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斑中之王」—黄褐斑,到底为什么难治?

 板桥胡同37号 2023-08-22 发布于天津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5大难点成为治疗黄褐斑的拦路虎!

 

黄褐斑是一种慢性、获得性面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对称分布于面颊、前额及下颌深浅不一、边界不清的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片。

黄褐斑是美容皮肤科公认的“斑中之王”,是最难治的“色斑”。

那么,到底黄褐斑为什么难治?到底能不能治愈呢?

难点一
发病机制不明

黄褐斑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目前认为黄褐斑的发病与遗传、日光、性激素等有关,涉及黑素合成增加、皮损处血管增生、炎症反应及皮肤屏障受损等机制。

我们可以看出,黄褐斑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到现在仍旧只能做到“管中窥豹”。

不过,近年来,在黄褐斑的发病机制上还是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

光老化、皮肤屏障受损、慢性炎症在黄褐斑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皮肤科界的重视。

对黄褐斑进一步的认识,使原来主要针对黑色素来进行治疗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变化。

难点二
诊断难度高

明确诊断黄褐斑并不容易。

虽然黄褐斑具有典型的对称分布的特点。

但颧骨这个好发部位,也是“炎症后色素沉着”的好发部位。

此外,黄褐斑具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治疗方法有所差异。

  • 黄褐斑根据色斑分布部位分为面中部型、颊型、下颌型。

  • 黄褐斑根据黑色素沉积的层次,分为表皮型、混合型。

  • 根据是否有炎症导致的血管扩张,分为色素型、血管型。

如不能正确诊断出黄褐斑的类型,则治疗上会有偏差。

难点三
治疗方法多,但无特效疗法

黄褐斑的治疗方法繁多。

从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角度,有口服药和外用药治疗。

从医疗美容的角度,有激光、强脉冲光、化学剥脱术和美塑疗法。

从功效性护肤品角度,有各种美白淡斑产品、皮肤屏障修复产品。

然而,没有任何单一疗法是绝对有效的。

也就是说,目前并没有治疗黄褐斑的特效疗法。

以上的疗法,可能在某些黄褐斑患者中有效,而在另外一些患者中无效

到底哪些患者会比较有效,实际上是难以预测的。

难点四
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黄褐斑只是2000种皮肤病中的一种。

如果不是专门研究黄褐斑的医生,对于黄褐斑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认识的并不深入。

而医美机构的医生,绝大多数没有公立三甲医院看皮肤病的经验。

他们也许对光电比较懂,但黄褐斑是一种皮肤病,不懂得发病机制,怎么能针对性治疗呢?

黄褐斑如果用皮秒激光扫一扫,或者做做光子就能好。就不会这么难治了!

难点五
医生、患者均欠缺护肤知识

目前认为,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在黄褐斑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伴有皮肤屏障受损的黄褐斑患者,需要“精简护肤”,使用对皮肤无刺激,不易过敏的功效性护肤品。

对于皮肤屏障的修复,也主要是通过使用功效性护肤品来修复的。

此外,如何正确洁面,正确保湿和正确防晒,对黄褐斑的恢复都非常重要。

然而,不但黄褐斑患者不知道应该如何针对性护肤。

绝大多数皮肤科医生和医美医生,护肤方面的知识也非常匮乏。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与皮肤屏障受损密切相关的黄褐斑患者,做不到合理护肤、精简护肤,也无法通过功效性护肤品来修复皮肤屏障。

实际上,正确护肤在黄褐斑的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忽视或者不会护肤,等于在治疗方法中缺少了重要一环。

这不利于黄褐斑的康复。

最后
总结

黄褐斑的治疗难度虽然很大,但并非不可以改善和控制。

作为色斑类皮肤病,防晒是治疗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

每个患者的黄褐斑的发病原因不完全相同。

不同类型的黄褐斑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那么对于黄褐斑的治疗应该从哪些方面综合制定治疗方案?黄褐斑的最优治疗策略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