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超详细!5个辣椒常见病害防治方案,菜农必看!
2023-08-21 | 阅:  转:  |  分享 
  
超详细!5个辣椒常见病害防治方案,菜农必看!琼海市属热带季风气候,日照长,雨水充分,年降水量高达2 070 mm,年平均气温24℃,琼海市辣
椒一般9~10月播种,采用露地栽培方式,采收期在春节前后。辣椒是琼海市的特色产品之一,年种植面积在1.5万亩(0.1万h㎡)以上。
琼海市辣椒栽培品种可选择新丰5号、福湘秀丽、湘研碧丽、湘研美玉等。由于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因此,更应注重栽培技术措施。为此,特总结
琼海市辣椒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如下,供广大种植户参考。1? ?辣椒疫病1.1? ?病害症状?辣椒疫病发病周期短、流行速度快,茎基部最
易发病,叶片和果实也可受害。叶片、茎发病时,有暗绿色病斑,湿度偏高时产生白色霉状物,局部腐烂或折断;果实发病,最初见暗绿色水渍状病
斑,病情加重时病斑范围扩大,呈灰绿色,果实品质降低。1.2? ?发病原因及规律?病原为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
sici),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对辣椒植株产生为害。该病害在阴雨低温天气特别是12月至翌年1月容易发生。病原以卵孢子形式在病残体和土
壤中越冬,感病株随雨水和灌溉水的流动传播,造成大范围发生。温度和湿度是辣椒疫病发生的关键条件,温度在20~30℃、相对湿度超90%
时病害发生率显著提高;种植密度大、排水效率低、低洼地等区域的辣椒植株易患疫病。1.3? ?防治措施?水旱轮作,控制氮肥用量,增施腐
熟有机肥、微肥、磷钾肥,保证水分条件和营养条件合理,提高辣椒植株的抗病能力。根据不同发生阶段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发病初期,用50
%达科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防治,每5 d喷1次,连续2~3次;发病中期,喷施5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2 000倍
液,每5 d喷1次,连续2~3次。2? ?辣椒炭疽病2.1? ?病害症状?辣椒炭疽病为害叶片、果梗及果实,集中发生在辣椒生长中、后
期,对果实的为害最为严重,使果实产量和质量均降低。叶片发病,初期呈褪绿色水浸状斑点,后续可见病斑处长出黑点;果柄染病,以褐色凹陷病
斑居多;果实染病,初期有不规则斑及黄褐色圆斑,环境潮湿时,可见病斑表面有红色黏稠物。2.2? ?发病原因及规律?病原主要为半亚门真
菌性病害(Colletotrichum nigrum Ell. et Halst),分生孢子在气流或雨水流动作用下到达寄主植物,由
伤口侵入,对植株造成侵染;病害加重时,可见病斑有大量分生孢子,病害影响范围扩大。温度在25~30℃、相对湿度超95%时易发病,该病
害在7~9月容易发生,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地势低洼、种植密度大、高温高湿、排水效果差时,均易诱发辣椒炭疽病。2.3? ?防治措施
?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0.5 h;科学种植,与非茄果类蔬菜进行2~3 a轮作;控制栽培密度,加强田间水分管理和肥料管理,避免积水
;及时清理病残体,杜绝病原传播;叶面喷雾防治,选择50%咪鲜胺乳油2 500倍液或32.5%阿米妙收(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 500
倍液等,每5 d喷1次,连续2~3次。3? ?疮痂病3.1? ?病害症状?苗期发病,子叶有水渍状银白色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
向内凹陷,色泽转暗,叶片生长状态越来越差,直至脱落。成株期发病,叶片是主要的受为害部位,部分情况下果实也受害。叶片染病,以水渍状黄
绿色病斑为主,具有内部凹陷、边缘凸起的特点,病斑持续发展后呈现疮痂状,严重时可见受害叶片脱落;叶柄、果梗受疮痂病侵染后,主要表现出
不规则病斑;果实染病,以水浸状病斑为主,病斑在高湿环境中会产生菌脓,严重影响果实正常生长,果实会腐烂变质。3.2? ?发病原因及规
律?疮痂病是由油菜黄单胞菌引起的一种细菌病害[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vesicatoria (Do
idge.) Dowson.],该菌可利用病残体、土壤和种子表面进行越冬。待第2年温度在28~30℃时,病菌从果实上的伤口或叶片上
的气孔侵入。高温高湿是辣椒疮痂病发生的关键条件,7~8月最容易发生,此病在辣椒生育期内均可发生,对植株的为害较重。3.3? ?防治
措施?发病初期需及时防治,20%叶枯唑(噻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的应用效果较好,每4~6 d喷1次,连续2~3次。4? ?辣椒
猝倒病4.1? ?病害症状?辣椒幼苗期易发猝倒病,茎基部染病后产生水渍状病斑,病斑色泽随病害发展而变化,病害后期病斑呈黄褐色,幼苗
易枯死。空气湿度较高时,病斑表面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辣椒猝倒病具有突发性和快速性,易在短时间内严重为害辣椒的生长,导致病苗大片倒伏
。4.2? ?发病原因及规律?病原为鞭毛菌亚门腐霉菌属[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 Fitzp.]
,以菌丝体和卵孢子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随雨水和灌溉水的流动传播,条件适宜时侵染植株;或借助农事活动、堆肥传播。苗期光照条件差、低温
高湿天气居多时,1~2月辣椒猝倒病的发生率高;施加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育苗地连作时,发病率较高且病害程度重。4.3? ?防治措施?
用55℃温水浸种20 min;规范栽培方式,严格控制浇水量,选择适宜的浇水时间,阴天下午不萎蔫时无需浇水;根据幼苗生长状态早分苗和
间苗,提升幼苗的抗病性。辣椒患猝倒病后,及时发现、尽快防治,喷洒30%精甲·噁霉灵水剂1 000~1 200倍液或72.2%霜霉威
水剂700~800倍液等,每6 d喷1次,连续2~3次。5? ?辣椒软腐病5.1? ?病害症状?果实是辣椒软腐病的主要为害部位,果
实患病后产生水渍状病斑,皮色由青绿转为淡褐,因内部果实腐烂,果皮下陷且有明显皱缩。辣椒软腐病发生严重时,果肉腐烂愈发严重,散发恶臭
味。5.2? ?发病原因及规律?由胡萝卜欧氏杆状细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
Jones) Bergey et al.]胡萝卜软腐致病型侵染引起,病原细菌可营腐生,通过雨水或灌溉水的流动传播,部分情况也可在蛀
果虫的运动过程中传播。辣椒植株伤口是病菌的侵染渠道,且在连续阴雨、低洼潮湿等环境下,如7~9月更易发生。5.3? ?防治措施?深沟
高畦栽培;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积水,发现田间有病果时随即清除,切断病菌的传播路径;注重钻蛀性虫害的防治,不为病菌的侵染提供渠
道;适度采取药剂防治措施,例如雨后喷施50%代森铵水剂600~800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500~600倍液,每6 d喷1次,连续2~3次,均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6? ?小结本文总结了琼海市辣椒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认为在病害的防治中需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病虫害的类型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才能尽可能减小病害对辣椒植株的影响,实现辣椒品质和产量的双提升。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