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燕归来 来源:了凡四训(ID:lfsx188) 
守嘴不惹祸,慎言不出错。 说话很简单,难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对着什么样的人开什么样的口。
有道是: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说这四种话,是为人一辈子的修行。
01 人前不说大话
佛门有五毒:贪、嗔、痴、慢、疑。每一种心毒都源于人性中难改的欲求。 欲求不满,私心作祟。人性中一旦生出了“邪欲”,就会产生妄心。
嘴巴是心理状态的一种显现,心中有装不满的私欲,嘴巴上就会产生贪求。
贪求的人,大多都喜欢说大话、吹牛皮、画大饼。
嘴上说得天马行空,实际上一件事都达不成,一件事都做不好。

有句话说得好:人性都是丑陋的,嘴上越强调什么,内心就越缺少什么。 人前说大话的人,大多都没有真本事。聪明的人从来不会在人前显贵,只会将本事潜藏在身上,静待有用的时候,一展宏图。
正如《围炉夜话》所言:“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
世人相信的,是做事靠谱的人,而不是嘴上说得好听的人。
真正的强者,静水流深;唯有弱者愚者才会夸夸其谈,让人看了笑话还不自知。
02 人后不说闲话
鬼谷子座下有两个徒弟,孙膑和庞统。
两人在未出山之前都是鬼谷子座下响当当的人物,可在他俩出山之后,鬼谷子却说两个人皆有日薄西山的征兆。 原因是,庞统生性桀骜,性情刚烈,在乱世之中难做真英豪;而孙膑此人虽然十分有才智,但总喜欢在人后谈论他这个师兄,时常引来庞统的不悦。
如鬼谷子预料的一样,庞统出山后做了统帅,但因为忌惮孙膑,所以将他的膝盖骨挖了去,从此让孙膑不良于行。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在圣人眼中,有本事的人不叫君子,有本事且存心于天地之间,有一身浩然正气的人才叫做真君子。
真正的君子从来不会在背后议论别人,唯有小人才会在人后窃窃私语。 这世道上,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唇枪舌剑最是伤人。
无论在任何场合,千万不要在背后说人闲话,以免在不经意间,得罪人而不自知。
毕竟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在人后嚼舌根的人,终有一日会被他人当成笑料,也被施以同等的口诛笔伐。
03 遇事不说谎话
印度有句哲言:谎言与真相就像油和水,谎言无论怎么隐藏,早晚一天都会浮出水面。 假的真不了,真的无需隐藏。
谎言终究是谎言,说一个谎要用千万个谎言填补。
与其终身受累,不如让真相被人知晓。
人性一贯是割裂的,我们深知说谎是件错事,但是在遇事时的时候,尤其是犯错的时候总会忍不住遮遮掩掩。

鬼谷子说:因其言,听其辞。 人在说谎的时候必然是为了隐瞒一个更大的真相, 真相里往往藏着这个人本来的真面目。
遇事的第一反应,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想要不让自己的人生尺度困于方寸之地,就不要将自我藏在唇舌之间,让谎言把未来葬送。
04 待人不说狠话
人生是一场轮回,有人声名鹊起,有人名落孙山,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人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 我们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预料,更别论他人的前程。
正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不管在什么时候,待人上面都不要说话太狠,把事情做的太绝。给别人留点脸面,也是给自己留条退路。

鬼谷子说: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
当世道不需要你“抵力”的时候,就将自己隐藏起来。不要过分的去抗衡周围的一切,尤其是对待人际关系上,要多与人为善。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十分玄妙。能先管住自己内心的人,守好自己嘴上的德性,才能有效的掌控好自己的余生。
作者:燕归来,执笔人。专注传统文化,体悟国学智慧。用心灵谱写文字,用态度讲述人生。笔耕不辍,衷于初心。笔下遇知己,文中识故人。转载联系了凡四训(lfsx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