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丹青巨擘和美术教育家吴作人的传奇人生

 铁血老枪 2023-08-21 发布于上海

案头放着印刷精美的《吴作人画集》。翻开卷首,著名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艾中信在《无声的奏鸣》一文中写道:“吴作人是当代声誉卓著的中国国画、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从青年时代起即潜心文艺,而禀赋独厚。及长,更属意生活涵养,学贯中西,融会一炉。从西学入手,领悟造型艺术的真谛,精于油画,又长速写;其中国画植根在古典传统的土壤中,意气骏爽,反映出民族自豪感;音韵铿锵,与时代精神相合节奏……”

中肯的评价,不仅道出了这位绘画大师的卓绝成就,也把读者引向了他漫长而多彩的艺术之途。

一代丹青巨擘和美术教育家吴作人的传奇人生

“饿肚子也要学画”

80多年前,《南国月刊》上刊出一幅素描《和平神下的战舰》。画面上部是一座铜质的“和平神”纪念碑,碑下隐藏着一艘艘全副武装的帝国主义战舰,它们磨刀霍霍,正把魔掌伸向中国人民。这一幅充满爱国激情的政治讽刺画,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素描作者——19岁的南国艺术学院学生吴作人,从此开始为社会所知晓。可以说,这是吴作人艺术生涯的开端。

吴作人,祖籍安徽泾县,1908年10月1日出生在“人间天堂”苏州。但他的童年从没有过上“天堂”生活。3岁时,父亲即突然去世。当时正值辛亥革命,听母亲说,父亲是遭人暗算致死的。吴作人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刚直不阿的性格;又从祖父那里继承了嗜画如命的艺术禀赋。他从小最喜欢的便是摆弄祖父遗留下来的大画箱。那里面存放着祖父的遗作和文房四宝。小作人一有空就抓起画笔,仿照祖父的作品,胡涂乱抹一阵。

1925年,正在苏州工业专门学校附设高中部读书的吴作人,从《时报》副刊上看到一整版徐悲鸿的画,旁边还有评介文章。吴作人马上被吸引住了。那精美的作品,特别是文章中介绍的徐悲鸿大胆革新绘画艺术的精神,使他深为敬佩。他原先是想高中毕业以后考建筑系,当建筑师的,如今却动摇了志向,想去找徐悲鸿学画。这个想法,立即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老祖母把脸一沉说:“你爷爷画了一辈子画,到头来功不成,名没就,一家人还不是跟他过苦日子!”但吴作人回答:“我就是饿肚子也要学画!”

他报名参加了学校美术组,课余潜心作画。不久,上海发生“五卅”惨案,苏州工业专门学校的学生们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吴作人和美术组的同学一起拿起笔作刀枪,画了一组讽刺画张贴在壁报栏里。它更激起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大家都说这画揭露敌人很有力量,鼓舞了斗志。吴作人眼看自己的作品起了这么大的作用,心里十分激动,献身于美术事业的志向更加坚定不移了。

一代丹青巨擘和美术教育家吴作人的传奇人生

徐悲鸿和齐白石,吴作人,李桦(后左)

师事徐悲鸿

吴作人做梦都梦见跟徐悲鸿学画,但是,到哪儿去找徐悲鸿呢?一位同学悄悄告诉他:“听说徐悲鸿已从法国回来,正在上海艺术大学当教授!”吴作人信以为真,马上去报考了上海艺大美术系。

艺大倒是考取了,但几个月过去,连徐悲鸿的影子也没见到。仔细一打听,艺大的教授中根本没有徐悲鸿。吴作人泄气了,他怅惘地倒在床上,不知怎么办好。

正在这时,法租界巡捕房突然查封了上海艺大,说是发现有共产党在校内搞地下活动。一天,艺大全体师生在礼堂集会,外国文学教授田汉先生上台向大家宣布:“请注意,今天来为大家讲演的,是刚从法国巴黎回国的大名鼎鼎的徐悲鸿先生……”吴作人觉得心脏骤然加快了跳动,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他挤到台前,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位仰慕已久的大画家。

徐悲鸿,一身朴素的衣着,身材并不魁梧,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之处。但他的讲演感情真挚,语重心长,一下子就把全场的听众都吸引住。他说:“现在,我们中华民族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学习艺术也必将会碰到许多困难。比如,有人就把你们上海艺大给查封了。但是,不要怕,更不能气馁!十多年的亲身实跤告诉我一条真理:在前进的道路上不管遇到狂风暴雨还是洪水猛兽,都要坚定不移地奋斗下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进步。除此以外,没有别的选择!”

掌声淹没了讲演声。吴作人鼓掌最热烈,两个巴掌都拍得通红。

散会以后,徐悲鸿由田汉陪同,到各个教室去观看学生的绘画作业。在初级班,徐悲鸿停留在一幅石膏人头习作画前,仔细观看半晌,向田汉说:“这个学生很有才华,是位不可多得的艺术人才。可不可以把他找来,让我认识一下?”

吴作人被找来了,他惴惴不安地站在徐悲鸿面前。徐悲鸿拍拍他的肩膀说:“你画得蛮好啊!”接着询问了吴作人的年龄,爱好和家庭情况,鼓励他说:“你在艺术上颇有天赋,眼下需要在基本功的练习上下苦功夫。要多观察,多思索,多练习,多练书。”临走时,徐悲鸿拿出一张名片给吴作人。“你星期日早上可以来我家看画片。愿意来吗?”吴作人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深深地向徐悲鸿鞠了一大躬。

星期天一大早,吴作人就来到上海霞飞路霞飞坊,轻轻叩响了徐悲鸿的家门。徐悲鸿亲自为他开门,让座,倒茶;把自已在巴黎学习时期的素描习作都拿出来让他看,给他讲为什么要以方为圆,以层次造出体积。两位美术天才,一个是多年来一直在物色一位高足;一个是朝思暮想师事徐门,如今都如愿以偿,真是天作之合。从那以后,吴作人便不断利用节假日,到霞飞坊听徐悲鸿说画。后来,他索性转学到徐悲鸿和田汉、欧阳予倩等创办的南国艺术学院,正式成为徐悲鸿的学生。1928年9月,徐悲鸿到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吴作人又在徐的劝说下来到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当旁听生,继续从徐学画。

在徐悲鸿的精心培养下,吴作人艺事大进。与此同时,他受中共地下党员谢伟棨和一批进步同学的影响,思想也比较激进,引起了当局的注意。1930年初,校方以“行为不轨”、“系捣乱分子”等莫须有的罪名,将吴作人无理开除。

徐悲鸿对此极为气愤,他多次向来访的朋友们发表议论说,这是妄加罪名!有何不轨?何谓捣乱?扼杀我艺术人才,可耻!他们可以把吴作人赶出中大,可是世界之大,他们一手遮不了天。难道当局能把我的好学生吴作人赶出地球!?

徐悲鸿把吴作人请到家里,一再鼓励说:“事情我都知道了,我看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千万不要气馁,不要屈服!我的体会是: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挫折,而是对战胜困难、挫折,对实现理想失去信心。所以,不管怎样,都要坚韧不拔地奋斗下去!中大学不了,世界之大,可以想法去巴黎学习,那是艺术家应该去的地 方。”吴作人叹了一口气说:“巴黎我当然想去,可是没这个条件——完全不可能……”“人家富有富办法,我们穷有穷主意!”徐悲鸿说:“只要你有决心,主意我来拿。在巴黎我有许多熟人,还有很多爱国华侨,你到了那里,是绝对不会饿死的。”临分手时,徐悲鸿把他送到大门外,又叮嘱道:“拿定主意,奋斗到底,死不回头!只有这样,才能战胜邪恶,获得成功。”

当时,上海到马赛,即使是最便宜的四等舱客票,价钱也相当可观。徐悲鸿凭着他的名望,多方努力,为吴作人搞到了教育部的自费留学证明和外交部的出国护照,又通过他在上海的法国友人从法国远洋邮船公司搞到一张特价的水手票。正好这时吴作人的哥哥给他寄来160元钱作川资,吴作人就这样成行了。

动身那天,南国艺术学院的田汉、金焰等都赶到码头送行。吴作人看着渐渐远去的上海港,泪水模糊了双眼。他告诫自己,绝不能辜负了恩师和好友们的期望!

一代丹青巨擘和美术教育家吴作人的传奇人生

金质奖章和“桂冠生”

经过近40天的漫长行程,吴作人在1930年5月到达法国巴黎。

先他到达这里的同学,帮他寻找工作,筹借学费,进了巴黎自由画院和鲁弗尔美术学校。这是两所为青年绘画爱好者提供写生、临摹条件的业余学校,学习目的主要是为报考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作准备。

吴作人刻苦努力狠练基本功。巴黎当时有大小博物馆60多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卢浮宫、凡尔赛宫、罗丹艺术博物馆等等。吴作人每天清早就带着两片面包、一壶水,来到这些博物馆里临摹名画,一画就是五、六个小时,直到闭馆。一位博物馆管理人十分感动地对他说:“前些年,有位叫徐悲鸿的先生,也是你们中国人,摹起画来象着了疯魔似的,闭馆了还不肯离开。你们中国人真叫人不可思议。我每天接待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可是我最佩服的是中国人……”

经过半年准备,吴作人顺利地考进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西蒙教授工作室”。但入学不久就遇到了经济问题——学费太高,靠干零活、打杂挣来的钱,无论怎样节约也难以维持下去。正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又是徐悲鸿帮他想出了办法。徐打听到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还有一个“庚款助学金”名额,便多方活动,把吴作人推荐给他在比利时的朋友,中国驻比利时外交官员谢寿康,再通过谢推荐给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巴思天教授。经过考试,吴作人进入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巴思天工作室”,获得了可以保障学习开支的“庚款助学金”。

巴思天是当时比利时最负盛名的写实主义画家。他才华横滥,又十分爱才、惜才。他对吴作人的应考成绩非常满意,特意向其他学生介绍说:“你们仔细看看他的作业。他将来会成为你们的榜样,而且一定能成为一位有影响的大画家!”为了让吴作人安心学习,巴思天主动为他预付了一笔现金,让他能自由支取绘画所需要的一切用品。

吴作人果然不负众望,第一学年就在全院暑期油画大会考中名列第一,荣获金质奖章和“桂冠生”称号。当时,他是赴欧洲学习绘画的中国留学生中第一个获得这个荣誉的人,他的成绩改变了一些外国人对中国学生的偏见。两年后,他又获得晚班雕塑构图第一名。于是中国人的聪慧和勤奋,成了全院学生谈论的中心。吴作人用自己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可惜,好事多磨。1934年,“庚款助学金”停发,吴作人在经济上又陷入了困境。为了维持生活,他不得不设法卖画。一个画商听到消息,派代理人找上门来,要和吴作人签订长期合同。这事被巴思天知道,他马上出面制止。他语重心长地对吴作人说:“你千万不能让画商拖住。他们为了金钱,竭力鼓动青年人搞形式主义,到头来,你就会被拖进泥坑难以自拔。”这年冬天,巴思天特意承包了一批壁画工程,找吴作人和另几个获奖的优等生为他当助手,给予优厚报酬,使吴作人能消除后顾之忧,继续学习下去。

在异国艰苫紧张的学习期间,吴作人始终怀念着祖国。怀念着灾难深重的骨肉同胞。当时在欧洲留学的美术青年,绘画题材大都取自自然景物,很少涉及社会生活,吴作人却着意表现穷苦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他的油画《打铁趁铁热》、《风磨》、《纤夫》、《争论》等,受到巴思天教授的一再赞扬。巴思天对他说:“你既不属于弗拉曼画派,又不属于中国传统。你是一位充满个性的画家。”

1935年秋,徐悲鸿感到吴作人在艺术上已日臻成熟,可以为中华民族的美术事业效力了,就写信邀请吴作人回国任教。

吴作人马上束装就道。向巴思天教授告辞时,他心中充满依依惜别之情。巴思天送给他一幅自己精心绘制的人物肖像(现藏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留作纪念。师生二人倾心长谈,巴思天从各个方面谆谆嘱咐,使吴作人深受感动。许多年后他一直对人说,巴思天是继徐悲鸿之后,给他生活、艺术上帮助、影响最大的第二位恩师。

一代丹青巨擘和美术教育家吴作人的传奇人生

“弹响新的绘画音符”

吴作人回国后即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先是讲师,后升为教授。

卢沟桥的炮卢,使他走出了平静的画室。在徐悲鸿支持下,他参加了“战地写生团”,开赴潢州、商邱前沿阵地写生和搜集创作素材。他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先后创作出速写《受难者》、《裹创再战》、油画《空袭下的母亲》、《不可毁灭的生命》等作品,被选送到在美国巡回展出的“中国画展”、由中苏文化协会和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联合在莫斯科举办的“中国画展”、“全国第三次美术展览”和“劳军美展”上去展出。这一幅幅洋溢着爱国激情的作品,表达出画家对侵略者的强烈仇恨和抗战到底的决心。

抗战期间,吴作人随中央大学内迁到了重庆。国民党当局的腐败、黑暗,使重庆的政治气候和它那多雾的自然气候一样令人感到窒息。吴作人很苦闷。1943年,这位35岁的中年画家,终于背起画箱,离开重庆,奔赴大西北,到浩瀚的草原上去驰骋,到高山之巅去呼吸清新空气,努力戗作富有强烈时代感的画卷。

他4月出发,7月到甘肃,8月赴青海,9月又折返敦煌,临摹了许多壁画杰作,创作出油画《戈壁冲水》、水彩画《青海牧场》、速写《草原马群》、《少数民族青年舞蹈》、《甘肃兴隆山》等作品。1944年,他再赴康青藏族地区旅行写生,并在康定举行画展,然后向青海草地进发……

西北之行打开了吴作人艺术道路上崭新的一页。艰险的生活不仅磨炼了他的思想感情,也磨炼了他的画笔。他艺术上更加成熟,而且,他深感生活内容之丰富,光靠油画手段已难以适应,中国画反映生活比油画更加概括,也更易于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向往。因此,他又拿起国画工具,画起了水墨画。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吴作人找到了最适合自己性格和绘画特点的题材——犛牛和骆驼。犛牛入画,在中国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骆驼,传统绘画中也不多见。吴作人在大漠写生中,第一次感受到这两种动物对于人民生活的极端重要性。它们不仅是高原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生产工具,还是极重要的交通运输手段,那里的人们几乎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们。吴作人对犛牛和骆驼产生了极大兴趣,而且感情越来越深。生活使他找到了这两个典型形象。当然,他画犛牛、骆驼,绝不是单纯描绘它们形体本身,而是借助它们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意念和情感。他对人说过:“那雪原上成群的奔犛,把寂静的原野翻腾得雪雾迷濛,使人看了心潮澎湃。奔犛表现出一种强劲的运动,体现着奔勇和豪情。”

为了突出表现这种情绪,他画的犛牛图常题为“奔犛图”,或“奋进”、“齐奋进”。他强化了牛向前俯冲的整个动势和力量,它后尾崛起,前双腿向后磴,肩膀上堆起重重叠叠的肌肉,背上的筋和脊骨扭成一团,紧紧拉住,迸发出一股倔犟地向前冲刺的力。吴作人说,使他动情的,正是这种敢于斗争、奋进不息的力!对于骆驼,他又是另一种感受:“它是另一种力的表现。它任重道远,负重耐劳,坚韧不拔,体现出刚毅的意志。”他笔下的骆驼,多带唐俑气质,昂首迎风,内涵深远。他尤其喜欢画成群结队的骆驼,其意兴所寄,更令人感到风沙途程之漫长和群体长征不可动摇的意志。

画犛牛,画骆驼,成了吴作人艺术创作上一个新的特色,也是他后来艺术生涯中常画常新的“保留题材”,正如他自己所说,是生活帮助他“敲响了一个新的绘画音符”。

1945年,吴作人结束了影响他一生艺术道路的边疆写生生活,从康定回到成都。5月,在成都举办《旅边画展》;8月,又在重庆举办个人画展。那奋进不息、倔犟雄奇 的犛牛,那昂首阔步、勇往直前的骆驼,给观众以鼓舞和力量。陶行知、徐悲鸿、郑君里等纷纷为《中央日报》、《新华日报》、《新民报》撰写文章,大加称赞吴作人的艺术道路和绘画造诣。

一代丹青巨擘和美术教育家吴作人的传奇人生

“风景这边独好”

抗日战争胜利,吴作人来到上海。1946年他创作了著名油画《负水女》。5月,他在上海接到老师徐悲鸿自南京写来的信:

吾已应教育部之聘,即将前往北平接办北平艺专。余决意将该校办成一所左的学校,并已函约叶浅予、庞薰琹、李桦等先生来校任教。至于教务主任一职,非弟莫属。千祈勿却。至盼!

吴作人当即复函,决定去北平协助老师办北平艺专,为中华民族的美术教育事业做些贡献。

次年,吴作人应英国文化委员会的邀请,出访英国,并举行画展。接着又在日内瓦和巴黎举行画展。这期间,吴作人同著名女画家萧淑芳结为伉俪。婚礼在北平举行,证婚人便是他们的老师徐悲鸿。徐特作《双马齐奔图》送给吴作人夫妇,并在上面题词道:

百年好合休嫌晚,茂实英声相校攀;譬如行程千万里,得看世界高山。

北平解放,吴作人欣喜若狂。南京解放,他特作油画《解放南京号外》,以表达自己的兴奋心情。在新中国的阳光照耀下,吴作人如鱼得水。他到工矿、农村、军营、水库工地和草原牧区体验生活,创作出大量歌颂新生活的画幅。1951年,他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派往国外的文化代表团成员,到印度、缅甸进行友好访问。1954年完成了杰出的油画代表作《齐白石像》,用绝妙的细节——眼神、手神和嘴神,极其深刻地刻画出白石老人的气度和神采;以虾青大袍和鹤发童颜衬托的基调,显示出有深如大海般阅历的艺术大师的端庄安详。这幅画被公认不朽的油画代表作。

50年代开始,吴作人的水墨画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特色——画熊猫。

翻阅《吴作人画集》,《大熊猫》、《熊猫爬石》、《节不可撼》……形态各异的熊猫活跃在人们跟前。吴作人画熊猫,笔墨高度精炼简洁,可以说多一笔则嫌繁、少一笔则过简。他用浓墨画熊猫的眼睛,只画两块墨镜似的眼斑而不画其中的眼珠,看起来传神超物,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用淡墨画脚和腹部,寥寥数笔,一只活泼的熊猫便跃然纸上。那笔墨的深浅、干湿浓淡,组成了一首富有韵律的诗篇。熊猫的雅趣、顽皮、憨笨,全被活生生地表现出来,比真的熊猫更生动可爱、富有情趣,堪称一绝。有位日本朋友称赞说:“吴作人真不愧是当代中国画的高手,他的熊猫有若一种少见的'诗的动律’。”

在吴作人的熊猫画上,可以看到一枚闲章“风景这边独好”。吴作人使用闲章是十分讲究的,这枚闲章他很少启用,因为他怕别人理解为人家不如自己。但在送给外国朋友的熊猫画卷上,他常常使用这枚闲章。他说:“中国的熊猫是世界少有的珍奇动物。我印上'风景这边独好’,并不意味着我画得好,而是告诉赏画人,熊猫是中国人的骄傲,全世界人民都喜爱它。”

一代丹青巨擘和美术教育家吴作人的传奇人生

举办“家庭晚画会”

吴作人和他的老师徐悲鸿、巴思天一样,不仅是著名画家,还是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他从事美术活动60余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美术院校教授学生。

1955年,已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的吴作人,在自己的寓所——北京东城水磨胡同3号,办起了一个家庭晚画会。这是一个以艺会友的自发组织,每周活动一两次,参加的人都是当时中央美术学院的中青年教师如王式廓、董希文、冯法禩、李斛、艾中信、戴泽等。他们一无章程,二无固定组织,到了约定时间便携带画夹而来,大家切磋画艺,交流心得,探讨教学,勤练笔头,用吴作人的话说,叫作“别让我们的手指头长锈就行了。”吴作人是当然的晚画会“会长”,夫人萧淑芳素来好客,不但参加作画,还热心张罗茶水,为大家提供“后勤”服务。由于晚画会成员常常一画速写就是10张,所以有人给晚画会起了个雅号,叫作“十纸斋”。

“十纸斋”的名声很快传了出去,北京日报专门作了报道,还派记者把一些劳动模范请到晚画会,让画家们给作像,并在报纸上发表了画刊。于是,美术学院的外国留学生和一些诗人、作家、音乐家也纷纷慕名而来,晚画会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吴作人家的客厅本来不大,这一来经常是高朋满座,热闹非常,自然也难免影响到吴家的宁静生活,但吴作人毫不介意,他感到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应该坚持办好。

吴作人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学生学习不努力,他绝不宽容。有的课学生较多,他要求所有人的画架都必须排放得井井有条,以保证大家作画时都能有一个比较好的角度和适当的距离。他连学生往调色板上插画笔这样的小事都注意到,要求笔锋必须朝里,因为朝外插会弄脏别人的衣服。他一再告诫大家,绝不允许往石膏像上披衣服、摆帽子。他说:“石膏像是艺术品,又是教具,绝不能当衣帽架使用!”

有一次,一个学生不注意,随手把帽子扣在石膏像头上,吴作人很严历地批评了他,然后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教不严,师之惰。任何一个象样的大学,有责任心的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都是很严格的。这是国家的希望,也是你们父母的希望。不严格要求,怎么可能培养出出出类拔萃的人才呢?我在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时,素描班的老师就非常严格,如果有哪个学生作业不象样,老教授就会毫不客气地拿过来把它撕了扔掉,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两角钱,斥令这个学生买了纸来按教学要求重新开始,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吴作人环视大家后问道:“我是欢迎老师这样要求学生的。你们呢?”学生们被感动了,教室响起一片回答:“我也欢迎!”“我也欢迎!”……

吴作人的心血没有白花,他的很多学生成了成绩卓著的教授、画家,他可以说是真正“桃李满天下”

一代丹青巨擘和美术教育家吴作人的传奇人生

壮心不已

正当吴作人在艺术上日趋炉火纯青的时候,十年动乱剥夺了他的创作自由。他像许多艺术家一样,不仅在政治上受迫害,身心上受打击,艺术作品也横遭批判。幸好周总理挺身而出,在1972年下令,把被送到部队“接受再教育”的吴作人等一批老画家调回北京,为国务院所属各宾馆作画,吴作人才重新获得艺术生命。他和萧淑芳极其珍视这得来不易的机会,全身心投入创作。大幅油画《毛主席故居》、《林海雪原》、《贡嘎雪峰》、《黄浦江》;中国画《熊猫》、《金鱼》、《丹顶鹤》等相继问世。画家通过作品表明,他虽然遭受迫害,但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深情不泯,信念丝毫没有动摇。

1974年,吴作人主动要求去大港油田体验生活,这时他已年近古稀,且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再加上“四人帮”大批“黑画”,他无端被扣上了“黑画家”帽子。年高体衰加沉重的精神负担,油田生活又比较艰苦,同志们都担心他顶不住,然而他毫不犹豫地去了。他登上采油平台,在烈日下爬上爬下地访问,画速写,最后甚至登上了正在海上作业的钻井船。茫茫大海,白浪滔天,两只用缆绳连着的小船随着波浪上下颠簸,忽而两船并拢在一起,忽而又被大浪劈开,险象环生。工人们都捏着把汗,吴作人却坐在船头,全神贯注地观察……后来还是随行的戴泽副教授连搂带抱,才把他换到另一只较为安全的船上。从大港回到北京,他马上投入创作,把大幅油画《大海新貌》献给了英雄的石油工人。

粉碎“四人帮”以后,吴作人的创作更加活跃。1977年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之际,吴作人满怀思念之情,挥毫创作了中国画《展翅重霄》。画面上鲲鹏凌云,气势开阔无比,充分表现出画家所热爱的周总理为祖国,为人民勇于斗争的力。一位日本贵宾爱不释手,辗转托人表示希望以重金购买,吴作人婉言谢绝。他说,这是一幅出自心灵的画卷,专为怀念总理而作。金钱有价情无价,这画是绝不能出售的。他还填词一首寄托自己的深情:

怀恋切。

任万语难言。

倾耳依稀听教导,

决心改造借余年。

干劲信无前。

画寄情,诗言志。吴作人确实见干劲空前。1979年初夏,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英模报告团进京汇报,吴作人听后十分感动,纵情毫端,作大幅国画《警惕》。一只警惕着的雄鹰,屹立在高山之巅巨石之上,右下方一行行书题字:献给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画家以他最擅长的“比兴”手法,赞誉前线英雄儿女们虽胜利犹不放松警惕,依然象雄膺般抗击着敢于来犯的敌人。整个画面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真可谓“横空出世,全无敌”,令人拍案叫绝。

1980年,吴作人和萧淑芳又深入云贵高原写生。他们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道路,跋山涉水,昼夜笔耕,戗作出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金沙云崖》,十分熟练地借鉴和融化了西画的表现手法,既有强烈的时代感,又保持了中国画的传统特色。

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十几年间,吴作人夫妇走南闯北,写祖国的壮丽河山,画献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人们,先后创作出《戈壁行》、《祁连放牧》、《通天河畔》、《翔天》、《天湖泻瀑》、《千里云山》、《茨菇金鱼》、《他山之石》等一大批杰作。这些作品和他50年代创作的油画《齐白石像》、60年代初的中国画《知白守黑》、油画《镜泊飞瀑》等代表作一样,充满着力的感觉和雄强浑厚的精神,体现了民族的气质。

1985年13月12日,法国驻华大使马乐在官邸举行授勋仪式,代表法国总统和文化部长,授予吴作人以法国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在中国画家中,吴作人是得到这个荣誉的第一人。1993年又荣获法国国家艺术学会双年大展一九九三年“最杰出中国画家作品特别奖”。

在荣誉面前,吴作人始终谦虚谨慎。他从不同意别人称他为大师;他特地刻了一枚闲章:“不敢妄为人师”。1986年春天,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央美院联合举办“吴作人从事艺术活动六十周年书画展”,开幕式上想请人剪彩,他坚持不搞。他说:“画展,看画就是了,何必把一条好端端的绸子剪坏,太浪费了。”画展一结束,他又偕夫人应邀去比利时、卢森堡、法国举行画展及讲学。他还在勤奋创作。在他后期的作品上,常印有一方闲章:“壮心不已”。这正是他的心情与精神的真实写照。

1991年2月,吴作人患病住北。四月,北京电视台播出大型电视系列片《文化人物》中《吴作人》一片。香港新闻出版社出版传记《吴作人》。1995年他以近九十岁高龄被推举为中国民主同盟参议委员会副主任。1996年11月因大面积脑梗塞再送北抢救,不幸于1997年4月9日在北京逝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