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思红豆:那些绝美的唐宋诗词(一)

 漫读随笔 2023-08-19 发布于河南

意象,通常是借助自然事物来表现情志。每一种意象,代表着作家不同的情感表达。在诗词中,作家常常借助意象来表现个人感受。“红豆”又名“相思子”,古代有很多关于相思树的传说,红豆寄情缘于这些传说。“红豆”作为一种诗词意象,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诗中。在后世,被越来越多的文人用于诗词中,渐渐演变为一种文学意象。红豆在唐宋诗词中作为意象被广泛运用,而且有着丰富的内容分类。唐宋诗词中的红豆意象有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值得深入研究文学价值。

唐宋时期关于红豆的诗词约有46首。从这些诗词中可以看出红豆意象在唐宋诗词中的广泛运用。红豆意象在唐宋诗词中的运用内容有:以红豆描写离别相思、以红豆表达家国情怀、以红豆抒发亡妻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唐宋诗词中的红豆意象运用。

一、以红豆描写离别相思

别后相思,人之常情。 古代社会交通不便捷,只能依靠书信来传达感情。古代人离别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想建功立业,考取功名而远离家乡:有的想报效朝廷,从军戍征离开亲人;有的为官贬谪,承受背井离乡之苦;有的经商致富,追求富裕安稳的生活等等。迫于无奈,不得不与亲人、朋友分离。正是这些原因,才会有如此多的文人用诗词抒写离别情绪。古代诗词中用于离别的意象有很多,比如“柳”、“酒”、“长亭”、“夕阳”等等,“红豆”是众多意象特殊的一个。唐宋时期的“红豆”诗词中,主要以红豆写友人和情人之间的离别相思。

用“红豆”作意象,用意在情不在物。红豆意象在唐宋诗词中的运用,当属王维的《相思》最为出名: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此诗内容是关于恋人还是友谊的一直说法不一。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中写道:“睹物思人,恒情所有,况红豆本名相思,'愿君多采撷’者,即谆嘱无忘故人之意”,从“故人 ”二字可知诗内容在于友谊。又如诗句中的“君”字,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君”在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或古代的封号,是对男子的尊称。所以更加可以判定《相思》是一首赠友诗。此诗原名为《江上赠李龟年》,更加可以确定这是一首用红豆赠友人的诗。

这首诗以“红豆”开头,虽无情字的表达,却借助红豆抒发感情。诗以“相思”作结,与“红豆”相照应,符合相思之情。红豆这一意象既切中题意,又契合相思,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和谐,红豆也从此成为两情关系的最脍炙人口的一种象征。

“红豆”诗产生以后,红豆意象在诗词中寄托相思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相思本身让人痴迷,而加入了红豆意象的相思,更是让人感动。所以唐宋时期用红豆表现情人相思的诗词最多,而且各具特色。比如唐五代敦煌曲子词的《竹枝子》第二首:

口含红豆相思语。几度遥相许。

修书传与萧娘。倘若有意嫁潘郎。休遣潘郎争断肠。

这首词描述了一对彼此喜欢却不能相见的爱情故事,只能依靠书信来表达思念。后三句化用唐代杨巨源《崔娘诗》中的诗句“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萧娘”在南北朝泛指女子,在唐朝诗歌中用为实典指代思念,两首作品中的“萧娘”为同一人。“书”是两人寄托相思的媒介,“红豆”是两人相爱的见证之物,也是定情信物。词人不直接说思念潘郎,而是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来表现两人的痴情与思念。

摩诘之后,红豆一跃成为爱和友情的信物。在朋友和恋人分离之时,赠一粒红豆寄托牵挚心扉的相思。红豆意象在唐宋诗词中运用最多最好的是晚唐诗人温庭筠,他的红豆诗词最具深情。比如《南歌子词二首》第二首: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骨头骰子又大又丑,温庭筠却将红豆嵌入骰子中,骰子因红豆的镶嵌而美丽,丑陋的骰子嵌入红豆,显得自然而美好。其他诗人都以美的事物入诗词,温庭筠却用丑物入诗词,也是红豆意象创作的又一大创新,“以丑为美”创作手法的运用,使诗更富有新意。用女子的嘱托来暗含情人间的不舍。这首词运用了双关中的谐音双关,词意隐晦婉转,却直接表达女子对丈夫满满的爱。由“长行”引出“骰子”,用所玩的“骰子”提醒丈夫不要因为玩物延误归期,表达了对恋人的关切之情。

二、以红豆表达家国情怀

古人云:修身治国平天下。从古到今,儒家思想的人文情怀早已融入“家国一体”的观念里,家国情怀深深地扎根于每个人心中。战争时代的流离失所,大好山河的沦丧,国破家亡的悲痛,担任官职的罢贬,从军戍征的远征,都有家国情怀的表达,诗词中自然有对爱国的描写。无论是岳飞的“精忠报国”,还是霍去病的“匈奴不灭,何以家为”,更或者是文天祥被俘获誓死不降的故事,都深刻诠释了家国情怀思想的根深蒂固。《相思》诗诞生以后,红豆诗词中又增加了对家国情怀抒发。通过这些红豆诗词,表达他们对家国的一种责任。

著名乐师李龟年在“安史之乱”时,对王维《相思》诗的传唱,其中已有对故国的思念,战争时代百姓的流离失所,更让这首诗带有现实的色彩,“红豆”诗中表达的思想内容更符合那个朝代人们的情感,因而被广泛传唱和接纳。唐宋诗词中用红豆表现爱国的诗词有很多,比如唐杜甫《秋兴八首》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

红豆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诗中颔联正常的顺序应该是“鹦鹉啄残红豆粒,凤凰栖老碧梧枝”,“红豆”和“碧梧”是诗人想重点突出的真实意象,所以将主宾倒置,同时起到了陌生化的效果,令人印象深刻。诗人以“红豆”、“碧梧”自喻,进而引出最后“白头吟苦”的感叹。从结尾处可以看出,诗人借助“红豆”、“碧梧”、“凤凰枝”、“白头”表达了思君忧国的思想。

南宋时期的周密、李彭老、王祈孙、戴表元等人的诗词中多抒发对家国的抒发。他们多追求一种隐逸的生活,但是他们身上多肩负着双重的痛苦,一是对故乡、故人的思念,二是要坚持内心的高尚情操、国家的兴亡、个人的遭遇,双重痛苦打压着他们的心灵。比如周密的《清平乐》:

晚莺娇咽,庭户溶溶月。

一树桃花飞茜雪,红豆相思暗结。

看看芳草平沙,游鞯犹未归家。

自是萧郎飘荡,错教人恨杨花。

这首词是借女子之口,道出游子离家的时间已很久。用“桃花”“红豆”写女子对“萧郎”的思念,一个“咽”字看似写“晚莺”,实则写自己,道出春逝的无奈以及对爱人的思念之久。看似这首词写男女相思,其实是借助“月”、“归家”等词表达对家国的思念之情。

又比如宋陈德武《念奴娇》:

舞按霓裳,歌扬红豆,高处风光别。鸟声惊觉,冲冠怒竖吾发。

“念奴娇”是词牌名,是豪放词的代表。这首词最主要的特点是用典,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异曲同工之妙。“舞按霓裳”用典白居易的《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歌扬红豆”用典李龟年传唱王维《相思》诗的故事“冲冠怒竖吾发”用典出自宋代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从这些用典可以看出,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爱国的情怀。

三、以红豆抒发亡妻之情

悼亡,顾名思义就是追念死者。写悼亡者,古已有之,最早出现在《诗经》里。如《诗经·邶风·绿衣》“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兮兮”,通过对比,借“绿衣”想起妻子制衣的贤惠,写出对亡妻的怀念。悼亡是爱情与死亡的切身情感体会,是回忆过去生活的点滴。悼亡体现的生死离别与红豆传说的血泪故事不谋而合,皆体现着一种愁情。唐宋时期用红豆追悼亡妻的诗词很少,只有宋代蒋捷一首词《金盏子》 :

练月萦窗,梦乍醒、黄花翠竹庭馆。

心字夜香消,人孤另、双鹣被池羞看。

拟待告诉天公,减秋声一半。

无情雁。

正用恁时飞来,叫云寻伴。

犹记杏栊暖。

银烛下,纤影卸佩款。

春涡晕,红豆小,莺衣嫩,珠痕淡印芳汗。

自从信误青骊,想笼莺停唤。

风刀快,翦尽画檐梧桐,怎翦愁断。

蒋捷是南宋词人,所处时代造就了他的词多怀念故国,抒发的是国家灭亡的悲痛。但这首词从“梦”、“人孤另”、“寻伴”、“纤影”、“红豆”、“梧桐”等词语可以看出是对妻子的怀念。“梧桐”在古代象征着爱情,“红豆”也多象征爱情,所以不难看出词人对妻子的悼亡,进而衍生出一种剪不断的愁情。生活的时代动荡不安,也造就了词人多愁善感的风格。怀念妻子的同时,又有对自身命运的感叹。

结语

“红豆”作为一种诗词意象,以独特的方式给诗词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红豆意象在唐宋诗词中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是一种诗词文化的缩影。它所蕴含的坚贞和愁情,更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总而言之,红豆意象在诗词中的发展,必然有其独特的意义。红豆意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意蕴不断丰富,在唐宋以后依然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喜欢我就关注我吧,更多美文与你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