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丽霞用经方】《千金》三黄汤加味治中风历节疼痛

 金坛区 2023-08-20 发布于江苏

作者/洛阳何丽霞


图片

W某,女,67岁,于2023年8月9日就诊。

体貌:体瘦,肤黄白,眼睑轻度浮肿,驼背,身高160厘米,52公斤。

主诉:头晕乏力、浑身骨节疼痛2个多月,加重1周。

病史:类风湿性关节炎史十余年,今年5月13日因“头晕、乏力、浑身骨节疼痛、行走困难”住院,西医治疗好转后出院,用药不详,出院诊断为“1:丘脑梗塞;2:类风湿性关节炎;3:继发性干燥综合征;4:高血压病3级;5:肝内胆管结石,肝囊肿;6: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并斑块形成、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形成。”出院带药:硝苯地平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匹伐他汀钙分散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如意珍宝片等。于6月3日又感染“新冠病毒性肺炎”住院治疗18天,咳嗽虽愈,但全身骨节仍疼痛不适,体力明显下降,多处服西药乏效,近1周受凉后加重来诊。

刻下:头晕、头疼,怕风冷;疲劳、乏力甚,腿软,不能干家务,稍动即心悸、大汗淋漓;浑身大小关节疼痛,左侧胯关节疼甚,每天外贴止痛膏;双手手指拘挛伸不直,经常腿抽筋,行走困难;眼胀,视物模糊;心烦、眠差;纳食尚好,口干,味觉减退,大便干,2-3天1次。

查体:唇红,舌前1/3偏红,舌体胖大,苔稍腻,舌下瘀脉,脉弦细数。血压140/80mmHg。双手多个指间关节肿大变形。双下肢无浮肿,左下肢静脉曲张。




图片
图片



既往史:高血压,肺结节,甲状腺结节。

诊断:中风、痹症,《千金》三黄汤证。

处方:千金》三黄汤加味。

黄芩15克,黄芪30克,麻黄15克,独活10克,细辛9克,天花粉20克,生大黄10克(后下),煅牡蛎15克。7剂,代煎,早、中饭后服。

8月18日第二诊:诉服药第1顿后2个小时即觉疲劳乏力减轻,浑身骨节疼痛减轻,腰能直起来了,能干点家务了;现头疼消失,头晕减轻,眼睛较前清亮;活动后心悸消失、出汗减少;未再腿抽筋,手拘挛消失,已能伸直;睡眠仍差;食欲好,味觉恢复,大便前三天1天2-3次,软便,后几天1天1次;唇红,舌红苔净,舌下瘀脉,脉弦滑。血压110/70mmHg。黄芪加至50克,独活加至15克,余药量不变,7剂继服。




图片
图片




按语:

1、《金匮要略》:“《千金》三黄汤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十余年,间断中西医治疗病情稳定,已停药2年;2个多月前受凉后罹患“中风”后出现“头晕、头疼,浑身关节疼痛,肢体不遂,手指拘挛不能伸直,腿抽筋,继而“新冠肺炎”后疲劳乏力加重,稍动易汗,心悸,心烦,眠差,怕风冷,唇红,舌红,脉弦细数”为较典型的《千金》三黄汤方证。

2、唯原文中有“不欲饮食”,似与此患不符,可见非必见证;况原方中有黄芪,其药证为乏力、汗出、浮肿,一般是能食的;因其便秘加生大黄,心悸、汗多加煅牡蛎,口干加天花粉。


《经方》声明:本刊的读者定位为临床医师,请勿仿方抓药(后果自负),中医需要望闻问切,请查阅各地经方门诊导航2023版就近面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