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标题)(冰山理论)美·海明威《雨中的猫》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3-08-20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中的猫
(美)海明威
这家旅馆里只住着两位美国旅人。他们住在二楼,面朝大海,也面对着公园和战争纪念碑。公园里有大棕榈树和绿色的长凳。意大利人大老远跑来看战争纪念碑。纪念碑是青铜铸的,在雨里泛着光。这会儿正下着雨。雨水从棕榈树上滴下来。石子路上出现一汪汪积水。雨水滂沱,海浪裹着雨水像一条长长的线涌上岸,又沿着沙滩滑下去,然后再裹着雨水涌上来。泊在战争纪念碑旁边广场上的汽车都开走了。广场对面有个侍者站在咖啡馆门口,正朝着空荡荡的广场张望。
美国人的妻子正站在窗边往外看,外面有只猫刚好蜷缩在他们窗子底下一张滴着雨水的绿桌子下。那只猫缩紧了身子,不让雨水滴到身上。
“我要去逮那只猫咪。”妻子说。“我去。”丈夫躺在床上说。
“不,我去。外面那只可怜的猫咪想在桌子底下躲雨呢。” 丈夫靠在床头的两只枕头上,继续看书。
“别淋湿了。”他说。
他的妻子下楼去了。经过旅馆营业处的时候,店主起身向她哈哈腰。他是个老头儿,个子很高。
“下雨了。”妻子说。
“是啊,是啊,太太,坏天气,真是个坏天气。”
美国太太喜欢他,喜欢他接到任何投诉时都那么认真的态度;喜欢他的修养,喜欢他乐意为她效劳的模样;喜欢他作为店主的那种感觉,喜欢他那张苍老、严肃的脸和他那双大手。她怀着对他的喜爱,打开门向外张望。雨下得更大了。那只猫应该就在右边。她站在门口还没迈出去,背后有人为她撑开一把伞。原来是负责照料他们房间的女侍者。
“您可千万别淋湿了。”她面带笑容,用意大利语说道。毫无疑问,是店主派她来的。女侍者撑着伞,美国太太沿着石子路走到他们房间的窗子底下。那张桌子就在这儿,被雨水冲洗得鲜绿鲜绿的,可是猫不见了。她突然大失所望。女侍者望着她。
“您丢东西了吗,太太?”
“刚才有只猫。”年轻的美国太太说。“有只猫?”
“对,一只猫。”
“一只猫?”女侍者哈哈一笑,“雨里的猫?”
“对。”她说,“就在这张桌子底下。”她又加了一句,“噢,我可真想要它,我就想要只猫咪。”
“来吧,太太。”她说,“我们该回里面去了,要不您会淋湿的。”“我想也是。”年轻的美国太太说。
她们沿着石子路往回走,进门后,女侍者在外面收了伞。那个美国太太经过办公室时,店主在写字台那头向她哈哈腰。太太从心里觉得某些东西又渺小又麻烦。这个店主让她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却又十分重要。她一时觉得自己太重要了。
她走上楼梯,打开房门。乔治还在床上看书。“猫逮到了吗?”他放下书问道。
“跑了。”
“奇怪,会跑到哪儿去呢?”他把目光从书上移开,说道。
“我真想要那只猫。”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想要它。我就是想要那只可怜的猫咪。可怜巴巴地淋着雨对一只猫咪来说有点悲惨。”
乔治没有说话,目光又挪到了书上。
她站起身,在梳妆台前坐下,拿起镜子左照照右看看,从这一侧看到那一侧,又照照后脑勺和颈窝。
“你觉得我把头发留长好不好?”她一边再次端详自己的侧影,一边问。乔治抬起头来,看着她的颈窝,她的头发很短,像个男孩儿。
“我喜欢你现在这个样子。”
“这个样子,我可烦死了。”她说,“像个男孩子,真够恼人的。”“你看上去漂亮极了。”他说。
“我要把头发扎到后面,扎得又紧又光滑,在后脑勺盘个大大的髻,坠在后面沉甸甸的。”她说,“我真想有只猫咪坐在我的膝头上,我一摸它,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
“是吗?”乔治躺在床上应道。
“我还希望现在就是春天,我要对着镜子梳妆,我要一只猫咪,还要几件新衣裳。”“亲爱的,别说了,还是去读点什么吧。”乔治说着,又继续读他的书。
天很黑了,雨点敲打着棕榈树。
“不管怎么说,我都想要一只猫。”她说,“要是我没有长头发,也没什么别的好玩儿的,总能有只猫吧。”
乔治没有注意听,他在读自己的书。太太又望着窗外,广场上的灯都亮了。有人敲门。
“请进。”乔治说着,抬眼望去。
女侍者站在门口,怀里紧紧抱着一只大花斑猫。
“不好意思,打扰了,”她说,“老板让我把这只猫送给太太。”
(有删改)
【注释】①这篇小说写于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的美国女性正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她们要求和男性平起平坐,不再扮演受男性庇护并服从于男性的角色。小说反映了海明威当时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巧妙运用公园、战争纪念碑等空间场景,展示出不同场景所蕴含的象征意象和深层话语内涵,传递出了主人公无法言传的复杂而微妙的内心变化。
B.小说中的“美国太太”不顾下雨、拒绝丈夫帮助而执意要去抱回雨中的猫,是典型的美国新女性的代表;与之相反的是旅店侍女,她则是传统女性的代表。
C.雨敲打棕榈树的场景在文中一共提到了两处,分别在小说的开头和后半部分,都渲染了压抑的氛围,暗示了女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进行抗争面临极大困难。
D.当妻子提出要留长发,他说他就喜欢她现在的样子,由此可见丈夫对妻子的欣赏与爱;而旅馆老板将另一只猫送回的行为也反映了当时对新女性的肯定。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叙事视角来说,该小说采用的是全知视角,由一个无所不知的第三人称叙述者进行讲述,客观、真实地展示了故事的发展过程。
B.小说写妻子抱不到窗外桌下的小猫,坐在梳妆台前拿着小镜子仔细地端详自己,这一系列动作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这个女子的鄙夷。
C.女主人公在寻猫不得回到旅店之后,作者又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地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细腻地表现了她找不到猫而产生的烦闷情绪。
D.小说中有多处的人物对话,贴合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用语简洁明了,极富口语特点,体现海明威小说“电报式”的语言特色和风格。
8.在“至乐无如读书”的阅读分享会上同学们共同研读海明威的作品,有同学认为,该文若以“一个寂寞的美国妇人”或“不幸的婚姻”为标题,效果会更好。你的看法如何?请谈谈你的看法。

9.在刚刚学习的《老人与海》中我们了解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冰山”理论认为文学作品要像冰山一样只将它的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八分之七由读者深入挖掘。这篇小说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论。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6.D 7.B 8.①不同意这种看法。
②因为“雨中的猫”不仅是文章出现的一个真实角色,更是故事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全文因猫而起,止于得猫,故事完整生动。
③孤独无助的美国太太是在这只猫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映射了女主人公的不幸境遇,她们都孤寂无援、不平等、都渴求温暖关爱。
④用“雨中的猫”这个标题,并更能涵括作者所要反映的以男女不平等为中心的包括人际关系、家庭、婚姻等的系列社会问题。
⑤用“雨中的猫”这个标题,更能让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并留有余地,言简意赅。
⑥而“一个寂寞的美国妇人”和“不幸的婚姻”都太直白,而且包含的内容太单薄,不丰富。 9.(1)小说的情节是妻子发现雨中的猫,后冒雨寻猫,空手而归后向丈夫倾诉种种愿望,丈夫则一直闲躺在床上看书,最终老板派人送来另一只猫,这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2)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分析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隐藏的情节、情感、主题)
①可以推测出妻子看到侍女送来的大花斑猫后的反应、表现(雨中的猫的去向/老板送妻子猫时的心理活动/妻子表达诉求时丈夫的心理活动……)【隐藏的情节】
②可以通过人物的表现,分析出人物的情感。如:妻子空手而归后向丈夫倾诉种种愿望,背后展现了她敢于表达诉求,追求独立的强烈渴望(面对妻子的倾诉,丈夫一直闲躺在床上看书,背后展现了丈夫的冷漠与虚伪/最终老板派人送来另一只猫,背后展现了老板并未了解女性的真实诉求)【情感】
③可以分析出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如:体现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主体意识的渴望与觉醒的主题(体现了男权社会中男性权威对女性的压迫/暗示了女性挣脱传统桎梏、传统地位和传统角色的道路困难重重)【主题】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
D.“对妻子的欣赏与爱”错误,当妻子提出要留长发,结合丈夫前后的反应“乔治没有说话,目光又挪到了书上”“亲爱的,别说了,还是去读点什么吧”可以推断,面对妻子的倾诉丈夫是不耐烦的、敷衍的,并不是对妻子的欣赏与爱;“对新女性的肯定”错误,旅馆老板将另一只猫送回的行为也并不是对新女性的肯定,而是不理解她的真正诉求。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B.“这一系列动作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这个女子的鄙夷”说法错误。作者写妻子的这一系列动作,目的在于表现了这个女人烦闷、压抑和无奈的心情。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1)首先,要明确态度,即不同意这种看法。
2)从情节发展来看,小说以“猫”为线索展开情节:寻猫、失猫、送猫。女主人公因为不经意地发现了窗外雨中的猫而外出冒雨寻猫,未果失望而归,却意外收到了旅店老板派人送来的猫。全文因猫而起,止于得猫,故事完整生动。
3)从人物塑造来看,这个孤独无助的美国少妇并非心血来潮爱上了猫,而是在这只躲在窗下避雨的流浪猫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和它都是一样的孤寂无援,都渴求温暖关爱;同时,她也想借下楼找猫之机吸引她丈夫的注意力。猫的柔顺弱小的形象,在凄风苦雨中孤寂无援的处境,形象地映射了女主人公的境遇,女人想救雨中的猫,隐喻在男性掌握主导权的世界中拯救自己。
4)从小说的主题来看,结合注释“当时的美国女性正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小说反映了海明威当时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思考,《雨中的猫》这一题目高度体现了“冰山原则”的特点,它浓缩了作品的中心思想,映射了女主人公的不幸境遇,海明威从女性的视角细腻地描绘出了她们内心的渴望和苦闷、需求和言行,传达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附属地位和渴望改变处境的强烈愿望,并留有余地,表达更加言简意赅。
5)作者并不以含义更直白的如“一个寂寞的美国妇人”或“不幸的婚姻”等为标题,因惟有原题,更能让读者展开想象,并更能涵括作者所要反映的以男女不平等为中心的包括人际关系、家庭、婚姻等的系列社会问题。
相较而言,“一个寂寞的美国妇人”和“不幸的婚姻”过于直白,包含的内容过于单薄,没有“雨中的猫”丰富。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情节安排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分析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然后根据这八分之一去推测隐藏的八分之七。
先看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雨中的猫》叙述的故事简单明了,但因作者巧妙安排的故事情节而起伏跌宕,意味深长。在《雨中的猫》讲述的故事中,女主人公首先是因无聊呆坐窗前而发现了一只在雨中的猫,心生怜悯而冒雨出门寻猫,丈夫则一直闲躺在床上看书,对妻子的举动视而不见。妻子空手而归后,向丈夫表达了她想要实现的简单的种种愿望,丈夫毫不客气地一一否决。最后,峰回路转,旅店老板派人送来了一只大花斑猫。尽管并不是原来雨中的那只小猫,海明威在故事的描写中并不介入个人的评论来影响读者的感受,但他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却令读者不知不觉地意会了他的个人看法,并在内心与他产生共鸣。
再看隐藏的八分之七。
如情节上,故事中省略了不少情节,比如,在写妻子要去“逮那只猫咪”时,只在上文写了一句“那只猫缩紧了身子,不让雨水滴到身上”,就把妻子想要逮猫的原因和她此时的心情含蓄表达出来;比如从妻子冒雨且反复强调要去找猫的言行可以推测出她看到侍女送来的大花斑猫后的表现反应,也可以通过丈夫对妻子的态度推测出他听到妻子诉求内心的想法,这些是隐藏的情节。
如形象情感上,妻子没有寻到雨中的猫,回来后向丈夫倾诉种种愿望,如“我真想要那只猫”“你觉得我把头发留长好不好?”“我要把头发扎到后面,扎得又紧又光滑,在后脑勺盘个大大的髻,坠在后面沉甸甸的”“我真想有只猫咪坐在我的膝头上,我一摸它,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我还希望现在就是春天,我要对着镜子梳妆,我要一只猫咪,还要几件新衣裳”,对妻子坐在梳妆台前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对话虽然十分简单,却把一个要求和男性平起平坐、不再服从于男性然而却又极其矛盾地希望回归传统女性角色的当时美国新女性写得活灵活现;作品中丈夫一直看书,而陌生的旅店主人看到女主人公冒雨寻猫而给她送伞,以及最后给她送来了一只“替补”的猫,这三个情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面对妻子的倾诉,丈夫只是简单地应付妻子,寥寥几笔,但是一个冷漠、虚伪的男子形象却跃然纸上。
如主题上,文中通过妻子寻找一只雨中的猫以及反复倾诉自己的诉求等行为,体现的是女性主体意识的渴望和觉醒;而丈夫对妻子诉求的漠视、无视则是体现了男性权威对女性的压迫;而老板送来另一只猫体现出对女子寻猫真正意图的不理解,这也就意味着女性想要挣脱这些枷锁面临的困难是很大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