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吃什么、怎么吃,是每个人每天都要面临的问题。而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饮食也越来越讲究,像油炸食品、肥肉、甜食、甜饮料等都逐渐被“抛弃”,很少有人会经常、大量地吃了。 然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的一项研究显示,造成中国人死亡的首位不良饮食习惯,竟然不是高油、高糖? ![]() 一、《柳叶刀》:中国“饮食杀手”榜首 竟然不是油和糖! 2019年4月,《柳叶刀》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分析了195个国家和地区饮食结构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结果发现:
![]() 那究竟高钠饮食、全谷物及水果摄入不足,是如何危害健康的 ?又该如何调整饮食? 二、高钠饮食:危害遍布全身 这些食物劝你少吃 钠,40%存在于骨骼中;50%存在于细胞外液(血液等)中,10%存在于细胞内液中,具有调节体内水分与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等重要作用。 ![]() 人体钠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世卫组织建议每日钠摄入上限是2000mg,一旦超标,将会危害全身。 1、高钠饮食危害全身 ①升高血压,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如果钠摄入过多,人体为了稀释血液中的钠含量,达到平衡,就会吸收过多的水分到血液中,造成钠水潴留,从而升高血压,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②损伤胃粘膜,增加胃癌风险 胃粘膜是胃的“天然屏障”,可以帮助抵御有害物质的侵袭。而高浓度的钠会使胃粘膜变得稀薄而失去保护功能,甚至使胃壁裸露在胃酸和其他各种有害物的刺激之下,增加胃癌风险。 ③增加钙流失,诱发骨质疏松 肾脏每排泄1000mg钠的同时,会耗损26mg钙。而钠有“多吃多排”的特点,相应地,钙的消耗也会随之增加。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骨质疏松。 ![]() 此外,肾脏是钠的排泄器官,高钠饮食还容易增加肾脏负担;还有大量研究表明,高钠会增加肥胖风险、促进炎症等,危害全身健康。 2、避开高钠危害,这些东西劝你少吃 ①普通食盐 食盐是钠的主要来源,1g盐就含有约400mg的钠,所以每日摄盐量最好不要超过5g。但数据显示,国人平均每天摄盐量约8~10g,超标近一倍。 日常可适当多用醋、辣椒、胡椒、香料等提味,减少用盐量;也可以把普通食盐换成低钠盐,但肾功能异常者以及高血钾症者要慎食。 ②挂面、方便面等 为了让面更筋道,很多面条在制作过程中都会加盐,而且含量不少,比如:某挂面钠含量约900mg/百克,吃上一碗(100g)就相当于吃了2.25g的盐,再加上酱油、辣椒酱、炸酱等,很容易就摄钠超标了。 因此,大家在购买面条时,一定要看看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择低钠的。 ![]() ③坚果、果脯、冰淇淋等零食
因此,像上面这些零食,日常都要注意控制食用量。 ![]() 三、水果吃太少:减寿命、易得癌、伤血管 正确吃水果,记住这3点 害怕升血糖、没时间吃、吃不吃都行……很多人都没有每天吃水果的习惯,但水果是人体获得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而且水果中还富含酚类、萜类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水果吃太少,也是健康的一大“杀手”。 1、水果吃太少也伤身 ①减寿命: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25岁及以上人群水果摄入不足的归因死亡分析》中表明,我国因水果摄入不足造成的期望寿命损失为1.73岁(其中男性损失1.80岁,女性损失1.58岁)。 ②易得癌: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陈万青团队,在《柳叶刀》子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低水果摄入量与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部位的原发肿瘤相关。 ③伤血管:一项对113个国家、全球约82%的人,蔬果平均摄入量的研究结果显示,果蔬吃太少,每年有近300万人死于心脏病和中风。 ![]() 2、健康吃水果,记住这几点 ①量要达标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天吃200~350g水果,大约相当于1个中等大小的苹果+1个橘子/3~4个猕猴桃/1根较大的香蕉/1个略大的梨/2个中等大小的水蜜桃/20颗左右中等大小的草莓/半个菠萝。 ②多选中低糖的 很多人怕吃水果升血糖,但很多研究证实,适当吃水果反而是有助于降低糖尿病风险的。 如果有控糖的需求,日常可以适当多选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均较低的水果,比如:蓝莓、葡萄、西梅、苹果、梨、柚子、桃、李、杏、橘子、橙子等。而像菠萝蜜、榴莲、荔枝等则要少吃。 ③选对时间吃 一般建议在两餐之间、餐前半小时吃水果,既能补充能量,又能减少下一餐的摄入量。不推荐餐后吃水果,否则易致血糖上升。 ![]() 四、全谷物摄入不足 严重威胁心血管健康 现代人几乎顿顿精米白面,全谷物吃得很少。从2018年的平均消费量来看,全谷物只有指南推荐摄入量的14.1%~42.4%。而这将对健康带来不小的危机: 1、精制碳水:促炎症、伤血管 精制碳水属于高血糖负荷的食物,吃多了会增加氧化应激,激发炎症因子,从而引发慢性炎症。这就像温水煮青蛙,会让免疫系统长期处于战斗状态、疲惫不堪,从而逐步击垮身体,肥胖、“三高”、心血管病、癌症等随之而来。 一份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更是发现:高水平的精制谷物摄入量,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及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风险都会显著提高。 ![]() 而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等,能降低高血糖、高血脂的风险,对肠道菌群调节也有好处,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营养学会及欧美多个专业机构均认为,摄入全谷物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2、全谷物每天要吃够这个量,换着吃更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人每天应摄入200-300g谷类,其中全谷物和杂豆50-150g ,还强调每天都应该有全谷物。 小米、玉米、高粱、燕麦、大麦、黑米、糙米、荞麦、青稞、粟米、薏米等,都是全谷物的良好来源。日常可以适量地添加到白米之中,一起煮饭食用;或者做成豆浆、米糊,用来当早餐也不错。 |
|
来自: Tonyd99 > 《饮食健康果蔬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