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谚语“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是什么意思,有啥道理呢?

 gudian386 2023-08-21 发布于山东

#春日茶话会#

傍晚的时候,容姐所在的河北石家庄晋州这里,天气变得阴沉起来,西北的天气黑压压的,村里的老人说,“早看东南,晚看西北”,看天气这样,容易有降雨的情况出现。这样的老话我也是经常听说,对其中的道理也明白一些,只是听到老人这样说,也还是有仔细的问了问,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谚语“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是什么意思,有啥道理呢?

早看东南

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在以前的时候,我们的祖先都是在早上的时候,看东南方的天来判断这一天是否晴天。也就是说如果东南方向或是东边出现红霞,那么这一天就有可能出现降雨的情况,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关于这句话,还有这样一种说法,也就是如果早上东南方出现乌云,那么也是容易出现降雨的情况。

谚语“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是什么意思,有啥道理呢?

晚看西北

在傍晚的时候,如果西北的天黑压压的,那么这一天晚上,就容易出现降雨的情况。如果西北有红霞满天,接下来的天气就会是大晴天。

另外还有一则谚语,也是说的这种情况,那就是“云之火没处躲,火吃了云热死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出现了火烧云的情况,然后又出现了乌云,如果是乌云占生了火烧云,就是云吃了火,这样就会出现下雨的情况。如果最后是火烧云没有乌云,那么第二天就是一个大晴天,而且会很热。

谚语“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是什么意思,有啥道理呢?

那这句老话有啥道理呢?

如果东南方出现了红霞,就说明有很多的水蒸气,这种情况就容易出现,降雨的情况,这也就是常说的朝霞不出门。早上东南方是乌云密布,那么和南方的空气汇合到一起,会向北方移动,也是会容易出现降雨的情况。

而傍晚的时候,西北出现阴云密布,就容易出现降雨,这是因为西北的空气会向东南方移动,所以就会出现降雨的情况。而如果傍晚西方出现了火烧云,那么就说明空气是很干燥的,所以第二天就会是一个大晴天。

谚语“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是什么意思,有啥道理呢?

总结: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活中,得出来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就比如“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大鱼鳞不过三,小鱼鳞不过五”,还有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个谚语,到现在依然还是很实用的。你们那里还有什么关于天气的谚语呢?欢迎朋友们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