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国锋:帮助村民选屋场

 城北十五里666 2023-08-20 发布于北京

建设韶山灌区这一湖南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时,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华国锋任灌区工程总指挥兼政委。他带领10万民工建设大军,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奋战,仅用10个月的时间,工程总干渠、北干渠就建成通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韶山灌区依然在灌溉长沙、湘潭、娄底三市7个县市区的100万亩农田。工程惠及群众,建设过程中华国锋也一直同群众心贴心,他经常教育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

1965年7月底的一天,天色灰蒙蒙的,像要下雨,湘乡县城关镇新场村谭金娥家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其中一位身材魁梧的同志,一进门就亲切地握住谭金娥两口子的手,笑着说:“今天,我们是特地来和你们一起找屋场的。”原来,谭金娥家是韶山灌区修渠的拆迁户。听村干部介绍这位同志是华国锋,谭金娥两口子连连说:“不用了,不用了,怎么好麻烦华书记呢?”一边就准备倒茶。华国锋拉住两人,说:“我们先去选好屋场地再回来喝茶。”就这样,华国锋一行人陪着谭金娥两口子在村子里转了起来。走了几个地方后,谭金娥心里直打鼓,人家一个省委书记,整个工程的总指挥,工作该多忙,为自己一家的一块屋场地操这么多的心,太过意不去了。走到渠边一块菜土旁时,她对华国锋说:“华书记,别找了,就砌在这里行了。”华国锋看了看地势,摇摇头说:“这里潮湿,容易生病,再说,你家孩子小,住水边也有危险。”这番话让谭金娥眼泪都要落下来了。一连找了7个地方,最终选定了塘湾竹子山的一块地。华国锋一行却连一口茶都没喝,又赶往下一个地方了。

谭金娥家选好了屋场地,第二天就叫了人来打地基。她没想到的是过了没几天,帮忙选屋场的华书记居然第二次来了他们家。打过招呼后,华国锋顺手拿起扁担就要挑土。谭金娥两口子都没拦住,旁边的人介绍,“华书记现在在灌区建设工地上是和民工们一样劳动的”。后来,谭金娥两口子硬是抢过了扁担和筐,华国锋说:“那我就不在这里耽误你们工夫了,明天我叫几个人来给你们家帮忙砌房子。”第二天,果然来了几个民工帮忙。没多久,谭金娥全家就住进了5间宽敞明亮的新瓦房。

Image

1966年春节到了,屋外大雪飘飘,谭金娥家的新房里却是温暖如春,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火炉旁。敲门声响起,前去开门的谭金娥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外面那个身上披着雪花、鞋上沾满泥水的魁伟身影,不是华书记是谁啊!一家子赶紧把华书记迎进门,华国锋跟他们一一握手问候新年,又问住在这里好不好,说:“修渠以来,我一直挂念着你们的房子,今天特意来看看,亲眼看看,就放心了。”谭金娥一家子激动地说:“感谢党的关怀,感谢领导的关心!”

住在附近的村民听说华书记来了,都赶了过来,围了一屋子的人,好不热闹。华国锋告诉大家,韶山灌区共有700多户拆迁户,现在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谭金娥的邻居肖老太太家也是拆迁户,她兴奋地扯着华书记的胳膊,连拉带请地说:“华书记,我家的房子也挺好,请您过去看看吧!”华书记高兴地说:“好,好。”站起身来,乐呵呵地又上肖老太太家去了。

来源:《湘潮》2022年02期,作者刘瑛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