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磁州窑磁大师 磁州窑烧制技艺 历史渊源 磁州窑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下了无数的辉煌。早在7500年前便开始了烧制陶器,两晋南北朝时期,彭城、临水的陶冶技术趋于成熟,已经烧制出了青瓷和化妆白瓷,完成了由陶向瓷的飞跃。 宋代时,磁州窑在长期的陶与瓷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特征,构成了磁州窑的风格体貌,并将陶瓷技艺和美术融合在一起,将陶瓷器物提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开创了陶瓷艺术的新纪元。磁州窑不仅烧造白瓷、墨瓷、黄瓷、绿瓷、三彩,并在白瓷基础上烧出釉下彩绘,而且装饰手法极为丰富,成为磁州窑的代表作品。 ![]() ![]() ![]() 工艺特征 磁州窑的装饰艺术主要分为化妆白瓷、黑釉瓷和低温彩釉瓷三大系列,其装饰技法包括化妆白瓷、白釉刻划花、珍珠地刻花、黑釉刻划花、宋三彩、红绿彩、白地黑花、清代褐彩、民国蓝花及现代磁州窑图案等。 磁州窑烧制的瓷器,它的装饰以黑白对比为主要特色,运用铁绣花、刻画法、红绿彩及黄褐、绿、蓝、窑变黑釉等进行装饰,构成了磁州窑陶瓷装饰艺术的特征。 ![]() Part01. 磁州窑装饰艺术多取材于以写实为基础的人物故事、民间传说、枝叶并茂的折枝花和流畅自如的卷草纹以及灵活跳跃的虫鱼鸟兽等。 它的纹样造型根据对象的性格和神态进行艺术加工,简练夸张,活泼生动。这使得磁州窑陶瓷装饰更具民族风格和传统艺术特色,从而博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Part02. 磁州窑的另一特点是以各种纪年、题句、姓氏、题诗款来装饰器物,其书写方法无一定规格,非常随意。 在各类题句款识中,常见有警句、吉祥语、俗语等,所题诗句多写在各种瓷枕上,采用白话语,既增加了民间文化气息,又具有吉祥之意,因而受到老百姓的喜爱。 ![]() 磁州窑的制品构图非常严谨,典雅中不失质朴,形象生动活泼,极富情趣,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工艺流程 磁州窑工序繁杂,原料、采集、拣选、加工等,总结下来有72道工序,而且每道工序还有更细的划分。 其中部分流程如:1、原料加工;2、泥料制炼;3、成型;4、干燥;5、修整;6、施釉;7、装饰;8、烧制;9、成品。 在烧制到成品的过程中,必须经过装窑、烧火、冷却、卸窑四步程序;其中,碗窑烧制须3昼夜,冷却需10余天;缸、瓶等大器物烧制须5昼夜,冷却需10余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