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皇帝生活节俭到夸张,大臣穿补丁衣服上朝,皇后过生日吃面条

 阿年282 2023-08-20 发布于河南

清朝晚期虽然是一个屈辱的时代,但是但凡了解历史的人都不得不承认,清朝皇帝恐怕是过去所有朝代中品行最端正的一群人。

有的同学可能会反对,且听我说。惯常我们所了解的古代历史都会发现,一个朝代到了末期时,它的君王都是十分昏庸,安于享乐,不问政事,譬如最具代表性的明朝。

这倒不是贬低明朝,你瞧瞧明朝皇帝们干的那些事,一个比一个不靠谱,不上朝的不上朝,爱干木匠的爱干木匠,皇帝不当喜欢跑去当将军的,除了最后一个崇祯好歹最后扳回一点脸面。

中后期的皇帝们是一个比一个不靠谱,清朝皇帝们则几乎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即便在晚期的咸丰、同治朝,这些皇帝也至多只是能力不济,但还没有沉沦到安于享乐,不问政事的地步。

像在道光朝,虽然这人政治能力虽然不出色,不仅打输了鸦片战争,还签订了《南京条约》。这些都是他在政治上无能的表现,但就他个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做派端正的皇帝。

首先你看清朝皇帝似乎都不怎么爱女人,除了一个乾隆和慈禧,其他人都不怎么爱乱花钱,尤其是这位道光皇帝,节俭那是在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

节俭是一种美德,这是毋容置疑的,无关贫富。道光帝虽然贵为皇帝,但是却似乎没有什么物质欲望,他不仅是一个极简主义者,还是一个素食主义者。

道光皇帝很少吃肉,不知他是为了省钱还是骨子里就是一个抠到家的严监生,据说他为了节俭,还派出太监到紫禁城外购买老百姓吃的烧饼果腹,和自己的皇后钮祜禄氏就着白水就是一顿。

这首先是在吃上面的节俭,为了减少内廷开支,他还给内廷经费设置了一个上限,规定每年的经费不得超过20万两白银。这看似依然是一笔天文数字,但你只要想象一下内廷东西六宫居住着一群地位尊崇的嫔妃们,你就会感到诧异了。

以至于这些嫔妃们因为苦于囊中羞涩,连新衣服都添置不起,道光帝是指望不上了,只能自己跟着皇后过起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

当然,我们也不必把这些嫔妃们的生活想象得太惨,会沦落到食不果腹的地步,只能说经费遭到腰斩后,嫔妃们的生活确实不如以前那样滋润。

都说上行下效,西晋时代的晋武帝司马炎生活奢侈无度,臣子们也跟着效仿,以至于社会弥漫着一股糜烂的风气,王凯和石崇斗富,司马炎还对此表示支持。

道光勤俭节约,道光朝的大臣们自然也要跟着主子学,这也得益于道光皇帝经常对这群大臣们吹风,要求他们勤俭生活。于是,道光朝出现这样一道奇景,这群国家的最高统治集团个个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上朝,就跟丐帮开大会似的。

但其中多少是为了迎合圣意,恐怕也是不难想象的。

譬如有些大臣为了迎合道光皇帝的心思,就把家里的新衣服拿到市面上去换打了补丁的旧衣服,结果京城里的旧衣服价格飙升,最后竟然比新衣服还贵。

最有趣的是道光皇帝的第二任皇后过生日的时候,按照惯例要宴请满朝文武大臣,但节俭的道光帝命令御膳房只准杀两头猪,结果一场生日宴会大家都坐在一起吸溜猪肉面条子。

皇太后过生日,按照之前的惯例,那少不了肯定是要花费一大笔银子,但是道光皇帝舍不得,就下了一道圣旨说:

天子以天下养,只须国泰民安,便足以尽颐养之道。皇太后节俭垂教,若于万寿大典过事铺张,反非所以顺慈圣之意。万寿之期,只须大小臣子,入宫行礼,便足以表孝敬之心,勿得过事奢靡,有违祖宗黜奢崇俭之遗训。

一群大臣自然揣摩出道光皇帝不愿花钱的心思,于是纷纷表态说愿意出钱筹办,不用花内务府的钱。道光皇帝自然是开心无比,于是成立一个皇太后万寿庆典筹备处。

让当时十分受宠的郭佳·穆彰阿负责这件事,结果这家伙接着这件事对官员们大行敲诈之事,少则一百两,多则数千上万两,据说就这一次他就从中得到1000万两白银的好处。

最后真正花到庆典上的钱少之又少,反正道光帝也不愿多花钱。

结果讽刺的是,道光皇帝尽管如此节俭,但是一场鸦片战争打下来就赔了2100万给英国,这恐怕是道光节俭一辈子也积攒不下来的天文数字。

其实节俭是好事,但像这种“道光式”的节俭则完全是毫无必要的抠门了,道光不愿乱花钱,但是又没有把这些节约下来的钱用在刀刃上,结果无非是不愿花自己的钱罢了。

而这位皇帝虽然勤勉节约,但是由于缺乏进取精神,没有看到当时世界发生的巨变,鸦片战争以后不思进取,虽有好评但却无所作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