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初,并州刺史东平毕轨[1]及邓飏[2]、李胜[3]、何晏[4]、丁谧[5]皆有才名而急于富贵,趋时附势,明帝恶其浮华,皆抑而不用。曹爽素与亲善,及辅政,骤加引擢,以为腹心。晏,进之孙;谧,斐之子也。晏等咸共推戴爽,以为重权不可委于人。丁谧为爽画策,使爽白天子发诏,转司马懿为太傅,外以名号尊之,内欲令尚书奏事,先来由己,得制其轻重也。爽从之。
二月,丁丑,以司马懿为太傅,以爽弟羲为中领军,训为武卫将军,彦为散骑常侍、侍讲,其馀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贵宠莫盛焉。爽事太傅,礼貌虽存,而诸所兴造,希复由之。爽徙吏部尚书卢毓为仆射,而以何晏代之,以邓飏、丁谧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
晏等依势用事,附会者升进,违忤者罢退,内外望风,莫敢忤旨。黄门侍郎傅嘏谓爽弟羲曰:“何平叔外静而内躁,銛巧好利,不念务本,吾恐必先惑子兄弟,仁人将远而朝政废矣!”晏等遂与嘏不平,因微事免嘏官。又出卢毓为廷尉,毕轨又枉奏毓免官,众论多讼之,乃复以为光禄勋。孙礼亮直不挠,爽心不便,出为扬州刺史。
费祎进兵据三岭以截爽,爽争嶮苦战,仅乃得过。所发牛马运转者,死失略尽,羌、胡怨叹,而关右悉虚耗矣。
傅嘏谓爽弟羲曰:“何平叔外静而内躁,銛巧好利,不念务本,吾恐必先惑子兄弟,仁人将远而朝政废矣!”
来自: 扫地僧一一 > 《4272、读史悟道》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司马懿夺权时,跟随曹操起家的旧部为什么不帮助曹氏维权?
这五个人,大将军曹宇是曹叡的皇叔,而且和曹叡关系极好,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曹肇是曹休的儿子,夏侯献是夏侯渊的孙子,而秦朗虽然不是...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的绝地反击,曹爽自取灭亡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的绝地反击,曹爽自取灭亡。曹爽、司马懿被定为辅政大臣。辅政之初,曹爽对司马懿毕恭毕敬,司马懿也回之以礼,然而...
魏明帝托孤的名单中并没有司马懿,后来是谁让他改变了主意
公元238年冬,魏明帝生病,后来病情加重,就开始安排身后事,以燕王曹宇为大将军(魏武帝曹操的儿子),和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
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离不开这两个秘密盟友的相助
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离不开这两个秘密盟友的相助。最后,任命司马懿为太傅,则是一种真正的尊崇,太傅与太师、太保一样,作为自古以来...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111)——这二人才是曹魏衰落的罪人
上期聊到曹睿本是想以曹宇、曹肇、夏侯献、秦朗等宗室人员来做托孤大臣辅佐曹芳,没想到四天过后就改变主意,以曹爽、司马懿为托孤大臣...
《史说三国》之七十三:曹叡遗托司马懿
《史说三国》之七十三:曹叡遗托司马懿。明帝召刘放、孙资入 卧室,问他们说:“燕王为什么这样?”回答说:“燕王等人知道自己不堪大任...
高层换人,中层施恩,下层宣传,这才是权力斗争的正确步骤
高层换人,中层施恩,下层宣传,这才是权力斗争的正确步骤“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
闲话“儿皇帝”(44)曹芳
不久,曹睿召刘放、孙资入内,问道:“燕王曹宇在干什么?为什么不来看俺?”刘放、孙资异口同声:“燕王知道自己能力有限,难当大任,不敢来见皇上。”曹睿病痛难忍,心中焦躁,顺口说道:“不敢算了...
曹魏宗室的一句“指桑骂槐”之言为什么断送了曹魏江山?
曹魏宗室的一句“指桑骂槐”之言为什么断送了曹魏江山?于是曹睿决定任命燕王曹宇为大将军和首席托孤大臣,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