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外科手术后的自我管理

 新用户30164349 2023-08-21 发布于天津

胸腔闭式引流管

一根直径类似于成人小手指粗细的管道,从胸腔引出,连接到一个装有水的瓶子中。这个瓶子叫做“水封瓶”,这套管道全名叫做“胸腔闭式引流管”。

胸腔引流管:开胸,或者微创胸腔手术后的患者,绝大多数会常规放置一根甚至多根胸腔引流管。就是一根直径类似于成人小手指粗细的管道,从胸腔引出,连接到一个装有水的瓶子中。这个瓶子叫做“水封瓶”,这套管道全名叫做“胸腔闭式引流管”。

胸腔内正常情况下是负压,如果与外界相通,会不断有气体进入胸腔内,造成张力性气胸,压缩肺组织引起呼吸困难。所以不要小看这套管道,应该说,自从发明了闭式引流系统,胸外科手术才成为可能。

胸科手术,无论是大开胸还是微创,都有胸腔开放的过程。术后胸腔恢复密闭后,内部残余的气体需要排出,手术创伤引起的渗出液体也需要排出,否则会压迫肺组织引起呼吸困难。另外,手术后需要观察胸腔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脓胸时需要尽快引流出胸腔内脓液。这些都需要用到胸腔闭式引流管。

手术结束时,主刀医生会根据手术方式、困难程度等决定如何放置引流管,多数情况下是一根,少数是两根,特殊情况下甚至还有两根以上的,俗称“排炮式引流”。

引流管一般连接单腔水封瓶,引流管末端置于水面下2cm左右,可以有效阻止气体进入胸腔,依靠患者自身呼吸和咳嗽的力量引流出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特殊情况下,引流管会连接“负压引流瓶”,是一种多腔胸引瓶,经过调压系统后连接到墙壁负压。负压引流的目的,是依靠外加的固定力量,促进胸腔内液体和气体的加速排出,有助于肺组织复张和患者早日康复。

术后早期,胸引管引流出的应该是血性液体,根据病情和手术的不同,颜色可能深浅不一。正常情况下,胸引管里的颜色会逐渐变浅,大概术后三四天变为淡黄色,量也会逐渐减少。每位医生的拔管标准不一样,都没有原则性错误,大多数是24小时量少于200毫升就可以考虑拔管了。

警惕

一、活动性出血

二、乳糜胸

三、胸引管有气体引出

        (1)肺断面漏气

        (2)支气管残端瘘

1一、活动性出血

如果颜色很深,特别是像类似鲜红的血液,需警惕活动性出血可能。此时值班医生会查血常规,照胸片,也可能把胸引管里的液体按血常规送检验,目的是看胸引液里的血红蛋白含量。

如果血液中血红蛋白与胸引液中的血红蛋白值非常接近,基本上可以断定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此时是否开胸止血取决于两条:引流量是否超过200毫升每小时,并持续2-3小时以上;或者引流量不多,胸片可以看到胸腔内怀疑有大量血凝块存在。这两种情况下一般都必须果断二次手术止血了。

另外,胸腔引流的血性液应该是不凝状态,如果胸引管或者胸引瓶里可见到match血凝块,需引起高度警惕。

2‍二、乳糜胸‍

少数病人术后引流液体是粉红色,或者像“自来水”一样清亮,而且量比较大,每天能达到数百甚至上千毫升。此时有可能是发生“乳糜胸”了。

乳糜胸是指淋巴管里的淋巴液不停渗出到胸腔里,而且不会自行停止,属于手术并发症之一。以前发生乳糜胸时,很多病人需要二次手术结扎胸导管;现在大家发现,奥曲肽对于术后乳糜胸有相当好的治疗作用,避免了一部分(不是全部)病人承受二次开胸的痛苦。

3‍三、胸引管有气体引出

如果术后胸引瓶的水面有持续或间断气泡冒出,证明胸引管有气体引出,情况会略复杂一些。

(1)肺断面漏气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如果是肺部手术,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肺断面漏气,跟病人本身的肺质量有关。一般来说,长期吸烟,伴有肺气肿或支气管扩张、先天性肺发育不良的患者容易术后漏气。根据病情和手术方式,每个病人的漏气程度不一样。

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对漏气程度进行从轻到重的区分:a、深咳嗽少量漏气,呼吸和说话时不漏气;b、轻咳嗽时漏气,呼吸和说话时不漏气;c、说话时漏气,呼吸不漏气;d、正常呼吸,甚至夜间睡眠时呼吸仍然漏气。

漏气轻重程度决定了愈合时间,但不是绝对的。愈合时间更多取决于病人的肺质量,手术方式以及营养状况。肺断面漏气确实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也没有太多的治疗手段。所幸的是,绝大多数肺断面可以自己愈合。

主要的处理包括: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把胸腔里的气体排出来;充足均衡的营养;适当的活动;预防肺部感染。

这里说的预防肺部感染不是指的一直用抗生素。实际上,胸引管拔除之前一直应用抗生素,对预防感染用处不大,也容易引起二重感染。正确做法是防止受凉,引流通畅,万一出现感染症状(咳嗽、咳痰、发热、白细胞增高)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抗生素使用。

那么,究竟多长时间能愈合呢?一般来说,术后漏气1-2周内都能自行愈合,少数情况下时间会延长,甚至有长达数月的。如果长时间漏气不停止,在没有发热,引流通畅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带管出院,定期回医院复查。无论如何,回家后病人可以得到最好的照顾,相应的感染发生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毕竟,医院的环境总不如家里干净。

(2)支气管残端瘘

还有一种漏气叫做“支气管残端瘘”,是指肺叶切除后支气管断端部分裂开导致的漏气。发生率极低,处理起来也非常麻烦,在这里无法详细叙述了。

那么,手术后胸引管需要注意什么呢?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1、胸‍引管一般都是“缝”在皮肤上了,轻度的牵扯不会把引流管从体内拔出来,但会引起一定的疼痛,所以活动时注意不要牵扯引流管;

2、下地活动时需携带引流瓶,注意引流瓶离开地面即可,不要高于身体,否则瓶内液体可能倒流到体内造成感染;

3、静止时,请注意胸‍引管不要打折或者压迫,会影响引流效果;

4、管道之间有接口,有经验的医生会用胶布给固定好。偶尔会有接口脱开现象,此时因为胸腔内的负压,气体会进入胸腔。不用紧张,先用手折叠胸引管防止气体进一步吸入,然后马上找医护人员处理。在重新连接后,有意识多做几次深咳嗽,基本上能把吸入的气体排出;

5、假如术后胸引管从体内脱出,也不用紧张,先用干净的布料压住伤口,马上找医务人员处理。一般值班医生包扎伤口后,会常规照胸片观察胸腔内有无大量积气或积液,然后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重新放管。也许分析病情后,会暂时观察,不急于重新放置引流管;

6、某种情况下,比如肺漏气持续不愈合,需要带管回家,此时对胸引管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带管时间长了,局部伤口会水肿糜烂,相应的固定缝线也会从皮肤脱开,导致引流管脱出。一般每两周需要特别注意一下固定线,可以重新缝合固定,也可以用胶布和绷带把引流管固定在身体上。假如长期带管后引流管脱出,需马上回到医院。长期带管的患者身体已经形成隧道,数小时之内还不会闭合,重新放管没有任何阻碍。如果回到医院时间过长,可能重新放管会非常困难;

7、引流管拔除后可能会有或多或少的液体从引流口流出。不用惊慌,属于正常现象。找医生换药,必要时重新缝合,基本都能解决。有些体型偏瘦患者缝合后仍然有漏液现象,跟皮下组织太薄有关,可以在咳嗽时有意识压迫伤口,耐心等待,几天时间内一定能自己愈合好;

8、引流拔除后,局部有缝线需要拆掉,一般在拔管后2-3周才可以拆线,再晚一点也没问题,拆早了局部伤口反而容易裂开。拔管后可以每周换药一次,如果局部有点分泌物,不用紧张,是缝线刺激造成,不是“化脓、感染”,也不需要特殊处理 ,等待伤口干燥(肯定会的)后再考虑拆线。假设拆线后局部伤口裂开,也不用紧张,一般就是表皮没愈合,每周换药一到两次,很快就能长好。千万不要盲目清创,我们甚至有个病人,盲目清创,剪线头,最后一直通到胸腔里造成二次感染,后续处理非常麻烦。

少量气胸,或者胸腔积液患者,医生可能根据病情,放置类似输液管粗细的引流管,采取抽吸或者接引流袋的方式引流。注意引流管不要打折、拉扯、脱开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