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朝花夕拾 什么是“冰河世纪”?
2023-08-21 | 阅:  转:  |  分享 
  
朝花夕拾 | 什么是“冰河世纪”?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地球曾有三个明显的气候变冷时期,即震旦纪(元古宙中的最后一个纪,又称“埃迪卡拉纪”,起止
时间是距今6.35亿至5.42亿年,生物以藻菌和无脊椎动物为主)、石炭(显生宙—古生代的第五个纪,起止时间3.589亿至2989亿
年,生物以两栖动物和蕨类植物为主,森林、沼泽规模大,是一个主要造煤的时代)—二叠纪(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因德国这一时期地层二分性明
显,故名。起止时间2.99亿至2.52亿年,生物除两栖动物和蕨类植物外,出现了爬行动物和耐旱裸子植物。二叠纪末期,即古生代末期发生
了地球历史最大规模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和第四纪(新生代的第三个纪,也是地质时期最后的一个纪,从距今258万年前至今,哺乳动物属种进化
明显,特别是早期人类的出现和进化)。在这些时期内地球表面有大量的冰川出现,所以称之为大冰期。大冰期之间相隔2—3亿年,为大间冰期。
第四纪时期,全球气候出现明显的冰期和间冰期交替的模式,即包括几次冰川增大和扩张的冰期以及在两次冰期之间气候比较温暖,冰川退缩和消失
的间冰期。当今世界,其实就在第四纪大冰期的一个间冰期初期。冰期和间冰期的显著气候差异以及冰川的进退,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
第三纪早期,地球气候偏暖,平均气温比现在高5℃。热带植物分布范围可达南北纬30°附近,在欧洲和北美西部甚至到达50—52°N的地区
。第三纪后期气候向寒冷方向转化,到了第四纪,气候显著变冷。这一时期,在极地和高纬地区产生冰盖并伸向中纬度地区,在中、低纬度的高山地
区也出现了冰川,并从山谷延滑到山麓。巨大的冰川覆盖了北半球的广大陆地——第四纪的最大一次冰期中,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大陆是冰原。在北欧
、北美和亚洲北部,冰盖最厚处可达2、3千米。这时,全球的气候十分寒冷干燥,平均气温比现在低8—12℃左右。由于整个海洋的温度降低,
减少了蒸发量,使得平均降水量也比现在低,北半球(陆地较多)的冰川面积广大,降水量就更少。与冰期前相比,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中、低纬地
带。在冰川盛期,北半球冰盖不断扩大、增长,极地高气压带也逐渐扩大,使得赤道辐合带南移,全球最大降水带也从东南亚、印度洋和赤道地区南
移到了10°S附近地区。由于中国所处纬度较低,只发育有一些山岳冰川,并未发育大片冰盖,这也是近代历史中,大量外国科学家蔑称中国没有
第四纪冰川遗迹,故而不会存在石油等资源的原因之一。在中国西南地区,由于季风气候和特殊的山地地貌条件,使得一些第三、第四纪的植物得以
保存下来,成为古代植物的遗留种,如水杉、银杏和鹅掌楸是世界著名的活化石。在间冰期内,冰流消退,赤道辐合带又北进。这时北极的气温比现
在高10℃左右,低纬地区也比现在要高5℃多。全球降水量增加,非洲的尼罗河和诸多湖泊的水位有所回升。冰川的消长进退还引起海面的升降和
地壳的升降变化,并在塑造湖泊、峡湾、平原、丘陵等一系列地貌中起了重要作用。第四纪大冰期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人类的产生。由于冰期的来
临,气候寒冷干旱,迫使原来生活在热带森林中的猿类的一部分转到平地上生活。这样行走便大大多于攀爬,后肢得到锻炼逐渐直立,前后肢完全分
工。在与严酷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的斗争中,人类祖先逐步学会了制造工具和火的使用,大脑得到不断发展,并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最终完成了从“
古猿—猿人一古人一新人一现代人”的进化演变过程。注意,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来看,
在地质时期的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占整个地球气候史的十分之九),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