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陇上行(91):《读者》博物馆

 新用户6003EQaZ 2023-08-19 发布于甘肃

你好八月

平安喜乐

- Hello August -

这几年有这么几句话说兰州 

兰州只有一条河:黄河

兰州只有一碗面:牛肉面

兰州只有一本书:读者

     八月平安喜乐    

NICE TO MEET YOU

     来兰州旅游,“读者”的读者怎能不去读者博物馆、插图艺术馆打卡?

    吴锋到兰州,执着于读者博物馆,我陪她去。

     八月平安喜乐    

NICE TO MEET YOU

     以前我们参加了好多场读者读书会,就在读者杂志社的大厅或者礼堂里举办活动。

     这次我和吴锋进去,门卫师傅说不接受散客,需要团体预约。他指示旁边的插图艺术馆免费开放。我俩就先进去欣赏插画。


      我给温老师发了微信,他过来找到我们,带我们参观了读者长廊。

     八月平安喜乐    

NICE TO MEET YOU

      温老师说:这是第一本读者的封面,有人说这位是陈冲,其实她是娜仁花,“娜仁花”在蒙古族语里是太阳花、向日葵的意思,与斯琴高娃、萨仁高娃并称为“蒙古族三朵金花”。娜仁花1962年11月17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1976年14岁的娜仁花因出演电影《战地黄花》而开始演艺生涯。

     温老师按照时间顺序,一本本介绍《读者》的历史变迁。《读者文摘》创刊刚刚一年的发行量就达到16万。第二年发行量达到42万。第三年年发行量突破136万。由于跟美国的《读者文摘》撞名,引起了版权之争。为了化解纠纷,1993年3月号《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事,收到十万多封信,最后干脆就用了《读者》二字。

     温老师介绍了《读者》杂志的三位创刊人的情况,左起郑元绪、胡亚权、彭长城。

     温老师特意讲了1996年第1期《读者》上的小蜜蜂标志。读者是赵朴初先生1984年题写的,小蜜蜂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主任陈汉民教授1994年设计的。陈汉民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是中国标志业界享誉全球的专家。

      我说:赵朴初题字多,我们学校的校名和清华小学的校名都是他题写的。

      吴锋说:读者就是采集百花酿成蜜。

      温老师说:是的。小蜜蜂从此成了《读者》杂志的刊徽,小蜜蜂的底色是苹果绿,这种绿色充满了强烈的生命张力,它的象征意味事实上已与杂志的整体气质融为一体。这只“小蜜蜂”以及刊名组合的CI的标志色有大红、黑、灰、白四种基本色调。

     我们还观看了读者编辑们修改校对的原件资料,可见工作量大,多么辛苦和严谨。

     我们又看到每个阶段重要人物参观指导读者工作的照片等。

      温老师说:“我给你们俩拍张照片吧,好多人都在这里拍照。”吴锋说:“那我们拿一本杂志吧。”就顺手拿了这本读者,我们跨进这个相框,温老师用手机拍下的这张照片。

     最后温老师四点钟有会议,我和吴锋就自己看了看。我给吴锋在读者门口拍了照片。

     读者读书会征文比赛,二等奖获得者名单。

      2021年1月,读者校园版登了我的文章。稿费是500元。

文字 / 张玉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