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月”来临,七月初五初六“开天门地门”,下雨有什么预兆?

 tmy1963 2023-08-20 发布于湖南

惠农圈

08/19 09:00农民的聚集地,三农的信息厅,服务农民,不变初心!  来自北京

45.6万阅读

每年农历七月,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太祥瑞的月份。根据民间传说,这是一个“鬼月”,因为据说在这个月份,阴间地府的大门会开启,亡灵和孤魂野鬼会来到人间游荡。这也是我们流传至今的鬼节和中元节的由来。

其实这种说法也暗含了一些天文地理知识。七月份正值夏季转为秋季之际,阴雨和寒流增加,天气转凉,这在古代农业社会往往预示着收成和疫病。所以人们用“鬼门开”来隐喻这个转折期的不稳定和险象。

七月初六有“开天门”之说,意味着天道变化,也被认为是鬼魂可上天堂的日子。如果这一天出现大雨,老一辈会说今年秋天可能比较冷,需要早做准备。

针对这些传统说法和民间习俗,我们需要理性分析,也可以借鉴其中反映的自然规律。本文将进一步探讨七月鬼节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并给大家一些顺应自然、迎接季节变化的小妙招。让我们共同度过这个烦躁的季节,保持正能量迎接金秋。

七月鬼节的由来和民间传说

每逢农历七月,许多地区都有举行祭祀亡灵的传统,这就是我们俗称的“鬼节”。七月为何与阴间鬼怪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与古代的节气文化和独特的民间传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伯伯说,她小的时候,每年七月就要帮着母亲准备冥纸等祭品,抹一把墨汁在脸上和手臂,表示正值鬼节要警惕鬼魂活动。伯伯还记得祖辈说起七月鬼节的各种可怕传说,比如城隍爷打开地府大门,所有的孤魂野鬼都跑出来到阳间寻找血食,路上要多念佛语驱鬼才行。

其实这些说法来源于古人对阴阳转换的思考。七月天气转凉,阳光渐弱,阴气开始盛行,所以被认为是阴间鬼神力量强大的时候。加上古代疾病多发,死亡率上升,人们便联想到死者亡灵回归人间,产生了鬼节的说法。

七月也是一年中多雨的时候。据说每逢下雨天,地府中旗门洞就会开启,淹死的孤魂就会从洞口爬出来,这时候更要小心鬼魂进屋躲雨。所以老祖辈规定鬼节时不能打开伞在屋内,否则就等于把阴间之门打开了。

还有传说说,七月天气潮湿,路上积水较多,都是刚从阴间出来的亡灵在阳间留下的气息。所以七月行路要留心绕过水洼,否则可能会被那些怨气冲天的死去之人盯上,招来祸端。

当然,这些只是古人的一种说法和想象。但七月鬼节也反映出古人通过节气感知自然变化的智慧。七月鬼节的传说警示我们要注意季节转变时的气候变化,适当调整生活,并与自然保持和谐,祭祀祖先则可增强家庭团结

七月初五初六天门地门之谜

每年农历七月初五,人们都说是“地门”打开,阳间的人可以下到阴间去;到了七月初六,人们又说是“天门”打开,冥冥之中的鬼魂灵怪可以来到人世间游荡。这就像人间与冥界之间在这两天洞开大门一般,来来往往不绝于道。

根据一些长辈的描述,在他们小时候,家里老一辈就经常提起天门地门的传说,警告小孩这两天要注意安全,不要单独外出,以免遭遇来到人间的鬼怪。孩子们听了往往会害怕不已,生怕夜晚在房外见到鬼的身影。

其实,所谓的天门地门仅仅是传说,它暗喻着一个自然规律。七月正是季节交替的关键时期,阴阳气息变化剧烈,阴气开始抬头,这在古时被视为鬼神活跃的征兆。老一辈用通俗易懂的“天门地门说”来提醒小孩要注意安全。

天门地门其实也与古代的鬼神崇拜有关。在古人心中,鬼魂灵魂并非可怕的存在,而是需要礼敬和抚慰的。人们相信在特定的日子敞开门户,可以让鬼神灵感受人间,获得祭祀。这成为许多阴阳家谨守的仪轨。

每逢七月五六日, 家里老一辈都会烧香点蜡,摆上果品祭品,虔诚地对“天门地门”叩拜祈祷。祖父说这是为先人辟邪,也为家人祈福。这种古老的传统或许当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现代人不必迷信天门地门的说法,但也可以理解其反映的自然现象。每逢传统鬼节前后,我们还是要注意调整生活作息,多与家人团聚,减少外出旅行。因为季节转换容易引发身体不适,这时候静养都是有益的。

七月初六天气预兆秋天天气

“七月初六雨淋头,今秋寒冷穿厚棉。”这句老祖宗留下的谚语预言了一个自然规律——观察七月初六这天的天气情况,就可大致预知接下来的秋天天气会是个什么样子。

我的老伯伯说,他小时候常听父亲念叨这句话。在老家乡下,七月初六那天,所有人都会格外留心天气的变化。如果这天阴雨绵绵,祖父就会一脸严肃,对伯伯他们说:“看,天公作美,今秋怕是又冷了。去把棉袄棉鞋找出来,赶紧补补,到时候又该穿咯!”

作为孩子的伯伯当时并不明白这其中的原因,只是稀里糊涂地照做。而到了秋天,如果真的天气转冷,每每穿上准备好的棉衣,伯伯就会惊叹老人的预言灵验。

后来伯伯长大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老一辈能预测天气的秘诀就是依靠七月初六这天的天象。七月属于季节转换期,北方开始有秋老虎、寒流来袭的可能。如果七月初六这天出现大雨,说明雨水和冷空气较多,那么入秋后北方就更容易被冷空气影响,天气会明显转凉。

而过去生活习惯接近自然的老一辈,主要依靠实际观察来感知天气的变化。他们不看天气预报,却能靠著过去的经验判断未来的气候趋势。这样才有了“七月初六闹雨,秋天早置衣”的说法。

七月初六的天气预兆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古人密切观察自然规律的智慧。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验证其适用性,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兼收并蓄,传统与现代互相结合,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气候的变化,安然度过各个季节。

七月鬼节厄运的文化内涵与化解之道

每当进入辛苦的夏收时节,疾病经常会蓄势待发,不少人就因时疫而逝,冥冥之中自有因果。丰收之年,民众转换劳逸,疫情缓解,倒也无妨。但一旦遭遇水旱灾害,瘟疫就难免要来袭。七月正是这样的季节节点,古人便把浮沉的预感化为鬼神信仰,盼能祈福驱邪。

于是出现了许多传统驱散厄运的手法。普通百姓会在家中挂些菖蒲、艾草等植物,燃起油灯或蜡烛,以驱遣阴暗。进食时忌口生冷,多吃些姜、蒜等温热食物。还禁用锋利器具,以免断气运。村镇寺庙里也会举办法事,超度游魂,为群众消灾解难。

看似迷信,但这其中也有科学合理的地方。如今医学证实,七月高温多湿,容易滋生细菌疾病,多吃蒜姜具有杀菌防病效果。合理饮食,适当避让,也有益健康。至于驱鬼法事,缓解心理压力,加强家庭凝聚,于民俗传承也不无裨益。

科学照明下,我们不必迷信七月鬼神。但可以汲取传统智慧中的丰富营养,融入现代文明中,使生活更趋合理。消弭困难的智慧和勇气,永远是人类向前的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