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泽人说金泽事】金泽古镇历史走廊里的“桥文化”

 黄之中 2023-08-20 发布于上海


金泽古镇历史走廊里“桥文化”
作者:单金龙

图片

图片

金泽古镇“上塘街”和“下塘街”,属于历史原创老街,隔河相望,两岸层层叠叠石驳岸上坐落着,一幢幢粉墙黛瓦、古朴典雅的明清建筑。旁边开枝散叶蜿蜒小河上,一座座千姿百态石桥,隐隐约约坐落在周围江脉上,有建于宋元年代,也有明清时期。作为历史上老街区,古镇商业集散中心,各种房屋古建筑、古桥梁建筑,比较集中的地方。漫步于近水楼台老街,一幅历史走廊里“桥文化”画面,让人感觉鱼米之乡,小桥流水,清粼粼的小河水涓涓流淌,生态环境优美,意境幽静而达意。
金泽古称白苎里,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有村落人家,村子四野,江脉毗连,白茫茫湖泊。陶潜《归园田居》:“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据清道光年间《金泽小志》记载:我里于宋元间号多名胜。有建于宋朝的白社书院、梅庵,元朝的林青别义塾、古假山等。有“六观、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桥,桥桥有庙”之谚。“境内四面巨浸,内多支流,桥梁尤多于他镇”。《江南通志》记载:“穑人获泽如金”之说。到了宋元时期,这里“人口稠密,烟云袅袅,店肆栉比,商业繁荣”。沿着小河,一座座月牙似弯弯石桥,宛如虹彩。街头店铺林立,老字号商行,茶楼,依河而筑,遥相呼应。枕河民居,出门见河,船从桥洞过,浣纱浪花清,水袖般飘逸河道上,桨声欸乃,橹歌空灵。
历史上的金泽,古桥梁建筑众多,桥的故乡,庙的天堂。有诗云:“横桥远画如游龙,明珠影落长河中。”四十二虹桥,其中有:普济桥、万安桥、迎祥桥、天王阁桥、如意桥、放生桥、林老桥、香花桥、佛阁亭桥、寿康桥、安寿桥、里仁桥、吉庆桥、为美桥、百家桥、庙南观音桥、庙湾桥、三官桥、太平桥、百婆桥、寺西桥、东归桥、白石桥、西归桥、延寿桥、惟善桥、增福桥、塔汇桥等。著名学者,书法家钱君陶先生曾挥笔提书:“金泽古桥甲天下”。
金泽古镇位于淀山湖畔,历史上具有影响力,一个江南商业重镇,宋代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集市。据地方志记载:建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普济桥,古朴典雅,其桥身为紫沙石建成,又称紫石桥,俗称圣堂桥,近八百年的历史,依然保存完好,上海地区最古老石桥之一。普济桥在设计上,讲究艺术造型,故有“上海第一桥”之美誉。建于宋景定年间(1260——1264年)万安亭桥,跨市北,元至正二年建亭如穿廊,数间飞出。其出尽处,又有佛庐相向,高于亭埒。亭中四望,水天一碧,淀山峙其东,真奇观也。金泽四十二虹桥,万安桥为首。普济桥与万安桥,两座桥梁,最为古老。在造型上,不同凡响,桥面阔绰,形象古朴健硕,石廊亭,石栏处,留有花纹雕刻工艺。建于元代迎祥桥,为石柱上架条石作横梁,横梁上密排楠木作纵梁,纵梁上铺砌小青砖作桥面,两外侧贴水磨箩底砖。元代时,此桥东侧建有万寿庵,被列入金泽古八景之一,结构精致,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初建于明代天皇阁桥,为三孔连拱石桥,俗称“天王桥”,因桥北原有托塔天王庙,庙宇有阁,而故名。建于元代年间林老桥,一座漂亮单孔石拱桥,桥北有关帝庙,又名“关爷桥”。放生桥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又因桥头,有总管庙,又名“总管桥”。位于老街南市东圣江口的如意桥,建于元代年间,又称之为“祖师桥”。一座红彤彤彩虹似的普庆桥,为单孔木拱桥,宋代画家张择端笔下《清明上河图》里,一座相似的桥梁,具有汴京城内“汴水虹桥”之气象。位于上塘街商业中心的塔汇桥,单孔石梁桥,横跨北胜浜,与天皇阁桥,隔河相望。
金泽古镇,商业发达,淄博富饶,历史上古桥梁建筑之丰硕,大多建于宋元明清,同跨市河周边,气象源远,文脉深厚,沿着河埠走廊,东西南北,一座座桥梁,一衣带水,依依相望,步行于此,可谓梦里水乡,虹桥飞架。淀山湖农耕文明的摇篮,鱼米之乡,溪泽流金,春野麦浪滚滚,金秋十月,田野上稻花飘香。自古以来,金泽地方,水资源丰富,一方富庶之地。涓涓清溪,潺潺流淌,“穑人获泽如金”之意,大概就是这意思;也标志着稼穑社稷,五谷丰登。从事物本身而言,历史走廊里丰富多彩“桥文化”建筑,彰显着历史名镇,一种达观建筑风貌,深邃历史文化底蕴。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淀湖文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