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出文化元素,发掘研究家族历史文化

 鹿渌 2023-08-18 发布于江苏

▲无锡西园支《陆氏世谱》

新修家谱必须充分重视对家族历史文化的发掘研究,这是体现一套新修家谱质量是否上乘的检验标尺。2021年5月,江苏省举办全省首届新修家谱评选颁奖,由无锡图书馆谱牒学会选送的,2019年无锡西园支《陆氏世谱》,一举摘得桂冠,评为一等奖第一名。专家评委看重的,很可能就是在于是否注重发掘研究家族的历史文化这一方面。

新修家谱,一般常态大多把主要精力放在接续世系、收集家族人员资料上,这当然是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不成其为续谱。做好家族人员资料收集工作也并不容易,也大有文章可做,这里不赘言。现在的问题是,编修家谱仅仅做到收集好人员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充其量就是人称的“生死簿”的功能,而缺乏家谱应具有的“文化”功能。 

那么,如何在新修家谱中突出文化功能,自觉做好发掘研究家族历史文化这一点呢? 

​一,树立“修谱如修史”的理念,把发掘研究家族历史文化纳入修谱工作整体规划 

在组建修谱团队班子时,除常规的组建采集、编辑、筹资等小组时,要专门组建历史小组,负责对家族既往历史和近现代人文事件的发掘研究考证工作。 

本人在担任陆氏无锡西园支续谱主编工作中,除负责规划好编修方案,协调好各阶段工作推进,领头直接奔赴寻找各分迁点村巷(西园支为无锡陆氏大支派,分迁点有70个村巷,遍布无锡北片半个县和江阴南片半个县各乡)以外,即跳出日常事务,一头扎入图书馆查阅资料和开展有意识的访问工作,全身心地承担投入发掘研究家族历史文化工作,这应为主编或修谱主要负责者的一大重要职能。 

在指导长安季氏宗谱和盐城忠烈堂陆氏宗谱编修中也是如此。长安季氏是清康熙年间创建长安街的地方望族,但历史资料严重缺失,发掘考证季氏家族历史的任务很重。盐城忠烈堂陆氏更具有特殊性,发掘史料、考证考辨的任务尤其突出。指导其他支派家谱编修,也注重根据其支派实际,一支一策,分别与他们研讨列出编修中的历史课题,如西漳王庄支民国间远近闻名的陆子容蚕种场“三五馆”历史,洛社洛里支的始迁祖明代成弘间创建“陆庄桥”历史和康熙间陆光浩“岁进士”的历史。等等。 

​二,把钻研挖掘历史文献和访问获取“口述历史”两手相结合,丰富充实谱牒历史文化资料 

发掘研究家族历史文化,不外乎两个手段。 

​一是钻进古今书堆,获取与家族相关的历史人文资料。现代修谱的一个优势是,文献资料查阅查询和网络获取资料是过去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需要的是下苦功下时间去寻找,同时要讲究科学方法思路对头。 

举个例子,西园支始祖陆以道,元代无锡两进士之一,翰林院待制。但老谱仅有短短的 71个字,生卒全失佚。通过查阅史书、《元儒考略》、《宋元学案》、无锡方志,而后又从新出版的明洪武十年《毗陵续志》,获取珍贵史料;又于明代《锡山遗响》《华氏传芳集》和清代《梁溪诗钞》获取先祖诗料以及活动交友史料;又从《东林书院志》及《洛闽源流录》等获取其明初授学栽培的学生名士倪峻的线索资料;再结合查阅元史与明史,研究其从学从政历程;还顶着盛夏酷暑专程赴浙江诸暨查阅县志,获取其首任学职和留下的诗文,特别是取得了其可贵的籍贯资料;又从台湾学者萧启庆2012年《元代进士辑考》,推算获取了先祖出生年的重要资料;据此史上第一次为先祖撰写了有史可依的一千多字的《以道公传记》,并编制了《以道公简年谱》。 

​二是,借修谱之机,广泛调查访问族内外长者智者,搜集征集记载口述历史。如西园明正德年间进士陆卿造福桑梓开掘灌溉农田的“荷花池河”并同步建造的“陆家花园”的历史,以及失佚的陆卿墓址确认;西园陆氏宗祠及家庙“西林庵”是二进还是三进的确认,直到去山北惠华新村辗转找到原自小在庵长大的当家和尚的儿子才得到明朗。对访问征集取得的口述历史资料,做到既重视线索,又不轻信,孤证不立,认真核实,确定无误才编入新谱。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格考据考证,务求家族历史文化资料的正确性 

漫长的历史岁月,家族缺失的历史人文资料需要大力的补充和发掘,也有好多已存的家谱历史资料需要明辨考证。且不说世系的真伪,特别是宋元以前的远祖世系,附会名人、真假掺杂的并不鲜见,这也是之所以家谱可信度往往遭到诟病的重要原因。家谱界有史以来一直秉承“改动一字,如同斧钺”的古训,这从慎重对待历史的角度是有道理的,但也不能绝对化。如今有不少严谨的家谱研究者,在研究史实对照修正家谱世系提出了一些卓有见地的意见建议,这方面的讨论应予鼓励,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态度,也是真正的对历史负责、对祖先尊重。至于如何采用则另当别论。 

考证鉴别,并不仅限于在这些较高难度的世系考辨上,有心分析可以涉及到好多方面。还是试举参与的编修案例: 

​1、改错​:比如封建时代避讳造成的问题,始祖陆以道的字,元明到清康熙、雍正,史书志书都记士弘;乾隆后直至民国避弘历讳,志书家谱就记士宏、士洪,这次新修家谱就恢复历史本来面目,果断改记士弘。 

​2、辨认:如始祖陆以道墓址,志书只记乡,谱只记唱字690、692号,老人有地点东西二种说法,最后由族人珍藏的道同年间的邻近的唱字672号祖田地点地契,确认了东的说法及现址,并专撰了墓址考。再如长安季氏宗谱长安“一宅跨两县”保安桥的宅,一直莫衷一是,直到上海族人拿出其父母民国老照片,才一举定案。

3、补失:如盐城忠烈公陆秀夫的历史与家族史长期不够明晰,对此只有用历史史实为依据,花了相当多的时间精力,穷尽所有,几乎搜遍搜全了宋元以来所有相关历史文献和方志资料,最终形成了较清晰的脉络,并将这些搜集到的相关历史资料一并编入新谱,被行内称为是“忠烈公百科全书”,著名史学家钱文忠先生看了后欣然为新谱作序。 

​4、找证:本村族人游击队长陆金坤,1940年锄奸刺杀伪无锡知县杨高伯,老谱有记被日寇抓捕杀害年月,市志也有简短的一句话记载,因其为忠救军身份,此抗日行为一直没有明确记录,连个墓都从来没有。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精神,我专门去市图书馆查阅日伪时期1940年1月12日《新锡日报》,获得锄奸事件全部经过,撰写了《义士锄奸》的文章,编入新谱人物录。远在二千里之外西安的陆金坤后人得知后非常感动,又帮助其西安后人,历时八十年后第一次在长安公墓立了墓。

​四,以编修家谱为新的起点,发掘研究家族历史文化未有穷期

发掘家族历史文化,编修好家谱并不是终点。作为一个有志者,要将这项使命贯彻于长远。2019年冬季新谱发布后,更有余力继续在发掘赓续家族历史文化上发力。还是着力于始祖的历史文化,深入研究《元史》、《元史纪事本末》等相关史书和历史文献,全面研读与始祖历史有关的著作文集,如陆文圭《墙东类稿》,黄溍《金华黄先生集》、华幼武《黄杨集》等,从中吸取养料,提练历史线索和背景,综合既往掌握的历史资料和家谱资料,在原有新谱的一千多字的以道公传记的基础上,在2022年始祖诞辰705周年之际,撰写了一万三千多字的长篇传记文《儒林立仪表,风云书翰墨——元儒古谈先生陆以道》,在学界、陆氏文化研究界以及家族内外引起了积极良好的反响。下一步,还将以始祖陆以道的史学成就和易学成就为课题,把发掘研究家族历史文化的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