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河岸边的福祥寺 福祥寺位于玉河东岸,靠近东不压桥。南锣鼓巷福祥胡同,就是因为有这座寺庙而得名。 历史上,福祥寺在这段繁华地界名气很大。它始建于明代正统元年,明英宗朱祁镇赐额为“福祥寺'。 据传说,清朝乾隆皇帝小的时候,曾与藏传佛教章嘉二世小活佛,一起在寺庙里读书学习。二人年龄相仿,情谊深厚。乾隆登基后,将章嘉二世活佛封为'振兴黄教大慈大国师',将寺庙改为喇嘛庙。 这座大庙曾经规模庞大,气势恢宏。上世纪60年代,还保留有苏式彩绘的山门、天王殿、大配殿、几十间禅房和独立小院。殿前和甬道边,还有石塔,石碑和铁磬。但是香火已断,变成了几十户居民的大杂院。 '文革'期间,寺庙内的珍贵文物遭遇严重破坏。大殿内的佛像、经卷均被销毁,有的石碑被埋于地下,有的被转移到别的寺庙。 现在,仅存残余的半间山门、东配殿斗拱、飞檐翘角、十几间禅房和几垛老墙,被包围在新的建筑群落之间。 随着老城改造工程的加快,这块地界肯定就会彻底改观。但是重新修复寺庙,就可能很难了。#老北京的古运河# #北京城的小故事# ![]() ![]() ![]() ![]() ![]() ![]() ![]() ![]() ![]() ![]() ![]() ![]()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东城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