海域,领地意识很强,或许是人类海中游泳的活动干扰了它们,所以攻击了人类。他从伤口形状分析认为这一生物牙齿锋利,会造成大面积的创伤。所以他判断咬伤游客的海洋生物或是鳗鲡类的鱼类,比如海鳝、海鳗,但也有可能是鳞鲀类、东方鲀类的鱼类。

这位专家的分析很有道理,但是鲀类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鲀鱼嘴巴不大,咬东西都是直接切断,所以从所咬的伤口来看不像是鲀类所为,不过有些鲀类的背鳍也有很强的伤害性,因其特殊结构而被称为扳机鱼,是可以轻易划伤人的皮肤的。

另外也还有黑鲷和大眼鲷等鲷科鱼类背部的鳍棘很硬,其在受到惊吓后游动时也是会刺伤或划伤人类皮肤的。

但鳗鲡类鱼种所为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它们大多是在海水和淡水中皆可生存,多种鳗鲡类喜欢在浅海活动,特别是产卵时。而且这种鱼类攻击性比较强,不但捕猎时会咬猎物,在遇到威胁时也是会立即张开嘴去咬,所以常年打渔的渔民通常也不敢贸然下手抓它。

但是这种鱼类生性比较胆小,喜欢藏在洞穴中,即使出现在海滨浴场中,在很多人海泳的情况下也会是赶紧溜掉的,虽有咬人的可能性,但短时间咬伤十余人的可能性也极小。

但是动物都有攻击性最强的时候,那就是护卵和护崽的时候,大部分鱼类在产卵后为了护卵,攻击性就很强,鳗鲡类就是在浅海中产卵的,倘若是某种鳗鲡类鱼种把卵产到了浴场中,那么人类在海泳时靠得太近,就可能会被攻击,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攻击多人。所以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相对要大一些。

消息来源:《环球网》8月16日报道《多名游客下海疑被不明鱼类咬伤,广西北海多个部门回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