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29岁当选中央委员,37岁担任河北省委书记,41岁担任县委副书记

 森林一叶 2023-08-19 发布于湖北

1969年,我党在北京召开了“九大”,参加这次会议的一共有1512人,代表当时全国的两千两百万党员。值得一提的是,在“九大”所有的代表当中,有一人名叫吕玉兰,当时她虽然只有20多岁,但已经成为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了。

她29岁当选中央委员,37岁担任河北省委书记,41岁担任县委副书记

在这次会议期间,年仅29岁的吕玉兰当选为第九届中央委员。当选为中央委员后,吕玉兰很快就受到重用,并在一段时间后被结合进入河北省革委会,担任了河北省革委会副主任等职务。那么,吕玉兰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吕玉兰出生于1940年,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县(现属于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临西县建国时属于河北,1952年划到山东,1964年又重新划回河北。这也是1956年、1958年、1959年、1962年、1963年,吕玉兰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而1965年她又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的原因。

她29岁当选中央委员,37岁担任河北省委书记,41岁担任县委副书记

1955年,高小毕业后的吕玉兰回到家乡务农,成为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铁球”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当时的吕玉兰年仅15岁,还算是个孩子,但已经开始带领合作社的村民搞农业生产了。同时,吕玉兰也是当时新中国最年轻的合作社社长。

吕玉兰热爱农业生产,关心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不仅发挥合作社农业生产的带头模范作用,而且还主动帮助其他社员。年轻有为的吕玉兰很快就脱颖而出,多次当选为省级劳动模范,并在1960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她29岁当选中央委员,37岁担任河北省委书记,41岁担任县委副书记

作为女干部,吕玉兰在领导合作社初期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一些男社员不听从指挥,吕玉兰没有气馁,她挨家挨户发动当地妇女,劝说她们主动出勤。在吕玉兰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社员加入到合作社的农业生产当中,吕玉兰一边带领社员们热火朝天地搞生产,另一边还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整个合作社搞得如火如荼。

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作为劳动模范的吕玉兰逐渐登上了政治舞台。1968年,她担任了临西县革委会副主任,后续她又担任了临西县委书记以及河北省革委会副主任等职务,成为一名副省级干部。

她29岁当选中央委员,37岁担任河北省委书记,41岁担任县委副书记

身居高位后的吕玉兰并没有脱离群众,她提出了“农业要上去,干部要下去”的口号,充分发挥带头模范作用,继续带领当地群众从事农业生产,致力于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吕玉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听党的话,最终由一个农村姑娘,成为少有的女省委书记。

1977年,37岁的吕玉兰担任了河北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虽然成为省委书记,但吕玉兰依然保持着初心,始终与人民群众走在一起。1981年,41岁的吕玉兰调到正定县,担任了正定县委副书记,虽然职务相比之前有所降低,但吕玉兰毫无怨言,她收拾一番后就上任县委副书记,继续在党的带领下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她29岁当选中央委员,37岁担任河北省委书记,41岁担任县委副书记

1985年,吕玉兰被调到河北省农业厅,担任了农业厅副厅长,1990年,她突然被检查出了脑血管痉挛病,不过,仅仅住院一个多月后,她就坚决要求出院工作,这一年年底,操劳过度的吕玉兰再度住院,此后她的病情虽然得到控制,但需要爱人陪在身边照顾。

1993年,吕玉兰因病去世,享年53岁,这位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新中国农业事业的优秀干部,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