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读:无政府:东印度公司的崛起

 听雪楼75iz4v14 2023-08-21 发布于中国香港

最早传入英语的印度词汇当中有一个词loot,是印度斯坦语的俚语,意思是劫掠或战利品。根据《牛津英语词典》,在18世纪末之前,在北印度平原之外很少有人使用这个词。而在这个时期之后,loot突然成了英国家喻户晓的词。要想明白这个词为什么能够在遥远的英国生根发芽,我们只需要去参观一下威尔士边境地带的波伊斯城堡。

13世纪,最后一位世袭威尔士王公,名字令人难忘的“格温文文之子格鲁菲兹之子欧文”,在崎岖难行的山峰之上建造了波伊斯城堡。这片土地是他将威尔士交给英格兰王国而获得的奖赏。但波伊斯城堡拥有的最壮观的财宝,出自英格兰在数百年后的另一场征服与劫掠。

波伊斯城堡内塞满了来自印度的战利品,一个又一个房间里满是帝国主义劫掠的产物,都是东印度公司在18世纪从印度掳掠来的。这座威尔士乡村私宅收藏的莫卧儿工艺品的数量超过了印度任何一个地方的藏品,比德里的印度国家博物馆还多。波伊斯城堡的财宝包括锃亮的黄金水烟筒,上面镶嵌了染成紫色的黑檀木;雕工精美的巴达赫尚[1]尖晶石和镶嵌珠宝的匕首;色泽如鸽子血的熠熠生辉的红宝石,还有碧绿的翡翠。这里有镶嵌蓝宝石和黄晶的虎头雕塑;玉和象牙制成的饰物;带有罂粟花和莲花图案的丝绸帐幕;印度教神祇的雕像和大象用的成套铠甲。最显眼的位置摆着两套精美绝伦的战利品,都是英国人打败并杀死其原主人之后夺来的:孟加拉的纳瓦布西拉杰·道拉的轿子,是他逃离普拉西战场时丢弃的;还有“迈索尔之虎”蒂普苏丹的行军营帐。

这些财宝令人眼花缭乱,以至于我去年夏季去参观时险些忽略了那幅解释这些战利品如何来到波伊斯的巨幅油画。这幅画悬挂在一个木制房间的门口,处于阴影之中,而这个房间位于一段光线黯淡、装有橡木饰板的楼梯的顶端。这不是一幅艺术杰作,但值得仔细研究。画中有一位颓废的印度王公,身穿金线华服,端坐在宝座上,头顶上有丝绸华盖。他的左侧立着一些手持弯刀和长矛的军官;他的右侧是一群头戴扑粉假发的乔治时代英国绅士。王公急切地将一个卷轴塞到一个身穿红色长礼服的微胖英国人手中。

图片

这幅画表现的是17658月的一个场景,当时年轻的莫卧儿皇帝沙·阿拉姆二世被从德里放逐,又被东印度公司军队打败,不得不接受我们今天所说的“强制私有化”。那个卷轴是一道圣旨,解雇了他在孟加拉、比哈尔和奥里萨三省份的莫卧儿税务官员,以罗伯特·克莱武(新任孟加拉总督)和东印度公司董事任命的一群英国商人取而代之。圣旨将东印度公司的董事描述为“崇高的、强大的,最高贵的贵族,最显赫的武士,值得我恩宠的忠实仆人和真诚朋友,英国的公司”。从此之后,莫卧儿人的征税权就被转包给了一个强大的跨国公司,它用自己的私营军队来保护它的征税行动。

东印度公司的创办特许状授权它“对外作战”,所以公司自从1602年的处女航(在这次航行期间,公司雇员强行登上一艘葡萄牙船只,将其俘获)以来,就运用暴力追寻自己的目标。并且,自17世纪30年代以来,公司就控制了它在印度的定居点周围的小片土地。【1】不过,对东印度公司来说,1765年才是真正的分水岭,它再也不是一个传统的经营丝绸与香料的贸易公司,而是变成了一个极不寻常的实体。在几个月内,250名公司雇员在2万名从当地招募的印度士兵的支援下,实际上成了莫卧儿帝国最富庶的几个省份的统治者。就这样,一个国际公司开始变身为一个极具侵略性的殖民霸权。

1803年,公司的私营军队已经扩张到将近20万人。公司迅速征服或者直接侵占了整个南亚次大陆。这个过程只花了不到半个世纪,时间之短,令人惊愕。最早的大规模领土征服于1756年在孟加拉开始;四十七年后,东印度公司已经向北扩张到莫卧儿帝国的都城德里,而德里以南的几乎全部土地都实际上被伦敦金融城的一个董事会办公室统治了。一位莫卧儿官员问:“这些商人连洗屁股都不会,我们却要听从他们的发号施令,那么我们还有什么荣誉可言?”【2

我们今天还说是英国人征服了印度,但这种说法掩盖了更为阴森可怖的事实。在18世纪中叶开始攫取印度大片土地的,并非英国政府,而是一家严重缺乏监管的私营公司。它的总部就在伦敦一间只有五扇窗那么宽的小办公室里。而公司的一线管理者是一个凶残成性、冷酷无情、有时精神状况不稳定的“企业掠食者”:克莱武。印度殖民化的过程发生在这样一家以营利为目的企业的领导之下,而这家企业之所以存在,纯粹是为了给它的投资者带来收益。

19世纪中叶的维多利亚时代盛期,英国人对他们在印度建立殖民统治的不光彩、残暴而唯利是图的方式感到尴尬。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认为,历史的真正内容应当是民族国家的政治。他们相信,民族国家的政治,而不是腐败企业的经济学,才是最根本的研究对象和人类历史变革的真正驱动力。并且,他们喜欢把帝国视为一种文明教化的事业:从西方到东方,以善意的方式转移知识、铁路和现代文明的各种艺术。所以,当时的英国人刻意地淡化和有选择地遗忘了这一点:正是唯利是图的劫掠,开启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英国下议院墙壁上由威廉·罗森斯坦[2]绘制的壁画,能够体现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多么成功地编造和修改了对上述历史进程的“官方记忆”。今天仍能在下议院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宫的圣斯蒂芬大厅(气势恢宏的接待区)看到这幅画。它是一个叫做“英国的缔造”的壁画系列的一部分。这套壁画包含了当时负责绘画陈设的委员会眼中的英国历史的高光时刻和转折点:阿尔弗雷德国王于877年打败丹麦人;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两国议会联合;诸如此类。

这个系列当中涉及印度的壁画表现的是一位莫卧儿皇帝坐在高台之上、华盖之下。这也是宫廷的场景,四面八方都是侍从,喇叭齐鸣,也是一个英国人站在莫卧儿皇帝面前。但这一次,双方的力量对比就大不相同了。

这幅壁画表现的场景是,1615年,詹姆斯一世派往莫卧儿朝廷的大使托马斯·罗爵士拜见贾汉吉尔皇帝。此时莫卧儿帝国正处于富庶和强盛的巅峰状态。贾汉吉尔从他的父亲阿克巴那里继承了当时全世界最富裕的两个国度之一,只有中国明朝能与其媲美。贾汉吉尔的领土覆盖了今天印度的绝大部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全部,以及阿富汗的绝大部分。他统治下的人口是奥斯曼帝国人口的五倍以上,达到差不多1亿人。他的子民创造了当时全球制造业产值的大约四分之一。

贾汉吉尔的父亲阿克巴曾考虑对在印度的欧洲移民(他称之为“一群野蛮人”)施加文明教化,但后来放弃了这个计划,因为觉得它不现实。贾汉吉尔喜欢富有异国情调的东西和野兽,所以他热情地欢迎托马斯·罗爵士,就像他热情欢迎第一只来到印度的火鸡一样。他详细询问了罗,欧洲有哪些奇异之处。在下议院绘画陈设委员会看来,这个时刻标志着英国与印度接触的开始:两个国家首次直接接触。但如本书第一章所示,英国与印度的关系其实不是从外交和使节会晤开始的,而是从威廉·霍金斯船长的贸易活动开始。霍金斯是东印度公司的一位嗜酒如命的老水手,抵达阿格拉之后接受了皇帝赐给他的一名女子,娶她为妻,然后兴高采烈地把她带回英格兰。这是下议院绘画陈设委员会选择遗忘的一段历史。

从很多角度看,东印度公司是商业效率的典范:创办一百年之后,它的总部只有三十五名常设员工。但是,这个小小的团队却运营了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业:对南亚的广袤土地加以征服、镇压和劫掠。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东印度公司是世界历史上企业暴力最极端的例子。

历史学家们为东印度公司的惊人成功提出了很多解释:莫卧儿印度分裂成许多个互相争斗不休的小国;弗里德里希大王的军事革新让欧洲人拥有军事优势;最重要的一点是,欧洲人在国家治理、税收与银行业等领域的革新让东印度公司得以在很短时间内筹集巨额现金。因为,在鲜红的军服、帕拉迪奥风格[3]的宫殿、猎虎大会和政府大楼[4]的波尔卡舞的背后,我们始终不能忘了东印度公司会计师的资产负债表(标明收益与亏损的账簿),还有东印度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不断波动的股价。

但是,最关键的因素或许是,东印度公司得到英国议会的鼎力支持。这两者在整个18世纪变得越来越互利共生,最终发展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像克莱武那样在印度大发横财的英国人运用他们的财富去收买议员,也为自己购买议会席位。臭名昭著的“腐败选区”[5]就是这么回事。作为回报,议会用国家的力量去支持东印度公司:当法国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用大炮互相瞄准的时候,就需要舰船和士兵,而国家可以提供这些。

图片

东印度公司始终盯着两个目标:一是它做生意的土地(印度);二是它诞生的地方(英国)。公司的律师和说客以及持股的议员缓慢地、巧妙地影响和操控议会的立法,使其为公司服务。我们甚至可以说,“企业游说”就是东印度公司发明的。1693年,也就是东印度公司创办不到一个世纪之后,公众第一次发现,东印度公司用自己的股份去收买议员,每年要向重要的议员和内阁大臣行贿1200英镑。这是世界上第一起企业游说丑闻。议会作了调查,判定东印度公司的行贿和内部交易罪名成立,导致枢密院院长被弹劾,东印度公司的总裁锒铛入狱。

尽管东印度公司的全部营业资本是永久性借贷给英国政府的,但公司在有需要的时候就大肆宣扬自己在法律上相对于政府的独立地位。它坚决地、并且很成功地主张,1765年沙·阿拉姆二世签署的那份文件(称为Diwani)是东印度公司,而不是英国政府的合法财产,尽管英国政府为了保护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获取的土地花费了巨额军费。不过,投票支持东印度公司独立法律地位的议员们并非完全中立:将近四分之一的议员持有公司的股份,如果英国政府接管公司的话,股价就会暴跌。同样是由于这个原因,保护东印度公司、消灭外国竞争者就成了英国外交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

波伊斯城堡那幅画描绘的交易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东印度公司和当时与现今的所有类似企业一样,只对股东负责。公司对公正地治理孟加拉不感兴趣,对孟加拉的长治久安也不感兴趣,所以它对孟加拉的统治很快蜕变成赤裸裸的劫掠,以及将孟加拉的财富快速输送到西方。

没过多久,这个原本就饱受兵燹之苦的省份就因为1769年的饥荒而一蹶不振,后来又被苛捐杂税拖垮。公司的税吏在征税的过程中犯下了当时所谓“摇晃宝塔树”[6]的罪行,今天我们会称之为严重的侵犯人权的罪行。孟加拉的财富迅速流向英国,而当地原本生意兴隆的织工和手工匠人“如同大批奴隶”,遭到新主人的强制和压迫。

孟加拉财富的很大一部分直接流进了克莱武的口袋。他衣锦还乡的时候,身价高达234000英镑(按照当时的币值),成为白手起家的欧洲人当中的第一富豪。在1757年的普拉西战役(英国人在此役中获胜,靠的不只是军事优势,还有奸计、伪造合同、银行家的支持和贿赂)之后,克莱武从落败的孟加拉统治者手中掳走不少于250万英镑[7],将其收入东印度公司的金库。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数字。克莱武的操作相当赤裸裸。他简单地将孟加拉金库中的全部金银财宝装上一百艘小船,通过恒河将财宝从位于穆尔希达巴德的孟加拉纳瓦布宫殿运到威廉堡,即东印度公司在加尔各答的总部。这笔收益的一部分后来被用于重建波伊斯城堡。

波伊斯城堡那幅描绘克莱武和沙·阿拉姆二世的油画很有欺骗性:画家本杰明·韦斯特从未到过印度。即便在当时,也有一位观众注意到,油画远景中的清真寺看上去非常像“我们的圣保罗大教堂的庄严圆顶”。实际上当时并没有举办盛大的公开典礼。孟加拉的权力交接是私下里进行的,地点是克莱武的营帐,它刚刚在英国人新近占领的安拉阿巴德的莫卧儿要塞的操练场上搭建起来。沙·阿拉姆二世并没有端坐在丝绸宝座上,而是坐在克莱武的扶手椅上。为了这个场合,特地把扶手椅抬到了克莱武的餐桌上,然后盖上了一张印花棉布的床单。

后来,英国人煞有介事地将这份文件称为《安拉阿巴德条约》,但实际上完全是克莱武发号施令,开出条件,战战兢兢的沙·阿拉姆二世只是挥挥手表示同意。如当时的莫卧儿历史学家古拉姆·侯赛因·汗所说:“关系如此重大的事情,在任何时候都会需要双方派遣睿智的大使和精明的谈判代表来磋商,都要经过大臣之间的谈判和争辩,而如今却匆匆敲定,花的时间还不如买卖一头驴或者其他什么役畜或者一头牛的时间多。”【3

不久之后,东印度公司的势力就横跨全球。从古罗马时代以来,东西方的贸易趋势一直是西方的金银持续流向东方。而东印度公司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就扭转了贸易逆差。它向东方的中国输送鸦片,后来打了两次鸦片战争,获得了香港这个离岸基地,并以武力保障利润丰厚的垄断毒品贸易。

图片

东印度公司把中国茶叶卖到了马萨诸塞,引发了波士顿倾茶事件,而这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在战争爆发前不久,北美“爱国者”的一项主要担忧就是英国议会可能会允许东印度公司大肆劫掠美洲,就像它劫掠了印度那样。177311月,北美的“爱国者”约翰·迪金森说东印度公司的茶叶是“可憎的垃圾”,并说如果让东印度公司统治了北美,北美就如同“被耗子吞噬”了。他说,这家“几乎破产的公司”之前忙着在孟加拉“无恶不作,敲诈勒索,从事垄断经营”,如今“将目光投向北美,打算在这个新地区施展他们劫掠、压迫与残酷镇压的能耐”。【4

1803年,东印度公司占领了莫卧儿帝国的都城德里。在城内,双目被刺瞎的皇帝沙·阿拉姆二世枯坐在残破的皇宫中。到此时,东印度公司已经培训了大约20万人的私营安全部队,规模相当于英国陆军的两倍。在当时,东印度公司拥有胜过亚洲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大武力。

此时,来自欧洲边陲一个小小岛国的一小群商人统治着北印度的广袤土地,从西面的德里一直到东面的阿萨姆。南亚次大陆的几乎整个东海岸都在东印度公司手中,公司还拥有西海岸的古吉拉特和科摩林角[8]之间全部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在四十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东印度公司已经成为几乎整个南亚次大陆(总人口约5000万到6000万)的主人[9],继承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在这个帝国里,就连地位较低的省级纳瓦布和总督也统治着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都超过欧洲最大国家[10]的广袤土地。

如东印度公司的一位董事所说,公司是“帝国中的帝国”,有权力在东方的任何地方开战或议和。到此时,公司也创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行政和公务员体系,建设了伦敦码头区的很大一部分,贸易额达到英国全国贸易总额的将近一半。难怪此时的东印度公司自称为“宇宙中最恢弘的商人团体”。

图片

图片

[1]巴达赫尚(中国古书称把丹沙、八答黑商、巴达克山等)是历史上的一个地区,大致在今天阿富汗的东北部、塔吉克斯坦北部和中国新疆一小部分。巴达赫尚在19世纪是英国和俄国“大博弈”的中心地区之一。

[2]威廉·罗森斯坦爵士(1872—1945)是英国画家和作家。他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以战争为主题的画作以及肖像画非常有名。

[3]曾风靡欧洲的帕拉迪奥建筑风格得名自威尼斯建筑师安德烈亚·帕拉迪奥(1508—1580)。这种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古希腊罗马神庙建筑的对称、透视和价值观的影响。

[4]加尔各答的政府大楼(Raj Bhavan)于1803年在当时的印度总督理查德·韦尔斯利侯爵主持下建成。此前的印度总督官邸是从土著王公那里租借的,韦尔斯利侯爵认为应当建造自己的豪华官邸,以彰显帝国的权威。19世纪初的加尔各答被称为东方的圣彼得堡,是印度最富裕和优雅的殖民城市。1858年东印度公司解散、建立英属印度之后,加尔各答的政府大楼是印度副王的官邸。1911年印度首都迁往德里之后,这里又变成西孟加拉副总督的官邸。加尔各答的政府大楼当初设计的时候参考了寇松家族宅邸的风格,巧合的是,后来有一位寇松家族成员成为印度副王,居住在这里。

[5]腐败选区(rotten borough)又称口袋选区(pocket borough)是《1832年改革法令》颁布之前英国下议院选举当中出现的一种现象。由于工业化发展,选区与城镇的地理范围不一定重合,导致有的选区人口很少却能选举议员,有的新兴工业城市人口很多,可选举的议员数量却很少。这就违背了一人一票的原则,也使得一些人口少的选区很容易被权贵操控。

[6]这句俗语里说的“宝塔”是印度当地通行的金银币。

[7]相当于今天的2.625亿英镑(作者注)。

[8]科摩林角是印度大陆部分的最南端。

[9]原文如此。上文说贾汉吉尔(15691627)时代莫卧儿帝国(今天印度的绝大部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全部,以及阿富汗的绝大部分)的总人口有约1亿人。此处说19世纪初南亚次大陆总人口为5000万到6000万,显然不合理。5000万到6000万的数字应当指的是当时东印度公司直接统治下的人口。

[10]这里的欧洲显然不包括俄罗斯。

延伸阅读

无政府:东印度公司的崛起

图片

作者: [英]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m Dalrymple)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东印度公司史
原作名: The Anarchy:The Relentless Rise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译者: 陆大鹏 / 刘晓晖
出版年: 2023-8
页数: 684
定价: 13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甲骨文丛书
ISBN: 9787522808796

内容简介

17658月,东印度公司打败了年轻的莫卧儿皇帝,强迫他在帝国最富庶的几个省份建立一个新政府,交给英国商人管理。英国商人借助一支冷酷无情的私营军队来征税。在今天,我们会把这种情况称为“强制私有化”。

根据东印度公司的创办特许状,它有权“对外开战”。它也始终运用暴力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上述新政府的建立,标志着东印度公司再也不是一家传统的经营丝绸与香料的国际贸易企业,而是变成了一种极不寻常的新事物:它是侵略成性的殖民主义势力,但伪装成一家跨国公司。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东印度公司训练了大约20万人的安全部队(兵力相当于当时英国陆军的两倍),征服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先是占领孟加拉,然后在1803年攻克莫卧儿帝都德里。随后,东印度公司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张,直到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几乎整个印度都实际上处于伦敦一间董事会办公室的掌控之下。

《无政府》讲述了一个不寻常的故事:全世界最光辉璀璨的帝国之一如何土崩瓦解,然后被一家缺乏监管的私营公司取而代之;这家公司的总部设在数千英里之外一套只有五扇窗那么宽的小办公室里,并且只对身在远方的股东负责。本书是威廉·达尔林普尔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一部著作,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娓娓道来,讲述东印度公司的故事,并借助第一个全球企业霸权的历史,发出极具现实意义的警示。

作者简介

威廉·达尔林普尔是英国最卓越的历史学家之一,著有《白莫卧儿人》(荣获沃尔夫森奖)、《最后的莫卧儿人》(荣获达夫·库珀奖)、《王的归程:阿富汗战记:18391842》(荣获海明威奖和卡普钦斯基奖)。他经常参加广播节目,撰写了三部电视节目并为其担任主讲人,其中一部于2002年荣获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BAFTA)颁发的“格里尔逊最佳纪录片奖”。他还荣获了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青年英国作家奖、FPA年度外国记者奖,并获得五个荣誉博士学位。他是英国皇家文学学会成员、皇家亚洲学学会成员、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员,并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布朗大学担任访问研究员。他经常给《纽约时报书评》《纽约客》和《卫报》撰文。2018年,他获得英国国家学术院(British Academy)的主席奖章(President's Medal),授奖词是“表彰他卓越的文学成就和参与创办斋浦尔文学节”。威廉与妻子和三个孩子一起生活在德里郊外的一座农场。

几年前陆大鹏对威廉·达尔林普尔的采访:

采访印度通威廉·达尔林普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