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戴《山行偶作》:山重水复疑无路

 墙头草说 2023-08-18 发布于山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有经历过“山重水复”的迷茫,才更能体会“柳暗花明”的豁然。在山行途中,唐代诗人马戴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便写下了《山行偶作》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缘危路忽穷,投宿值樵翁。
鸟下山含暝,蝉鸣露滴空。
石门斜月入,云窦暗泉通。
寂寞生幽思,心疑旧隐同。

“缘危路忽穷,投宿值樵翁”,脚下的高绝山路忽然断绝;想临时投宿时正好遇到了樵夫。走在高绝险峻的山间小路上,诗人一直屏气凝神,不敢放松,走着走着,却突然发现山路断绝,放眼四顾,只有茫茫山色,以及渐浓的暮色,令人心生茫然。就在这时,他遇到了砍柴的老翁,得以暂时投宿,也得以从这茫然中走出。

“鸟下山含暝,蝉鸣露滴空”,众鸟归飞的同时大山也笼罩了一层暮色;暮蝉仍在鸣叫但清露已经滴下。有了歇宿之地以后,诗人才得以静赏这黄昏之下的山色,他望见,在渐起的暮色中,众鸟归飞,山色也随之变得暗淡。这时,虽然暮蝉仍在鸣叫,但草木的叶子上已有清露滴下,夜幕正以其不可逆转的态势拉开。

“石门斜月入,云窦暗泉通”,斜月的光辉流泻进隐者的柴门;云雾缭绕的山洞里隐约有山泉流动。在樵翁的山居中,诗人迎来的夜晚,夜幕下,弯月斜挂,清辉如流水一般,流泻进门扉,留下一院空明。借着月光,可以望见远山处云雾缭绕,而其间的山洞却黑魆魆的,仔细倾听,其中似有山泉流动。在这样静谧的夜里,诗人的心找到了归宿。

“寂寞生幽思,心疑旧隐同”,我在这寂静恬淡的月夜陷入了沉思;内心怀疑这种感觉和昔日的隐者相通。诗人喜爱这样幽静的夜色,久久地不愿睡去,他任凭思绪在夜幕下飞扬,间或灵光一闪,或者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或者对自然有了更幽远的认知,或许对自由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所有一切,使他体会到了往昔隐者的平静与自由。

世上有许多条路,而你我只能走其中的一条,在出发之时,谁也说不好前路会是平坦还是崎岖。所以,我们常常会面临“山重水复”的迷茫,但这份迷茫之中却隐含着发现新路的契机。于是,在这种时刻,我们不妨像诗人那样,暂时停下来,去观察,去发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