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柏林墙隔开亲兄弟,统一后团聚在水乡

 haior 2023-08-21 发布于重庆

阮氏村里的“鲍氏三雄”

柏林郊区有个地方,人称'新威尼斯”。一个晴空万里的周六,应鲍查特先生邀请,我们几个朋友相约去他家做客。

鲍查特一家住在“新威尼斯”的Rahnsdorf, 发音听起来有点像“阮氏村”, 跟《水浒传》中阮氏三雄的家乡同名,不过和《 水浒传 》的故事毫无关系。从外边进阮氏村有个标志,看到镇子上高高的教堂后,往右边拐进一条通道,一步一步往里走就到了开阔的水边。

柏林墙隔开亲兄弟,统一后团聚在水乡

一步一步往里走,就到了阮氏村的水边

鲍查特是姓,他们一家兄弟三个,住在水边,环境优美,景色怡人,这一点与阮氏三雄似有相似之处,故而可以称之为“鲍氏三雄”。我们要去的是老大家。

老大的房子是从父亲手中继承下来的,1931年建造,木质结构,看起来很漂亮。停好车,走进院子,老大已经在花园里等候我们。一阵欢呼和热烈握手后,我们围着桌子坐了下来。蓝天上飘着白云,啤酒打开了,旁边炉架上的烤肉放出阵阵清香。不一会儿,鲍查特的两个弟弟过来了,原来他们兄弟三人说好,要一起接待我们,这让我们特别感动。

柏林墙隔开亲兄弟,统一后团聚在水乡

老大的房子是从父亲手中继承下来的

柏林墙隔开亲兄弟,统一后团聚在水乡

我们开始喝啤酒,吃烤肉,中间是主人鲍老大

大家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当然,话题首先围绕着哥仨开始。

这位老大,东德时期是新闻记者,有一份让外人羡慕的工作,统一后沦为失业人员,不得不一切从头开始,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放下身段,从社会最底层做起,找地方挣钱,以便养家糊口。”几番折腾后,没有明显起色,他一度有些心灰意懒。

三弟大学时学的是建筑,统一后自主创业,在家乡开了一个建筑师事务所,因不忍大哥这般奔波,再说也需要人,便请他过来帮忙。老大一想,从小看着弟弟一天天长大,如今弟弟当老板了,得支持,于是便加入了进来。由于不懂建筑专业,技术性太强的活他干不了,只能做点辅助性的工作,最经常的事情是跑工地,查看现场施工情况,就这也是边干边学。在德国,建筑师事务所不光负责设计,而且负责建设。

老二是摄影师,在西部城市科隆的广播电台工作,应当说是一个不错的职业,这几天回来休假。

哥儿仨神态很像,看他们谈天说地,其乐融融,真羡慕他们手足之间的亲密。我也成长在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庭,成年后大家各奔东西,纵然互相思念,聚在一起却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了。

我对老大说:“你们哥仨真好,能一起在如此仙境般的水边长大,还能经常聚在一起共享天伦,很难得,太让人羡慕了。”老大闻言,慢慢收起了笑容,看着我们,摇了摇头说:“我们没有一起长大,老二1964年就逃到西德去了,哎,你们不知道,他的出逃给留在东德的家人惹来了好大的麻烦啊!”

我们吃惊不小,目光“唰”地一下子全都转向了老二。老二苦涩地皱起了眉头,神情变得有些凄然,但却没有想接这个话茬的意思。

老二,注定是个有故事的人

其实,我们很想知道,当年已经有柏林墙了,老二是怎样成功逃离的?我们更想知道,他逃离后家里发生了什么,他在西德又经历了什么?

老大告诉我们:“那段历史真是一言难尽,让人欲说还休,说少了不尊重历史,说多了徒增痛苦。”

作为柏林墙建成后的成功出逃者,老二无疑是幸运的。那时的出逃方法,可谓五花八门,有的翻墙,有的挖地道,有的坐热气球,有的躲进汽车后备箱。但老二的出逃方法是哪一种?他似有难言之隐,不愿说破,我们便不再就此刨根问底,觉得还是尊重他的隐私为好。

不过,他坦言,逃往西德后,在那里的生活很幸福,几十年一路走来,从读书、工作到成家,虽然付出了很多辛劳,但却总体顺利,基本上无可抱怨。他最为难过的是,因他的出逃,给家里人带来了说不完的麻烦,这些是他在两德统一后才清楚知道的,因而心里觉得格外的内疚,感到自己既对不起眼前的哥哥和弟弟,更对不起已经去世的父母。

柏林墙隔开亲兄弟,统一后团聚在水乡

老二一直生活在西部的科隆

听完这番叙述,我们突然明白,这大概正是他不想“夸耀”自己当年出逃经历的原因吧?

鲍老二给家人带来了什么样的麻烦?

他给家里人带来了什么麻烦?老大鼓足勇气说:“很长时间里,国安人员不断上门,要我们全家交代密谋过程和逃跑经过,把我们的履历和表现查了个底朝天,写了无数份检讨和保证,还得承诺一旦有老二的消息就得报告并须劝老二弃暗投明和迷途知返。”

老二说:“家人从此受到内控,得不到重用,哥哥的记者身份虽然没被取消,但实际被架空了,有其名而无其实,重要的事情都轮不到他了。”

老三插话:“邻居看我们的眼神变了,同学也在偷偷地议论我,好像我们家都是特务。”

我们好奇地问:听说1992年元旦后,原东德国安局档案开始对外开放,供个人查阅,你们去找到自己的档案了吗?

老大说:“去了,那是个惊悚的经历。资料显示,东德秘密警察部门(Stasi史塔西)总共给600万公民建立了个人档案,存放档案的书架迂回摆放竟有近百公里长,除书架上摆满文件照片及文字资料外,还有装满文件碎片的麻袋,多达十五万个”。

柏林墙隔开亲兄弟,统一后团聚在水乡

1992年1月2日,前东德国安部门史塔西的秘密档案首次对外开放,供公众查阅

我们不解地问:“为什么装麻袋里,不用碎纸机?”老大说:“那是统一的前夕,史塔西急于销毁重要文件,因碎纸机连续烧坏了好几台,最后只能采取人工手撕了”。

老二说:“统一后,德国花费巨大人力财力,对这批数量达6亿件的档案碎片一直在进行修复呢。”

柏林墙隔开亲兄弟,统一后团聚在水乡

档案碎片修复中

老三接着补充道:“我们走进查阅室时,看到有人在书桌边流泪哭泣,另一张桌前却传来冷笑声,我们投去疑惑的眼光时,那人招手请我们过去,指着手里的那份监听报告轻蔑地说,密探就这水平?语法不通,错字连篇!”

东部竟藏着这样的“人间天堂”

吃过烤肉后,我们开始泛舟湖上。老大驾驶,是机动船。

他家有好几种船,我们今天坐的这艘价值两千欧元( 相当于1.5万元人民币 )。不过船体是民德时期的产品,当时用的是苏联发动机,质量很差,统一后更换成了日本发动机。不管怎么说,我们由此可知,当年民德时期也还有一部分人生活得不错。

小船沿途经过很多人家的门口,每家的房屋都独具风格,但相同的是都有自己的花园,绿草如茵,林木繁茂,坐在园中可以看到船只的来来往往。整个湖区散发着欣欣向荣的气息,房屋要么是新建,要么是重新修过。我们不时和园中聚会喝酒聊天的人们打招呼,并向擦身而过的船只挥手致意。小船激起浪花,微风吹过脸庞,阳光洒满湖上,真像是到了人间天堂,用'心旷神怡,乐而忘返'来形容真是非常贴切。

柏林墙隔开亲兄弟,统一后团聚在水乡

每家的房屋都独具风格,但相同的是都有自己的花园,绿草如茵,林木繁茂

柏林墙隔开亲兄弟,统一后团聚在水乡

我们不时和园中聚会喝酒聊天的人们打招呼,并向擦身而过的船只挥手致意

这条湖是施普蕾河的一部分,可以一直通到柏林市内,而且和柏林最大的米格尔湖相连。泛舟湖上,可以尽情领略两岸风光,最奇妙的是两岸的树木,婀娜多姿,生机勃勃,尽显水乡的清秀和婉丽。除柳树外,还有桦树、枫树以及成片的芦苇。树后是草地,有些地段住着人家,有些地段则属自然保护区。老大说,这里有不少动物,以野猪为多。我们听后注意观察,可一直没有看到。

柏林墙隔开亲兄弟,统一后团聚在水乡

这条湖是施普蕾河的一部分,可以一直通到柏林市内,而且和柏林最大的米格尔湖相连

我有一种惭愧感,为什么自己就没有一套湖边的房子呢?几十年来,自以为可以打遍天下,到头来却发现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

德国人也讲究“落叶归根”

我们的小船驶到了一户人家门口停下了,老大说:“老二家到了,请各位下船吧。”

我们弃舟登岸,穿过草地,来到屋前,但见花园大桌子上已经摆好了蛋糕,老二笑容可掬地等待着我们。

柏林墙隔开亲兄弟,统一后团聚在水乡

老大说:“老二家到了“

柏林墙隔开亲兄弟,统一后团聚在水乡

水边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你不是一直在科隆吗?怎么在这里还有一个家?”我问。

“这里是我的根嘛!”说着,老二招呼我们围桌而坐。

在蛋糕和咖啡的香味中,大家又开始了热烈的交谈。我们约定,不再提那些令人伤感的话题,人总要向前看,说点轻松的,未来毕竟更美好。

柏林墙隔开亲兄弟,统一后团聚在水乡

来到屋前,但见花园桌子上已经摆好了蛋糕

我们从老二的“落叶归根”谈起。他说:“在西德漂泊的那几十年,尽管生活工作无忧,但对家乡和父母的牵挂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统一后终于可以回家了,真好。快退休了,得提前准备。到时还是要回到故乡,兄弟几个生活在一起,弥补以往缺失的亲情。所以,几年前买下了这栋房子。”

中国人本能地喜欢打听房价,他们弟兄几个似乎也不避讳。老二说,这里一般房屋20万欧元可以买到( 相当于中等收入工作者5~6年的工资 ),好一点的要50万,当然,100万能买到更豪华的。到此为止,不能再问他花了多少钱买下这栋房产了。

话题纵横交错,情绪慷慨激昂

我们的话题从湖畔的房屋上收回,转到了更为广阔的领域,从德国统一的深远影响到蒸蒸日上的中国经济,从几天前德国亚琛举行的世界赛马会到北京的奥运会,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

我们聊到了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对德中文化交流的影响,他在华生活了47年,历经明、清两个朝代,对明、清朝廷历法的修订多有贡献,据说中国今天的农历就是由他制定而成的。他同中国学者合作翻译的德国矿冶学巨著《 矿冶全书 》(译名为《坤舆格致》),对西学东渐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老二问道:“你们猜猜,汤若望的德国老家在哪里?”见我们答不出,他笑着说:“就在科隆啊!”

柏林墙隔开亲兄弟,统一后团聚在水乡

汤若望翻译的《坤舆格致》一书(抄本),现存南京图书馆

柏林墙隔开亲兄弟,统一后团聚在水乡

台湾发行的纪念汤若望诞辰400周年邮票

我们还聊到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的一书,这本书对大家的成长都起了重要作用,老三的文学细胞得到了唤起,他激情满怀,用俄语朗诵了保尔·柯察金那段关于'生命的意义'的经典词句: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朗诵过后,出现了片刻的宁静,大家都沉浸在了往事的回忆之中,正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柏林墙隔开亲兄弟,统一后团聚在水乡

保尔·柯察金

柏林墙隔开亲兄弟,统一后团聚在水乡

中文2018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此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我讲述了自己三次学习俄语的往事,老大老三则沉浸在了俄语语境之中。随后,大家共歌一曲《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我们唱汉语,鲍家老大老三唱俄语,老二一旁静听,各位的思绪飞回到了逝去的岁月,甜甜的追忆和淡淡的忧伤刻在了每个人的脸上。

历史无情人有情,对历史的追思是对人与人关系的回顾,滤去的是不快,留下的是美好,忘不了的是生命的片段。

当西天最后一抹晚霞将要逝去的时候,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水乡三兄弟,乘着清凉的晚风踏上了回归柏林的途程。

柏林墙隔开亲兄弟,统一后团聚在水乡

当西天最后一抹晚霞将要逝去的时候,我们告别了水乡三兄弟

声明:文内部分照片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速联系,以便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