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学艺术教育研究》|影视声音融入音乐普及教育的状况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顺其自然h 2023-08-19 发布于北京

影视声音融入音乐普及教育的状况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张汉超

摘要:影视声音作为横跨音乐、影视等多门艺术的领域,在音乐普及教育不断拓充内涵和外延的过程中,具有相互融合趋势和必要性。本研究将关注视角聚焦在教育观念开放多元的粤港澳大湾区,通过资料查阅、走访、观察和访谈,从政策和教学层面探讨影视声音融入音乐普及教育的状况,包括教育政策的指引、现状与制约因素、学生态度等,以期为推动这一融合发展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思路。

关键词:影视声音音乐普及教育粤港澳大湾区

随着当下音乐教育的生态不断丰盈,音乐教育的意义已不仅是“音乐”的教育,而逐渐走向用音乐进行德育、智育、美育的全方位“育人”路径。尤其在普及教育层面,不同于视觉艺术的多学科协作,音乐教育几乎成为了听觉艺术教育的核心,在这样的定位下,音乐教育作为内核,需要不断吸收和纳入更多的相关领域,而影视声音(有时也称为电影声音)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跨学科领域,可以在技术、知识、思维等层面,为音乐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影视声音,顾名思义,是以声音为媒介,对影视作品进行审美和创作。这个领域不仅包含了比较前沿的跨学科听觉思维、声音和音乐创作技法以及大量的视听鉴赏素材,更重要的是其推动了在影视这一综合艺术中,视觉和听觉的平等地位与深度融合的意义,这对于音乐教育乃至于整个艺术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2020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并要求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加快艺术学科创新发展。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新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不仅将戏剧(戏曲)和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正式纳入了艺术课程体系,还在作为主线之一的音乐教育中,强调了声音的创造力和与其他艺术学科的联系(图1)。影视声音教育与音乐教育的结合,不仅有利于推动音乐教育的边界拓展,作为中小学影视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使影视教育中的听觉教育,在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质量以及设施条件等方面,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更好的教学保障,实现听觉艺术教育层面的融合发展。

1音乐教育的内容框架

不过,伴随着国内电影行业和产业热度从港台到大陆的传导,加上影视声音从应用、研究再到普及教育的相对滞后性,影视声音作为系统性的概念目前仅处于从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蔓延的起步阶段。虽然近年来,像北京电影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的声音相关专业(如录音、电子作曲等)都已经积累了雄厚的学术力量,但或许由于重创作轻理论,尤其是与基础教育理论结合的不足,影视声音除了影视音乐赏析外,其对声音的认知理念与创造力培养,以及视听联觉的关注和运用,在音乐普及教育中被广泛接纳还需要一定过程。为了进一步探究影视声音对音乐普及教育的融入,笔者将视野聚焦于影视产业起步较早且教育理念多元开放的粤港澳大湾区,以期通过粤港澳三地的不同音乐教育政策以及对部分学校师生的观察和沟通,从侧面了解这种融合的土壤状况以及发展前景。

三.粤港澳三地的相关音乐教育政策状况

影视声音对于音乐普及教育的融入,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政策途径产生关联:1.跨学科融合。影视声音本身具备较强的跨学科属性,对于音乐与相关学科的联结,如音乐与影视、音乐与心理、音乐与声学等都可以有较大的发挥空间。2.音乐科技。影视声音的制作和鉴赏活动中,涵盖了声音剪辑与处理、录音、声学空间营造等方面,是对当下音乐教育中音乐科技运用不足的有力补充。3.创造力培养。影视声音在创造力培养上具备先天的优势,包括创作理念、创作方法等,且与传统的音乐创作相比,影视声音的方式方法更具多元性和趣味性。
从对于上述三个途径的政策支持和细化来看,作为曾经华语电影最为发达的地域之一,香港的音乐教育无疑已经较早涉猎并持续关注。早在2003年,香港教育统筹局发布的《音乐科课程指引(小一至中三)》中,将“创意与想象力”的培养放在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并且按照三个学习阶段(小一至小三、小四至小六、中一至中三),给出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1)。同时,该文件还在学生的共通能力(基础学习能力)中提到诸如“探索和筛选合适的材料进行声响设计,以培养创造力、批判性思考和运算能力”“运用音乐程式进行探索和创作活动”,并提倡采用多元化的音乐学习模式,如跨艺术形式学习、跨学习领域形式学习、运用资讯科技进行互动学习等。

1音乐科课程指引小一至中三

(第一阶段)小一至小三

(第二阶段)小四至小六

(第三阶段)中一至中三

1. 利用基本音乐技能、简单音乐及不同声响创作(含即兴创作)音乐;

2. 创作(含即兴创作)律动以反映不同的音乐特质。

创作(含即兴创作)具有结构及组织的音乐。

1. 为特定情境创作(含即兴创作)音乐,显示对创作技巧的掌握。

2. 利用资讯科技创作音乐。

作为政策的延续,2007年香港发布了《音乐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并于2015年更新,旨在进一步对高中阶段的音乐课程进行规范和建设。在谈及与初中音乐衔接上,此文件认为高中的音乐课研习应与其他学科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如以电视和电影制作为代表的视觉艺术科、与艺术评论和传媒相关的语文科、与音乐治疗相关的生物科以及与音响工程和音响设计相关的物理科等。另外,2017年香港发布的《艺术教育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小一至中六)》,也提到在小学到初中阶段,学校应提供音乐课和视觉艺术课,并为学生提供跨艺术学习的机会,包括电影、戏剧等,还将资讯科技教育和STEAM教育纳入到艺术教育的范畴之中。
当然,香港的课程指引虽与大陆推行的“课程标准”目标类似,但对于具体到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教材选定等而言,并未有过多的约束,主要是作为建议,并提供一个“开放且具有弹性的课程架构”,具体的实施措施则需要各个学校制定符合自身的校本课程。
作为与香港同为特别行政区的澳门,鉴于私立学校的数量远大于公立学校(2016年大致为67:10),政府在音乐普及教育中的决策定位更加弱化。戴定澄在2004年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概括澳门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为“多自发、自在、自由,少规划、规则、规范。”虽然近年来有所好转,但音乐教材多元化,缺乏统一的标准性文件仍然是一个明显的状况。不过作为特色的是,澳门政府旨在维护教学多元化的同时,推行“以活动促教学”,通过对一些艺术活动的支持来促进教学发展,包括比赛、工作坊、展演等交流活动,而澳门较为宽松的文化氛围也为学校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跨学科艺术教育提供了环境。
在大湾区除了港澳两地外,其他地区基本涵盖了以广州、深圳为引领的大陆珠三角地区。这个区域不仅经济发达,且在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中,近几十年来在我国的艺术创新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对电影文化和产业的推广,以及诞生了内陆第一支轻音乐队、第一个立体声录音的影音公司、第一个流行音乐创作演唱大赛、第一代新媒体音乐等,珠三角的音乐教育也在这样的氛围下对于新兴事物具有包容性。经过对部分学校的走访发现,在贯彻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同时,按照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的《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很多学校都参与了以“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为要求的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大力发展校本音乐课程。另外,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会以其名义成立名师工作室,给予其充分的教研空间和条件,使教师能够在其最擅长的专业领域为学生带来更具特色的学习体验。
总体上,在粤港澳大湾区,虽然三地音乐普及教育的制度、政策、背景和环境各有不同,但对于音乐教育中的跨界性、创造性以及多样性的政策包容是有共识的。

四.影视声音融入音乐普及教育的状况分析

作为少有的兼顾影视声音行业和基础艺术教育的教师,中山的Y老师表示,在广东地区,大众领域对于影视声音的业务需求和熟悉程度均不高,在中小学普及教育中也涉及较少。确实经过笔者在多个学校的观察和走访,“影视声音”相对于“影视音乐”来讲,都是一个较为生疏或容易被忽略的概念。“影视音乐”作为“影视声音”的一部分,在音乐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是完整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影视剧音乐,并侧重于通过与剧情和画面的联系,来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和理解,多用于音乐鉴赏和表演板块。而“影视声音”概念范围更广,除了影视音乐外,还会涉及通过包括音乐在内的声音元素,为戏剧叙事和视听表达服务,尤其会指向跨学科领域和创作板块。概括来讲,影视音乐与影视声音应用于音乐教育的差别,也一定程度体现了审美主义和实践主义两种音乐教育思想的对比,即作品本体教育和多元化实践教育的对比。
当然,从课程教学层面来讲,影视音乐对于学生了解影视声音不失为最便捷的途径之一,粤港澳各地的音乐教育也大多以此为切入点。笔者曾分别旁听过珠海和广州两所重点高中的影视音乐课,两次课均围绕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中的第六单元《音画交响——影视音乐》展开。通过教材的要求和课堂呈现可以感受到,音乐教学中对于影视音乐主要通过借助画面和剧情的音乐感知、背景知识和文化理解、音乐作品分析等展开,而其中一位老师在讲《大宅门》时提到了主题曲京剧腔调的设计、以及声画对位等理念,可视为对影视声音的初步涉猎。
但基于目前局地的走访和线上线下调查,影视声音与音乐教育的关联也基本局限于此,诸如录音实践、配合画面的声音剪辑与创作、以及基于各类声音元素的影视声音赏析等在音乐课堂上均比较少见,尤其是教材和课程进度相对统一的大陆区域。在港澳地区,民办学校因教材和教学内容的相对自主,部分学校会将编曲、录音等创造性内容列入教学安排,如澳门培正中学在小学阶段会让学生为画面配乐,包括使用编曲软件配乐等,在初三至高中阶段,会开设以创意和互动较高的作曲系列课程。笔者对于七位港澳音乐教师的调查中,也有两位表示其学校音乐课程包含录音和音频制作等创作板块。珠三角地区的调研中,像中山纪雅学校等民办学校,也有聘请影视声音专业背景的老师,负责传媒艺术类特色课程的教学。但从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状况来看,三地的状况事实上相差不大,影视声音及其所属的视听跨学科创意类教学,在普及上仍任重道远。以课程标准中较早重视视听创作的香港为例,一项针对小学生的研究表明,与视觉艺术课经常会激发学生的创意相比,仅有三成的学生表示音乐课会激发创意。究其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概括。一方面与学校的重视度有关。虽然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达,学校的经费相对充裕,但音乐教育设施仍以多媒体和传统乐器为主,鲜有录音和音频剪辑的教室和设备。同时影视在2022年之前,并未正式列入普及教育层面的艺术课程体系,很多学校仅以社团或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微电影制作或电影赏析等内容,影视声音的部分与音乐教学相对分离,没有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另一方面,也是更为制约性的方面,就是教师对于影视声音在理念和技术上的不足。虽然采访过的多数教师认为影视声音中的人声、音响(音效)等元素也具有一定意义,但在没有相关的教育培训背景的情况下,教师难以将其与现有音乐课程进行系统整合。而对比增强教师相关教育背景的途径,职业前的学校教育似乎优于职业后的技能培训。以相关的音乐科技为例,香港教育局早在2000年就提供了单年度超过4000个音乐科技相关的培训名额,但2011年有项调查数据显示,仍有51.4%的音乐教师没有接受过任何音乐科技类培训。笔者在香港、澳门、珠海、广州、深圳、中山等地沟通过的30多名中小学音乐教师中,仅有4位能较为系统的了解音频剪辑和录音的知识。技术的制约以及对新理念新技术的接受动力,均会影响音乐教师在相关领域的信心。换句话说,音乐教师的理念更新,以及年轻音乐教师的音乐科技素养,是未来决定影视声音融入音乐普及教育的重要因素。
与课程上的融合状况形成反差的,是学生对于影视声音较高的接受度。笔者曾在北师大珠海分校开设了一门通识选修课《影视声音赏析与创作》,在面向288名来自各专业且音乐基础各异的大学生进行的课前调研显示,大多数学生在观影时会比较关注听觉(图2),认同“所有声音都可以成为音乐的素材”(图3),并能一定程度上感受到声音中的艺术性(图4)以及可以对声音产生画面感和场景感(图5)。另一项面向137人的课后调研中(与课前调研的人群部分重叠),在尝试过简单的影片声音创作后,学生中近八成有继续使用声音进行艺术创作的冲动(图6),超过九成认为“声音创作(设计)”让音乐创作变得更加容易(图7)。对于影视声音融入音乐普及课程,99人认为有必要,且对于影视声音鉴赏和配音、拟音的实践呼声较高。

图片

2:对于影片中声音的关注度

图片

3:对“所有声音都可以成为音乐素材”的认同度

图片

4:对于声音的艺术性感知度

图片

5:对于声音的视觉联想度

图片

6:对用声音进行艺术创作的意愿度

图片

7:对于“声音创作或设计让音乐创作变得更加容易”的认同度

五.影视声音融入音乐普及教育的前景

影视声音融入音乐普及教育,在当下及未来的音乐教育趋势下,是有意义且必要的。首先,从国家对于音乐普及教育的“主线”定位和跨学科发展要求,以及参考香港教育局的“课程指引”,音乐教育借助声音拓展为听觉艺术教育核心的趋势愈加明朗,音乐教育在未来需要借助丰富多元的艺术实践,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审美、眼界、思维和创造力。其次,影视声音是影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教育领域已逐渐形成共识,哪怕是面向大众的影视作品赏析和微电影拍摄,也离不开影视声音的视角。但在普及教育层面,影视课程目前受限于以选修为主的定位和课时量,无法对影视声音展开较为全面的教学,且相关的思维与技术培养不仅需要音乐教育的重度参与,还需要长期的积累。再次,从音乐的视角来看,影视声音的理念、方法和知识体系与现当代艺术及后现代音乐教育思想是有共性的,而这些方面恰好是当下我国音乐教育中亟需补充的部分。因此,影视声音对于电子音乐、实验音乐在内的现当代音乐教学,可以起到调动学生兴趣、丰富课堂形式、加深音乐理解以及激发创造灵感等作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第四,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当下传统音乐学科人才济济,甚至面临饱和,而以影视声音领域为代表的复合型艺术人才仍面临缺口,创新类人才也是国家急需,因此影视声音也可以助力音乐普及教育影响未来人才发展的导向。
从教学实施的层面,音乐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最前端,其作用无疑是最重要的,就像笔者在对港澳音乐教师的调研中,有教师表示通过自己的设计,音乐课的绝大多数内容都可以让学生喜欢。笔者曾撰文介绍过美国希尔博士(Stuart Chapman Hill)的“声音教师”(sound teachers)观点,亦可作为音乐教师参与相关教学改革和规划职业发展的一种建议。从学校管理和建设的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发达的民办教育和对艺术教育特色的建设,为影视声音融入音乐普及教育的尝试提供了充分基础和样本参照,相信在未来,通过音乐科技的软硬件设施提升、师资培训、学科融合、设置多元化课程类型及评价等方式,影视声音对音乐普及教育的融入会涌现出更多值得借鉴和研究的案例。

作者简介:

张汉超,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讲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钢琴教学法、影视声音教育。教授的课程包括钢琴、影视声音、音乐创作等。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