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老人在泡氢水澡时去世,氢气真的能治病吗?

 板桥胡同37号 2023-08-21 发布于天津


目前有关氢气医用的疗效,均属于研究阶段,且多以动物实验为主,距离成熟的市场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距离。



撰文 | 吴小飞

据《潇湘晨报》8月16日报道,长沙市内一名75岁的刘姓老人日前在家中离世,被发现时泡在氢水澡桶中,家属质疑老人的离世与吸氢气喝氢水及泡氢水澡有关。“医学界”了解到,截至8月21日,刘姓老人具体因何离世尚未经过司法鉴定,当地公安部门也尚未立案调查。

刘姓老人的儿媳欧女士告诉“医学界”,老人购买的氢氧合成器、富氢水以及用于洗澡的制氢材料,都是来自于居住小区附近的“艾氢健康生活馆”。家属质疑该生活馆存在违规经营、虚假宣传。近日,“医学界”多次致电该生活馆的周姓经营者、分管属地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湖市场监督管理所一名负责人的电话,均无人应答。

“生活馆的行为可能涉嫌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医法汇创始人张勇律师分析,从公开信息看,生活馆在对外宣传时对属于家用电器门类的氢氧发生器强调了医疗功能和治疗效果,这涉嫌违反《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

8月17日,“新华视点”在一篇题为《吸氢气、喝氢水、吹氢风、洗氢澡——解密“包治百病”的氢疗馆》的报道中指出: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只将一个品牌的氢氧气雾化机批准为“三类医疗器械”,充斥市场的其余各色制氢机均是仿制或山寨产品。老年人遇到身体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切不可盲目迷信市面上的各类保健神器。

目前美国、日本、中国的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吸氢对于部分患者疾病的缓解有一定的辅助功能,但大部分关于医疗用氢尚处于研究阶段,而且多为动物试验研究,具体在人身上是如何起到作用的,还缺乏充分的证据。

图片
老人临终前在泡氢水澡
家住长沙的欧女士介绍,刘姓老人因患糖尿病和高血压,格外关注自己的健康。今年4月,老人在家附近遛弯时,被“艾氢健康生活馆”的员工拉进店内做吸氢体验,到了7月,老人还花费1.98万元买了一台氢氧发生器。

欧女士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微信名“艾氢周老师”经常在“艾氢生活健康生活馆”的40人微信群、老人的个人微信中发送各类疗效消息:如“吸氢可以降低中风和心梗”“氢气可以抗炎症、对多发的慢性病有很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氢对眼睛有药物所达不到的效果,对白内障、青光眼、老花都有很好效果”以及某某老人“脚在医院花1600多元没看好,用氢分子水4天好了”……

刘姓老人在艾氢健康生活馆的花销,除了近2万元氢氧发生器费用,在老人与“艾氢周老师”聊天记录中,还经常隔三差误的有些“零钱”支出,金额从几十元到近千元不等,原因有时是在店里办“会员卡”,又时是购买一些保健药,还有时因为“艾氢周老师”声称在某项支出上给老人省了钱的“感谢红包”。

“因为老人常常去生活馆,我先生担心老人被骗了,俩人吵了很多次,每次都说这是他自己的事自己的钱,我们管不着,最后不欢而散。”欧女士说,刘姓老人在养生馆的引导下,不满足于吸氢,还开始喝氢水、泡氢水澡。

8月6日,欧女士发现刘姓老人在家中卫生间里离世,被发现时候老人还泡在氢水桶里,旁边放着要喝的氢水。在老人生前使用的手机里,欧女士发现了在8月4日近晚8点时,“艾氢周老师”给老人的微信发送了泡澡相关的注意事项。

欧女士表示,“我们之前不想伤害老人的遗体,但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动作,所以正在申请做尸检。”她还说,“前两天有居间方协调,生活馆给我们5万块赔偿私了,后来又改为2万块,我们都没同意。”

欧女士表示要坚持维权,家属认为“老人的死跟这个生活馆脱不了关系,吸氢真的能治病吗?他们(生活馆)凭什么宣传能治病,凭什么买'医疗产品’?”

“医学界”注意到,老人所购的氢氧发生器属于家用电器。而根据生活馆的营业执照,其许可经营范围,包括食品销售、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家用电器销售、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等等。

湖南某地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中层分析,有关疾病治疗的行为只有经许可的医疗机构才能作出,如果销具备医疗功能的是医疗器械,也要经许可才能销售。而家电类产品不能做任何医疗功能的宣传,“如果宣传医疗功能或者治病功能,就可以认定为虚假宣传,要行政处罚的”。

张勇表示,上述生活馆并不属于合规的医疗机构,所售家用电器不属于医疗器械或者产品,但其微信发言实际上属于医疗宣传,按照《医疗广告管理办法》,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发布医疗广告的,按非法行医处罚;另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用户评价等作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当地的监督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予以一定的处罚。

图片
吸氢治病的“科学依据”
在科学领域,氢气在医疗上的探索确有开展。早在1975 年,美国就有学者在《科学》发表研究称,连续14天吸入8个大气压的氢气,能够明显降低小鼠皮肤癌肿瘤的大小,这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氢气的医学效应。

2007年,日本医科大学教授太田成男在《自然医学》上发文证明,吸入氢气能起到选择性抗氧化作用,能有效减轻大鼠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这是有关氢气的抗氧化作用首次被报道。此后,氢气医学的论文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上千篇。

2008年左右,氢气医学开始进入中国。根据免疫学学者周叶斌的检索,中国科学家迅速占领了氢气治疗的绝对主导地位。但需要注意的是,绝大多数氢气治疗的论文都是细胞实验或动物实验。在2007年后,有28篇论文来源于临床试验,其中有10篇来自欧洲,均是富氢水;1篇来自韩国;8篇来自日本,有三篇研究富氢水,其中一个是做富氢水洗澡的效果;中国研究人员则发表了8篇氢气治疗临床试验,涵盖鼻炎、慢性乙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肺癌与慢性肥梗阻五大领域。

在梳理了这28篇临床试验的论文后,周叶斌指出:这些临床试验的受试者都非常少。他还写到:“这些研究里发表期刊咖位最高的应是日本吸氢对中风改善的研究,一个二期临床试验发表在《柳叶刀》出版集团旗下的eClinicalMedicine,可这其实也只是近年刚出的一个open access期刊。而且该试验实际指向吸氢对突发心脏病后中风相关的神经系统改善作用有限,几乎否决了2007年《自然医学》氢气论文提出的假说。”

在国内,2019年,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创始人、荣誉总院长徐克成提出的“氢气控癌”一说也引发了争议。当时,他的著作《氢气控癌》面市,书中对82例吸氢的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研究结论是,每天吸氢气至少1.5小时,连续吸3个月及以上,患者能改善生活质量、控制病情。

当时,有学者指出徐克成的研究样本过少,也有人认为研究方案的设计病种过于混乱,没有遵循国家认可的临床试验涉及规范,总体可信度较差,只能算为氢分子研究提供了一些线索。

梳理相关研究可以看出,目前有关氢气医用的疗效,均属于研究阶段,且多以动物实验为主,距离成熟的市场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距离。

“虽然我认为氢气医用是未来医学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有关氢的研究是很复杂的,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对于不同的疾病到底怎样作用、怎样治疗,需要按照严格的规范在临床上去探索。目前观察到的有关氢气的临床反应,还有很多现代医疗所不能理解的东西。”一名氢分子生物学研究者说。

图片
吸氢养生乱象

尽管对氢气用于医疗的大部分研究还停留在动物试验层面,但在实际中,已经有不少商家打着“氢气医学”的幌子售卖吸氢机等相关产品,或开氢疗馆、吸氢馆等来提供吸氢服务。

刘姓老人购买的氢氧发生器由深圳市珐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据天眼查,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许可经营范围是,氢氧气发生器、富氢水杯、美容仪、吸氢机及家用美容、保健电器具的生产;非许可类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家用电器制造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