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夕到了,俗语“女不过七七,男不过八八”是什么意思?很多人理解错了

 三农小毛 2023-08-21 发布于湖南

七夕情人节就到了,在8月22日,也就是在处暑节气(8月23日)前一天就要迎来我国传统的七夕节了。

现在的七夕节,也被称之为“中国情人节”,特别是一些商家都会特意以此来进行营销,还有些情侣也会特意在这一天结婚,认为这样不仅浪漫,而且非常有意义。

但是在古代的时候,七夕虽然是一个挺古老,也很热闹的一个节日,可是在以前一直都没有演化成为“情人节”的,甚至在民间还避讳在七夕这天结婚。

由于这个节日是在农历的七月初七,而且是在晚上过节,所以叫它“七夕节”。最初的七夕节是从心宿演变而来的,但从始至终都没有演变出情人节的定义,

在古代七夕节,也叫“乞巧节”,而乞巧的意思是指对女子技能的要求,即在这天女性都会聚集在一起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如今七夕节又到了,在民间有一句俗语“女不过七七,男不过八八”,它说的又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都给理解错了。

现在不少的年轻人看到这句俗语的时候,都会以为它就是和七夕节有关的,因为七夕节就是在农历的七月初七。

也有些人则认为它是和我们过生日有关的规矩,认为女性不应该过四十九岁,或者是逢“七”的生日。而男性则不应该过四十九岁和“逢八”的生日。但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

俗语“女不过七七,男不过八八”,在最初的时候也说成是“女不过七,男不过八”,这是来自《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

对该书有所了解的应该知道,《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即便是到了今天,该书依然在医学界有着极高的地位和研究价值。

而“女不过七,男不过八”这句话,就是《黄帝内经》传达给我们的十分重要的养生知识。它说的并不是和七夕节,也和过生日无关,而是和我们的身体健康相关。

古人认为对于女人来说,每七年是一个周期,而这也称之为“一岁”。自然七七就是指七个周期,也就是“七岁”。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意思是说女人到了这个年纪了,她们的身体就开始衰老了。

换言之它还有另外一层更深层次的含义,就是指女人到了这个时候,身体已经远不如前了,可能就会出现现在所说的“更年期”了。

而在身体的最明显表现就是出现“绝经”了,也就是到了这个49岁的年纪就基本失去了生育能力了。而根据现在的研究来看,大部分的女性确实在49岁前后,就会失去生育能力了。

这样的话,对于后半句“男不过八八”就比较好理解了,“八八”就是64岁了,这个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算是高龄了。

在《黄帝内经》中的记载是:“八八,则齿发去”,说的是男人到了64岁的年纪了,身体各项机能都下降得厉害,不再像年轻时候那么精力充沛,而且体力大不如前了,基本也失去了生育能力了。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男性的生育能力没有上限之说,七八十岁的老人依旧会精神抖擞,有很强的能力。女性的生育能力受到绝经的影响,大概就在45到55岁之间,绝经来了,生育能力也就消失了。

虽然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但古人的这话在今天依然还是有极高的准确性的,即便是大多数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保养的很好,也很注重养生。

但是对于女性而言,一般在45-55岁期间就会迎来绝经期,自然生育能力就会消失。而男性的话,可能也就是在60几岁。

其实古人的这话,也是老祖宗的经验之谈,它是在告诉我们要注意保养身体。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都要注意。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健康生活,为自己的长寿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